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喇叭花电话》课后反思 篇1
《喇叭花电话》是一个情节简单的童话故事,但充满童趣和幻想,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符合幼儿的年龄和现有经验。听故事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爱幻想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性,此活动正是满足了孩子这些方面的需求,所以,我执教了本次活动。活动以故事为媒介,通过看一看、猜一猜、玩一玩、说一说等不同的形式,引发幼儿的讲述热情,知道打电话是交朋友的一种好办法,在自主游戏“打电话”中进行师幼、幼幼互动,引导幼儿感受和朋友交流的快乐。执教后,听课名师也给我进行了一些反馈,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1.在导入环节,我出示一棵很高很高的树,提问幼儿“这是一棵怎么样的树”,让幼儿说一说,这个提问可以省略,是无效的。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幼儿这是一棵很高很高的树,引发幼儿猜一猜“树上会住着谁?树下会住着谁?”。幼儿在猜测住着谁时,猜测的时间不用过长,这里猜测的目的只是进行活动的热身。
2.第二环节中,教师先讲述故事1、2段,再进行提问“原来小田鼠和小鸟早就想交朋友了,他们想在一起说说话,可是他们能做到吗?为什么?”,其实教师可以先让幼儿猜测、说一说“原来小田鼠和小鸟早就想交朋友了,他们想在一起说说话,可是他们能做到吗?为什么?”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小鸟住的很高、田鼠在树底下”进行发散性思维,说一说“小鸟和田鼠可以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这里幼儿的猜测应该是活动的重点。之后,我请幼儿想办法帮助小鸟和田鼠成为好朋友,让他们说说话、聊聊天时,幼儿想了很多好办法,其中有些幼儿说可以用绳子、梯子爬上去,说得很好,教师也给予了肯定。但到最后有些幼儿想到了坦克、飞机、飞毯,已经有点偏离主线了,这时教师可以停止幼儿的猜测。
3.教师在演示小田鼠的好办法“种喇叭花”时,教师一边讲述一边演示,其实这里可以留悬念,先出示一棵种子,让幼儿说一说种子接下来会怎么样?先让幼儿说,教师再出示“喇叭花爬到小鸟家”,进行师幼互动。
4.故事最后,师幼一起为故事取名字,引出故事《喇叭花电话》,师幼再次共同自主阅读故事,都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理念。最后环节,幼儿以自主游戏“打电话”的方式和好朋友说说悄悄话,知道打电话是交朋友的一种好办法,感受了和朋友交流的快乐。
中班语言《喇叭花电话》课后反思 篇2
《喇叭花电话》是一篇充满了童趣,充满了爱与关怀的童话,它将喇叭花想象成电话,使小鸟和小老鼠能彼此交流,沟通。幼儿在体验,交流,表达中感受小鸟与小老鼠之间,自己与同伴之间那美好、关爱的情感。
在本次活动中,我先讲了故事的第一、二节,然后留下问题“树上的小鸟想和树下的小老鼠交朋友,你有什么好办法?”孩子们开动脑筋想的办法很多、很好,如:用滑滑梯滑下来、用扶梯爬上去、请蝴蝶帮忙送上去、请大象用长鼻子送上去、请长颈鹿的长脖子帮忙等等。这样的方式,教师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机会,从而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其次,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老师扮小老鼠,幼儿扮演小鸟,边打电话边进行对话练习。“例如:喂,是小鸟吗?我是你的好朋友小老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既领略了故事中简单的对话,又进入了情感世界。最后孩子们用纸杯制作的“电话”进行交流着,不知不觉地获得了关心他人和友爱同伴的熏陶。在这次活动中,孩子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听一听、再讲一讲、在多种感官、多次参与下进行学习,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较好。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获得了与同伴、老师亲密交流的体验、获得了与同伴游戏的经验。但是这次活动也有不足之处,如果是用动画的形式,效果可能更佳,幼儿可以形象的看到喇叭花爬啊爬的过程、可以看到小鸟的可爱与小老鼠的机灵,多媒体形象生动、声形并茂的特点也会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