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会永远都在马不停蹄地飞跃发展,而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创新更是鞭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新生血液不断超越自己,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当一条一条由于缺乏“感恩的心”而导致的社会悲剧的新闻惊醒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反省,在我们不断强调不断开发幼儿智力,传授更多科技知识的同时,是否更应该注重孩子人格的人格发展。在幼儿“爱的教育”中肩负重要角色的幼儿园和家庭,又应该如何齐心协力为幼儿培养“感恩”。使其成为具有爱心、乐于助人、德才兼备的未来之材。
本文通过三个大方向描述了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感恩的心”,家·园如何实现最有效地沟通,家·园如何成功融入自己的角色,以及如何出色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三个环环相扣的环节中,家·园又将如何配合对方的工作而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家·园共建、感恩的心、人格、启发、反馈、沟通
社会永远都在马不停蹄地飞跃发展,而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创新更是鞭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新生血液不断超越自己,发挥更大的创造力。我们欣赏,11岁读完数学硕士的天才;我们惊叹,13岁拥有自己电脑公司的精英。我们沉溺在社会高速发展的绚丽成果中。也许,我们只会感叹时代的进步让孩子愈发不能体谅父母之心;也许,我们只会无奈越多的独生子女不懂得与家人分享;而且当一连串关于“感恩”的新闻头条一条又一条敲醒了我们沉溺的心,某高薪社会优秀人士的年迈父母被赶出家门乞讨,善良的未成年少年扼杀亲人无辜生命。我们更珍惜,广告里捧着洗脚水摇摇晃晃走来为母亲洗脚的幼儿,我们更敬佩,地震灾区为小伙伴伸出救援之手的小英雄。科技,从小抓起。感恩,从成长中建立。
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那么如何把感恩的种子撒播到孩子心中呢?不能依靠强行灌输,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用没有原则、失去理智的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一、家·园共建——感恩之播种
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家庭和学校必须密切配合,形成一种合力,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因此家园间有效地沟通和互动是培养幼儿感恩之心成功的关键点。
(一)教师如何辅助引导家长重视“感恩的培育”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纠正家长忽视培育感恩重要性的错误。很多家长存在着许多不正确的观念。认为孩子的感恩长大自然而然就会有;有的认为孩子的感恩之心只需要通过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有的认为智力开发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才是最重要的。针对家长这种错误的认知,必须首先向家长宣传了感恩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爱养的目标、内容,使家长对培养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并帮助家长分析幼儿忽视长辈的辛苦、任性、乱发脾气、不知体贴大人、不知回报,不懂分享缺乏感恩的表现,使得幼儿今后人格发展而导致对社会的危害性,促使家长转变他们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
同时,还需要主动向家长介绍一些培育感恩的心的方法。帮助家长如何在家庭中营造友爱和谐的精神环境、如何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如何强化幼儿的爱心行为等,使家长逐步掌握合适的教育方法,从而更有力地配合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