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快人和懒惰人》活动反思 篇1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学生只有“动”起来才会对音乐有真正的体验和理解。
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歌曲的第一段描述了勤快人在厨房辛勤劳动的情景,第二段描述了懒惰人在厨房睡觉的情景,这两段对比强烈而鲜明的歌词充分表达了以勤为荣,以惰为耻的感情。活动中,我先和孩子们讲了一个厨房里的故事,让孩子们认识了厨房里的勤快人,和厨房里的懒惰人,孩子们基本了解了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特征之后,我请孩子们欣赏了《勤快人和懒惰人》这首歌曲,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引导孩子跟着音乐节奏拍手,或者是根据歌词进行动作表演。
在音乐教唱的时候,我出示了音乐图谱,请孩子们跟着图谱学唱歌曲。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学唱能力很强,没一会就都学会了,而且孩子们还能有表情、有对比地演唱《勤快人和懒惰人》,通过对 歌曲的理解,孩子们自己创编动作,有的孩子假装炒菜,有的孩子假装切菜,有的孩子假装洗菜,还有的孩子假装睡觉。不仅通过动作,演唱的时候,孩子们还通过音乐演唱速度的快慢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
活动最后,有多余的时间,我们大家一起对这首歌曲进行了创编,孩子们想了很多勤快人会做的事情,想了很多懒惰人会有的表现,创编进歌曲之后,孩子们对这首歌的热情更高了,课后还常能听见孩子们哼唱这首歌曲。
《勤快人和懒惰人》活动反思 篇2
《勤快人和懒惰人》是一首简洁、明快、滑稽的歌曲,歌曲内容浅显易懂,它把勤快人和懒惰人描写得惟妙惟肖。第一段描写了勤快人在厨房里劳动的场景,旋律快。第二段描写了懒惰人在厨房里睡觉的场景,旋律慢。旋律得快慢是这首歌曲比较突出有心意的地方。非常巧妙地让孩子理解了“勤快”“懒惰”两种词的不同意思。歌曲诙谐、幽默,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非常适合中班幼儿学习。
活动一开始,我用厨房里的故事来导入活动。然后我以幼儿园厨房里新来了两个人为事例引出“勤快”这个词,先提问:勤快人在厨房里干些什么?孩子们说了很多,洗碗、烧菜、烧饭等等。勤快人在厨房到底在干什么呢?我以图片的形式引导幼儿关注勤快人的劳动。用第一段歌词来作为总结。在学唱歌曲时,我先从拍手打节奏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第一段的演唱速度。在学唱第二段歌曲的时候,我以说相反的游戏来帮助幼儿熟悉第二段歌词:炒菜——不炒菜;煮饭——不煮饭;蒸馒头——不蒸馒头。通过游戏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用不同的力度与速度演唱歌曲是活动的重难点,这个环节我先示范用不同的节奏、音量演唱两段歌曲,并让孩子比较两段之间有哪些不同,让幼儿感知以了解用快快地,有精神的声音演唱第一段,用慢慢地,无精打采的的声音演唱第二段。为了让幼儿区分地更加明显,我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勤快的人,一组扮演懒惰的人,不仅要在歌曲上体现勤快人懒惰人之分,还要在表情上体现。这样让孩子们加入表演的成分,他们学得更带劲了。
活动最后一个环节以谈话的形式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做了哪些勤快的事?孩子们都抢着说,都想证明自己是个勤快的人。
通过活动,让孩子懂得要做爱劳动的好孩子,在家、在园都要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学做一个勤快的人。在情感上让孩子产生共鸣,帮助孩子友明辨是非,激发孩子的积极情感,明白劳动带给人快乐,劳动创造财富,心理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