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深思的“助人为乐”

2019-10-09

 雷锋,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作为老师、家长,我们把雷锋作为榜样,把雷锋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教育孩子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帮助别人。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家庭中的大小事情往往以孩子为轴心,忙得不亦乐乎,孩子缺乏关心他人的意识,只知“自我”,这对孩子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我们在日常活动中,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家园共育等方式,把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这种思想美德灌输到孩子思想和行动中去。

    星期一早上,孩子们陆陆续续来了,并且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桌面玩具开始玩起来。只见思思小朋友嘴抿着笑来到我身边。我问她:“什么事啊,这么高兴?”她不好意思的说:“我刚才和妈妈帮助了一位老奶奶,呵呵!”原来,在我们幼儿园附近有个大转盘,平时车不是很多,今天有点雾,一位卖菜的老奶奶骑着三轮车与一辆小车撞了,小车跑了,老奶奶与车一起被撞倒在地,车上的菜掉得满地都是,老奶奶腰闪了,坐在地上。刚好思思妈妈开车从那经过,赶紧把车停在路边,和思思一起下车,帮老奶奶捡起菜来。很快附近送小朋友入园的人也加入了进来,有的扶起老奶奶还打电话报警了,有的帮忙捡菜,捡完之后再来幼儿园的。我表扬了她,还对其他小朋友说“你们要向思思小朋友学习,她在老奶奶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了她。”刚说完,圆圆来了,也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我刚才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了,还看到思思在帮老奶奶捡菜呢!”我说:“那你有没有帮老奶奶捡菜呢?”她顿时红了脸,说:“我本来要去的,但是我姥姥说不要去帮忙,不然老奶奶会说是我们把她给撞到的。”我听完后一片茫然,无言以对。孩子,我不知道该说你姥姥的想法是对还是错。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良好情感。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孩子明白,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习惯的培养,不然长期以往会对父母、对身边的伙伴、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情感冷漠,那么长大以后就很难做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我对圆圆说:“圆圆,姥姥是爱你的,可能她还不清楚老奶奶是怎么摔倒的,那你下次遇到这种事情,你会帮老奶奶吗?”她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我趁热打铁:“你可以先帮她捡菜,再请大人帮忙打电话报警,相信老奶奶会很感谢你对她的帮助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善于同情体贴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热情的帮助别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奠定良好人格的重要方面。

 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多面体,社会中不健康的一面也确实让家长不知怎样对幼儿进行教育,但不应该成为孩子积极健康人生观教育的绊脚石。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经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但更应该让孩子学会去思考,去体验。圆圆在这件事上已经开始自己去思考,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我们可以从正确的角度去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在助人为乐中享受到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