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的3月11日,对所有的日本国公民而言,是一个惨绝人寰的日子,9级大地震不仅对日本全国造成了严重的伤亡,甚至造成的世界级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在我们周围,不管男女老少都在谈论着这个话题,耳闻目染,班级里的孩子带进的最多的也是这个…… 这天早上,慧慧一本正经地走进教室对我说:“日本人死得好惨啊,不过那是他们自找的,我不同情他们!”我听得目瞪口呆“你听谁说的?”“我爸爸和我爷爷都告诉我的,他们说日本人以前杀了我们许多中国人呢!”说这话的时候,孩子的眼中充满了厌恶,这时,旁边的几个孩子听了也起劲了,“对,我们不同情他们,反正他们是坏人!” 听到这里,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和孩子来聊一聊了。 “孩子们,你们说这些遇难的日本人他们都是做什么事情的?” “是坏人吗?”“他们是专门打我们中国人的人吗?”孩子对客观的事实没有正确的了解,因此会产生很多歪曲事实的认知,于是我决定让孩子先回家了解一下这些遇难的日本人事做些什么事情的。 第二天,孩子的答案出来了…… 幼儿1:他们是工厂里上班的工人。 幼儿2:他们有的年纪很大了,和我们的爷爷奶奶差不多的年纪。 教师:是啊,像爷爷奶奶的年纪,他们家里也有自己的孙子和孙女,爷爷奶奶遇难了,家里的人一定非常悲伤。 幼儿3:泪眼汪汪地说“真可怜啊,他们以后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爷爷奶奶了”。 幼儿4:那这些人不是杀我们中国人的人吗? 幼儿5:我爷爷说以前杀我们中国人的日本人早就死了,现在的这些日本人有的跟我们还是朋友呢! 幼儿4:哦,原来是这样啊,朋友遇难了,会很伤心的。 教师:以前,我们中国和日本为了一些事情发生了战争,但是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他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我们中国的领导人很早就派出了救援的叔叔们去帮助他们,我们中国人真伟大,会忘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你们能做到吗? 集体:小眼睛里闪动着坚决的神情“能,一定能”! 我想,对于一个5、6岁的孩子而言,在他们的潜意识是没有绝对的厌恶、憎恨和喜欢的,因为他们的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能力还没有形成,之前的一些厌恶也是来自成人的无意识的暗示,并非孩子与生俱来的感受。 在我们幼儿园的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孩子应该具有同情、关爱、合作、分享等情感态度,要想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同情就必须建立在具体的事情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孩子是在困难与挫折中成长的。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这些“困难与挫折”,通过教师的一些语言上的引导、对孩子布置任务,回家搜集资料,从搜集到的资料中来分析事情,从中孩子还是能够改变错误的认识的,从而形成正确的、客观的态度,培养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人文精神。这是教育的第一步,接下来,我想我会进一步引导孩子去发现地震后的日本公民是怎样团结、互助、坚强、勇敢的,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