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穿脱衣服我能行

2017-04-16

  冬天脱去它沉重的外衣,春天到来,孩子们的换上了春装变得轻松起来,小手和小脚更灵活好动。可是午睡的时候,“老师,你帮帮我!”“老师,你帮我拉一下!”……很多个声音会同时从四面八方向你传来,小脸上一副“可怜”之相,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为了这些琐事感到疲惫,怕孩子着凉又不得不赶紧地帮他们脱衣、穿衣。  观察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细节,发现虽然孩子们年龄小或受家庭环境影响等原因自理能力较其他要薄弱很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了一岁的他们在幼儿园里自理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等较前已经发展的很快,动作上、表达上也不是刚入园时的那么稚嫩了。  就穿脱衣服这个现象仔细反思,一定也和其他事情一样还是有方法可以引导的。  第一天:这天起床后,我们故意对这些小家伙的求助视而不见,和阿姨一起整理床铺,叠起被子来,不一会儿,有的小家伙看看没有希望,老师是没有时间来帮忙了,校车要来不及就不能回家了,着急得自己穿了起来,看着孩子们自己动起手,我们也很高兴,一边叠被子,一边念念穿脱衣服的儿歌,用儿歌来提醒他们穿衣服的顺序。这一天有两个孩子没有翻好衣服正反面,个别能力较弱的晟晟、浩浩、俊俊帮了一下,其他孩子或快或慢的都自己穿好了。我们看着心里美滋滋的。我们的孩子真是变了,变得能干了。很多孩子还是走出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紧接着就大张旗鼓的表扬自己穿脱衣服得孩子,树立优秀的榜样,并给他们颁发了奖励。  第二天:按照原计划,我们两个老师和阿姨仍旧叠被子,用眼睛瞄着看哪个孩子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哪几个孩子是互相帮忙的,就相互帮助穿脱衣服的孩子之间互相帮助进行指导,有的帮着拉袖子、有的帮着扣扣子的,还有帮着拉裤脚的,忙得不可开交,小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合作”变成了孩子的生活和游戏,大人世界中的合作精神那么神圣,而在孩子中间也就是像游戏般那么简单。  第三天:主要针对个别有困难的孩子,预先观察哪几个是需要老师帮一把,这帮一把地问题出在哪里,正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接着就个别指导,解决他的难题。进行指导,趁着阳光好、气温较适宜,请俊俊早个十分钟起床,给他点时间练一练,没有了其他孩子给他的干扰和影响,他就更加集中注意力了,反复练了几遍,进步满大。  第四天:请另外一个孩子晟晟早个十分钟起床,进行练习,晟晟年龄较小,手指、手臂的力度较小,我们针对他的情况给予细节上的指导。  第五天:经过了几天的训练,孩子们的本领增进不少,看来我们的“战术”起作用了,孩子们已经明确了穿脱衣服时,老师是不会再帮忙了,断了依赖老师帮帮我的念头。  其实,孩子在婴儿期就已经能够自己伸手配合妈妈穿衣服,两岁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穿衣的愿望,三岁的幼儿其实已经具备了独立穿衣的能力。究其原因是为什么很多孩子都不会?家庭影响:80年代的独生子女爸爸妈妈,两家人的结合,只有一个小宝贝,就如儿歌里唱的六个和一个,六一六一真是有道理。孩子们在家里被抱着,宠着,许多能自己做的事情都被代劳,失去了自己锻炼的机会,延迟了参与生活的阶段。到了幼儿园虽然有个更多的机会动手了,可是孩子们却会和每日相处,感情日益增进的老师和阿姨很亲,开始有了依赖的对象。如何能让孩子真正的自理就需要家园互动,真正给孩子做到"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