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个别孩子因为生病,中午接回家午睡。这样的事情对于托班来说,比较可以理解,但是在多思的乐乐眼中,这就成为了一个绝佳的借口。
早上来园时,一向快乐、爽气的她居然拉着奶奶的手,在班级门口磨蹭。仔细一听,原来是在要求奶奶中午接她回家睡觉。我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接回家睡呀?”乐乐支支吾吾了半天,没说出个理由来。到时奶奶心疼地和她约定:就接一次,以后不接,祖孙俩还拉了勾。等孩子笑着走进伙伴们中间时,我留住了奶奶,把我的想法和奶奶如实说了起来。“乐乐很聪明,看着别的孩子接回家,所以也想学样。如果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就不要接她回去,如果随意答应她,以后她的要求会多出来的。”奶奶面露自信的笑容说:“不会的,我们家的孩子讲道理,就一次,不影响的。”
奶奶的自信阻止了我进一步的劝说。我决定用事实说话。果不出我所料,在接回家午睡后的第二天、第三天和第四天,每到中午吃饭时,乐乐就开始哭着、闹着,说是想奶奶,怎么说都不听。为此,放学时,我和奶奶进行了谈话,将整个事情的前前后后和她讲明,同时,希望她今后配合我们的教育,不轻易答应孩子回家午睡,引导孩子快乐成长。在事实面前,奶奶心悦诚服,连连表示,今后一定配合老师,一起教育孩子。
通过一阶段的努力,孩子的情绪没有再反复过,奶奶对我们的工作也更加配合了。通过这件事,我觉得除了如实和家长沟通外,还要等待,让事实来说话,这样,我们的说法更具说服力,沟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