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快乐的鱼儿》教学反思

2023-09-01

大班美术活动《快乐的鱼儿》教学反思 篇1

  刚接触一段音乐,我们总能静下来倾听,听后我们能辨别出音乐的一些特质,它是欢快的或者是优美的或者是悲伤的等等。在美术活动中,我觉得同样需要“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曾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可以增加情感的广度、深度。”欣赏能开阔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

  今天的活动中,我利用3分钟的时间,让孩子欣赏了海底世界的视频,孩子们通过欣赏,了解海底中有各种各样的鱼,如热带鱼、鲨鱼、鲸鱼、金鱼、剑鱼、比目鱼、珍珠鱼、带鱼、五色鱼等,知道每一种鱼都有自己的特征,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圆有的细长,有的身上有刺,有的有美丽的花纹,还有的鱼会变色,甚至连游泳的方式也不一样。在课前,我本来以为孩子不太了解那么多的鱼类,但是在活动中,我还是为现代孩子所掌握的知识而折服。

  从今天孩子们呈现的作品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课前的大量准备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课前三分钟欣赏”,让孩子试着欣赏美术活动中的动物、人数、建筑物以及画家的作品,欣赏之后说说你想怎么画,你想在画中表达什么等,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大班美术活动《快乐的鱼儿》教学反思 篇2

  曾经有文章从心理学角度这样解释有效提问,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教育学角度解释教师的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提问。

  今天我将结合中班美术活动《快乐的鱼儿》中的问题与反馈来进行反思。

  教师的有效提问必须紧扣目标重点,该活动的目标为:1、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不同鱼的基本特征(即有鱼头、鱼身、鱼尾、鱼鳍、鱼眼、鱼嘴等);2、尝试用水草、水泡等表现海底世界。其重点就是幼儿能表现鱼的基本特征。

  在活动过程中,第一个环节是欣赏各种各样的鱼,观察记录鱼的特征。出示各种鱼的图片,要求:请你选择一种鱼,仔细观察这种鱼的特征,并且用笔在纸上记录下来。有的幼儿观察仔细记录了鱼的基本特征,有的幼儿观察到了鱼的局部特征,甚至有的幼儿只是记录了一个圆圈说是鱼的身体。提问:你观察记录到的鱼是什么样子的?(该问题让幼儿观察、记录基础上进行讲述,具有计划性,为下一步做铺垫。)继续提问:这些鱼都有哪些共同的地方?教师在幼儿交流基础上小结:鱼都有头、身体、尾巴、鳍、眼睛、嘴巴。(该反馈是帮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到鱼的基本特征。)继续提问:这些鱼又有什么不同?教师在幼儿交流基础上小结:身体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尾巴的形状,颜色等都不一样呢。

  第二个环节是学画“快乐的鱼儿”。提问:谁愿意上来画一画快乐的鱼儿?其他小朋友看看他是怎样画的?(照顾到幼儿的“点”与“面”。)提问:他画的怎么样?教师可以通过引答等方式引导幼儿清楚鱼的基本特征,知道要画在纸的当中,鱼画的大一些。继续提问:你想画的鱼是什么样子的?和你边上的同伴说一说。教师走入幼儿当中倾听,适当进行指导。

  第三个环节幼儿自主绘画。要求:请小朋友在纸上当中画一画快乐的鱼儿,涂上漂亮的颜色,画好以后可以想一想鱼儿在哪里游戏,添画上一些简单的背景。幼儿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个环节欣赏、评价。提问: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或者它好在哪里?引导幼儿在已有欣赏水平上结合鱼的特征、色彩、背景进行欣赏点评。

  以上的提问与反馈是我在原有教案基础上进行反思与调整的结果,也在具体案例中体现出我对提问与反馈的一些认识,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有人说:“提问提得好,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幼儿思维的浪花。”怎样有效的提问与反馈是我将不断学习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