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吃豆制品》教学反思

2019-03-01
在准备活动的过程时我思索,本次活动我是采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习呢,还是准备一些实实在在的食物,让幼儿在观摩和品尝的过程中加深认识呢,后来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觉得实物教学具更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1.相比图片更为直观、具体。
    当我出示所准备的黄豆宝宝时,幼儿通过观察、用手摸等方法能说出黄豆宝宝的颜色及外形特征,这就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探索能力等,孩子能通过自己去探究得出结果。
2.有助于对复杂过程的理解。
    豆浆制作过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的过程,我利用实物教学具“豆浆机”打豆浆的方法,让幼儿实实在在的感受豆浆的制作过程,节省了许多教学环节,豆浆制作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用图片或者讲述的方法,我觉得学生还是无法理解的,而实物制作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巧妙的实物教学具,与生活息息相关。
    我出示了多种已烧熟的实物教学具——豆制品食物:豆腐、百叶、素鸡、豆腐干、油豆腐、黄豆芽等,告诉孩子这些色彩好看的食物都是豆宝宝做成的,激起了幼儿品尝的欲望,平时生活中不愿意吃豆制品的孩子都津津有味的品尝起了这些食品,不一会儿这些食物被孩子一扫而光,达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他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说一说中认识了豆宝宝。幼儿的已有经验得到提升,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