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小熊醒来吧》活动反思

2019-03-08

   这个活动是通过《小熊醒来吧》的故事,引导幼儿来感受亲子间活动的乐趣,并且乐意学习故事中小动物的叫声,学说象声词,感知声音的丰富性。在一开始我以谈话来引出故事,我问幼儿每天早上是谁把你叫醒的?幼儿的反应非常积极,非常乐意告诉老师,早上是谁叫他们起床的。有的宝宝说自己的奶奶这样叫醒她:宝贝起床啦。有的宝宝说自己的妈妈这样叫醒她:快起床啦,要上幼儿园啦,有的宝宝说自己的爸爸这样叫醒她:快起来,来不及啦,太阳晒屁股了。有的宝宝说自己的外婆这样叫醒她:6点半了,快点起床吃点心,上学要迟到了。然后,我出示图片,请幼儿看看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幼儿首先观察到的是躺在床上睡着的小动物。于是我拿出了准备好的小熊,告诉幼儿,这个是一只睡着了的小熊,让我们一起来把它叫醒好吗?所有的幼儿都积极的出谋划策,想要把小熊叫醒,有的说在它耳边大声的叫它起床,有的说把它推醒等等。这些回答都来自于幼儿的日常经验。接下来我就请他们好好的听听这个故事,看看小熊最后到底有没有醒过来。我讲述故事一遍以后,请幼儿回答故事里的小熊刚开始有没有醒过来,谁叫它起床了,最后有没有醒过来?是谁叫它醒来的?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所以幼儿都非常认真的听了故事,也因此这两个问题幼儿很容易就回答了出来。在故事中孩子们感受熊妈妈轻轻地把小熊叫起来,爱小熊的情感,体现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这种是无法替代的。在问到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时,孩子们对于动物们发出来的象声词非常的感兴趣,并进行了模仿。结合挂图欣赏故事,能够帮助幼儿更加快的理解故事内容。在看图的过程中,我让幼儿自己来指出,图上面哪一只是熊妈妈,哪一只是小熊,熊妈妈起床了在干什么?通过这个提问,我延伸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妈妈每天早上要起来做些什么,而当妈妈在做这些事时,宝宝在干什么,从而让幼儿知道妈妈的辛苦工作,知道父母很辛苦,知道爱自己的父母。

最后一个环节是角色扮演,请幼儿来表演角色的内容,请幼儿想想还由我来提示幼儿模仿各种动物走路的样子以及走路的动作,我请了一些幼儿分别上台来扮演小鸟,公鸡,小狗等,请余下的所有幼儿扮演睡着的小熊,自己来扮演熊妈妈。在台上扮演角色的幼儿,根据老师的提示语做出各种形象可爱的动物,在老师熊妈妈的轻轻呼唤声中熊宝宝们醒来了。

在活动中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家人是如何叫醒自己的,有的很大声,有的是轻轻的。。。虽然是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简短的话语。

但是在此间却流露出浓浓的亲子之情。孩子们每天在家人的叫唤声中开始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