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具有我国特有的民族风格和表现手法,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在很多地区逢年过节、娶媳嫁女,人们都要执剪铰花。民间剪纸往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图案,不求真实,善于夸张,不合透视、不求物体形状毕肖,只讲简练传神。而这些剪纸花也因贴的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如:贴在门上的叫“门花”;贴在窗子上的叫“窗花”;贴在顶棚上的叫“顶棚花”。。。。。。
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开展活动的,幼儿通过在家与父母一起欣赏了很多精美剪纸的图片及剪纸的过程,对剪纸活动产生了兴趣,很自然的把这个兴趣过渡到活动中,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进行。我设计了剪纸步骤图,首先让孩子尝试折叠,自主地学习,再运用故事情境把剪的方法串起来,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当打开得一瞬间,“哇,好漂亮!”孩子们发出了赞叹,这里将活动推到了高潮点,效果较好。
其次,活动中老师的鼓励对幼儿来说极其重要,虽然有的幼儿并不像想象中剪得那么好,有的幼儿甚至形状都没出来。但是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你剪得真好看”,“你能自己动手剪,真棒!”对幼儿来说就是强心剂。他们会充满无限的动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任务。对以后的学习也有了积极性。
最后就是在讲解中,我忽略了剪纸时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没开口的地方不能全部剪掉,否则窗花会散,作品失败。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我虽然进行了提示,但还是有好几个的孩子剪坏了(这需要注意,重点不能漏)。还有镂空这个环节要记得提醒幼儿,要不一些幼儿只是剪了,但没有镂空,所以,就看不出效果.有个别幼儿很怕上手工课,但是孩子们剪完了还想剪,对此十分感兴趣,达到了我的预设目标,让我觉得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