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绕毛线》活动反思 篇1
其实这是个非常成熟的内容,但由于自己没经历过这样的课,所以准备的时候也想了很多的细节。
课前准备好了毛线团,让孩子能够更加直观地来了解毛线是什么,毛线是怎么绕的。在这个老师绕毛线的过程中,有伴随的儿歌“绕绕绕,绕毛线,我帮妈 妈绕毛线,绕啊绕啊快快绕,我的毛线绕好了”。实施效果上看,孩子对这个环节是十分感兴趣的,并还能和老师一起来念儿歌。我准备了多种颜色的毛线让孩子来感知,应该说孩子对绕绕毛线的感知还是非常充分的。
为了让孩子感知绕毛线的过程——毛线团从小到大的过程,我加入了让孩子徒手来绕毛线的过程,着重强调“我们的毛线团是一点点变大的”。通过这样的徒手操作,孩子的脑子里有了一个印象,我的毛线团原来是小小的,后来变大了。
通过这两个环节的铺垫,下面就进入了教师示范作画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着重强调了一下几点:
1、先点一点,然后慢慢绕毛线,毛线团越来越大。
2、毛线要靠的稍微紧一点,不然毛线团要松掉了。
3、妈 妈需要的毛线要很好看,各种颜色的,提醒孩子能用多种颜色蜡笔来作画。
后来老沃老师帮我补充了这样两点:
1、毛线团有的小小的,有的大大的,他们都不太一样。
2、毛线团不要一下子绕的很大很大,妈 妈要织不完的。(提醒孩子不要画得太大了)
经过我比较详细的示范,下面就是孩子的作画环节了。看的出来,现在孩子们对蜡笔如何取,如何摆放,如何保管已经比刚来时候进步了不少。在安静作画的环节里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很多孩子都会一开始画个圆,然后往里绕;或者有的孩子干脆就不知道怎么画。小班孩子毕竟年龄下,画画的能力应该说确实还非常薄弱,所以在孩子单独作画的环节,老师耐心巡回走动,手把手教孩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小朋友的努力下和老师的相互帮助下,今天我们的画还是不错的。表扬一记。
美术《绕毛线》活动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毛线松软、多彩的的基本特征,了解毛线的用途,能运用多种方法玩毛线,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力。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初步掌握绕毛线的基本技能。
3、能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游戏和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色彩、粗细的毛线。
2、剪刀,双面胶,各种动物的纸板,背景图一幅。
3、录音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律动:“绕毛线”
2、感知毛线的基本特征。
(1)师:老师带了许多漂亮的毛线团,请小朋友每人选一个,看一看,摸一摸你的毛线团是怎样的。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下。(幼儿自由讨论)
(2)请幼儿上前介绍。“我们来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毛线团。”
二、游戏:玩毛线。
1、这么多毛线团真漂亮,现在我们一起找一个空的地方玩毛线团,看谁想的办法最多,最好玩。引导幼儿创造性的玩,教师观察指导。(可以向上仍毛线接住;将毛线摆成小河,玩“过河”的游戏;拉一根毛线高出地面一点,玩“钻电网”的游戏;毛线放在后面玩“抓尾巴”的游戏等)
2、教师请幼儿介绍:你是怎么玩的?
3、请幼儿再次玩毛线团。“我们再来玩玩,这次可以用别的方法来玩玩毛线团。”
4、师小结:毛线宝宝真好玩,可以用来滚,可以向上抛了接住,小朋友真动脑筋。
三、用毛线设计服装。
1、那么毛线除了能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外,还有什么用呢?(还可以织衣服,围巾等)
2、你们看看老师今天穿的是什么衣服。(毛衣)不但我今天穿了毛衣,还有一个小动物也穿了毛衣来我们班做客,你们看它是谁?(小猫)
老师的衣服是用机器织的,小猫的衣服是绕出来的。(示范绕毛线的基本技能)
3、那里有许多的小动物也想要穿漂亮的毛线衣,你们做小小设计师也来帮他们做一件好吗?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评讲,结束活动。
我们来看看你们的设计吧。请个别幼儿介绍。
我们和毛线做了这么多游戏,有的毛线团已经乱了,我们回到教室一起把它们整理好,下次再玩好吗?
活动反思: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了主题活动想适应的环境隐含的教育目的,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活动中教师既要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题作用,然后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布置环境、解读周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