幼儿美术活动可以这样做——“机器人上岗”活动心得

2019-06-13

幼儿美术活动可以这样做

  ——“机器人上岗”活动心得

  有人问我:“怎样处理美术和其他领域的关系?”“怎样妥善安排集体和区域美术活动?…‘怎样运用绘画、纸工、泥工、制作等多种美术表现形式?”,我想当然地认为很简单,只要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领域、内容、形式等方面加以整合就行。虽然经常和青年教师一起在教育现场,但看和做毕竟有距离,多年不在教育第一线,缺少亲身感受。于是,下定决心来个“八十岁学吹打”,亲自披挂上阵。我邀请张晨华老师一起开辟了一块“迷你试验田”,姜岚、马叶佳、吴述燕等老师也参与其中,整个团队很强大哦。然而,真要做起来就发现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这就好比站在游泳池边和跳下游泳池,感觉大不相同。

  我一向推崇艺术教育的百花齐放,自命三色堇(俗称蝴蝶花),这也是我将题目定为“美术活动可以这样做”的缘由,为了说明既然有这样的做法,就一定有那样的做法。在此借用美术活动“机器人上岗”,向大家介绍我的教学心得,仅供大家参考。

  一、活动目标

  我的美术活动有两个特点:

  一是所选的题材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认知有关。

  虽然题材从幼儿生活中来,但不能只是重复生活印象,还需能激发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因为我觉得只有从原奉很多司空见惯却不曾关注的事物中发现许多新鲜的内容,产生不断探索的欲望,做到有感而发,才会萌发创造美的热情。

  二是给予幼儿无限创造的机会。

  艺术的最大价值就是创造,要创造都会涉及操作技能,使技能为方便幼儿表达服务,必须以要好看又简单为原则。如果幼儿觉得真好看也不难,就会跃跃欲试,才会创意无限。为提高幼儿艺术创造能力,无论是表现的内容或手段都不能一成不变,都要顾及幼儿现有的经验和能力,逐步推进。这一过程如同沐浴,先要按体温来确定水温,试一试后再慢慢加热。

  在“机器人上岗”开始前,我就为该活动制定了以下两个目标:

  1。了解机器人是科学家的发明,在现代生活中成为人类的好帮手;

  2.尝试运用各种图形拼装,制作自己想象中的机器人。

  为何制定这两个目标呢?具体思路是基于以下两点思考:

  第一,该内容源自中班教参主题“我们的身体”中的散文诗《机器兵》。在学习这首散文诗的时候,幼儿对机器人非常好奇,他们一方面感到诸如吃饭、穿衣等这些自我服务都应该自理,不需要机器人来帮忙;一方面又对世界上人这么多,为什么还需要机器人来帮忙十分疑惑不解。这正是一个幼儿有所了解又充满好奇的题材。

  第二,机器人的形象既与人相仿,又可变化。故事画面中的三个造型各不相同的机器兵便于幼儿感知它们的形体结构,用常见几何图形拼搭变化,符合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水平。

  二、我的实施方法

  鉴于上述设想,我确定了实施的基本原则为:

  1.关注兴趣点:好奇、好玩、好看。

  2.突破挑战点:低起点、多变化、有惊喜。

  3.捕捉闪光点:凸显创造才能。

  4.教师最大限度地减少直接干预,具体地:(l)尊重选择,提供不同内容、材料和层次的活动,满足不同爱好;(2)采取间接教育手段,例如:改变情景、增添材料、改变表现方法、环境暗示等;(3)必要介入时,适可而止留有余地,不追求即时效果。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