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剥蚕豆

2024-02-21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剥蚕豆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蚕豆的颜色、外形、触感、味道。

  2、知道多种剥蚕豆的方法。

  3、体会剥蚕豆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每组幼儿一个托盘,每人一只小碗。

  2、煮好的蚕豆

  3、小毛巾

  4、每组一个餐盘

  5、小桌子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蚕豆,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请一位小朋友们上来摸一摸,说一说感觉如何?

  引导幼儿说出蚕豆鼓鼓的、表皮毛毛的。

  2、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蚕豆皮里面藏着什么?

  3、老师请幼儿剥一剥,剥开,就知道了

  老师:看一看,桌子上面放了什么?每组幼儿一个托盘,每人一只小碗。

  老师:请猜一猜空碗是用来放什么的?是用来放剥好的蚕豆的。

  老师:请小朋友们坐好,开始剥蚕豆。

  4、幼儿剥蚕豆,老师在旁进行指导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剥蚕豆,并询问:剥出来是什么?什么颜色的?

  5、幼儿观察蚕豆宝宝,与豆荚进行比较

  请幼儿摸一摸蚕豆宝宝,感觉滑滑的。

  老师总结:豆荚摸起来毛毛的`,蚕豆宝宝摸起来滑滑的。

  6、品尝蚕豆。

  老师:小朋友们吃过这滑滑的、绿绿的蚕豆吗?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的?

  用小毛巾擦擦手,用勺子把蚕豆送入口中,真香啊!把蚕豆皮放在餐盘里。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剥蚕豆 篇2

  活动目标

  1、能探索用数学、图画等符号记录自己操作的结果

  2、学习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能有计划地进行活动

  3、体验猜测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重难点:

  能探索用数学、图画等符号记录自己操作的结果

  活动准备:

  1、每组蚕豆、花生、塑料小夹子、串珠玩具等各一盘。

  2、每人一张记录单、1个小盘子、1支笔。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

  一、猜测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桌上的操作材料,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介绍游戏的玩法

  1、教师:用一只手在盆中用力抓一把,将抓出的物体放在小盘子中,数一数抓了多少,并做记录。

  2、教师:抓一次记一次,共抓三次,就记三次。

  3、教师:活动前要先想好如何在一张纸上清楚地记录三次抓物体的结果。

  4、教师:记录结果要能让别人看出是第几次,抓的是什么,抓了多少?

  三、幼儿抓物体

  1、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提醒个别幼儿按要求完成。

  2、请幼儿分别说说在游戏中哪一种物体自己抓的最多,哪一种物体抓的最少,为什么"

  四、游戏"抓了多少"

  1、教师抓一把幼儿认为教师能最多的物体,让幼儿估猜所抓的数量。

  2、请幼儿猜测还有谁会抓的`比老师多,并说出理由。

  教学反思

  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了一起。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步骤、节奏和特点。在数学教育中个体差异表现得尤为突出。幼儿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思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发展速度上的差异、学习风格上的差异,还表现为能力和经验上的差异。所以,在数学教育中不仅要“求同”,还应“存异”。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活动,为幼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活动提供条件。同时教师可根据幼儿不同差异给予适当的补充、点拨和启发。重视个体差异是幼儿教育“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剥蚕豆 篇3

  目标:

  1、用普通话朗诵儿歌,练习发准“蚕、睡、吃、花儿”等字词的读音。

  2、初步了解豌豆、蚕豆从开花到结成豆荚,加工成豆制食品的过程,喜欢吃豆类食品。

  准备:

  1、幼儿用书《豌豆蚕豆》。

  2、“茴香豆、豌豆脆”等加工食品若干,豌豆、蚕豆若干。

  过程:

  1、品尝食品导入活动:

  出示“茴香豆、豌豆脆”等食品供幼儿选择品尝:“你吃过这些食品吗?味道如何?它们是用什么东西加工成的?”

  出示豌豆、蚕豆,帮助幼儿小结:“这些食品都是由豌豆、蚕豆加工而成的`。”

  2、欣赏诗歌,理解豌豆、蚕豆从“花→豆荚→豆米”的过程:

  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幼儿阅读图书《豌豆蚕豆》,按顺序观察、理解画面。

  引导幼儿用诗歌里的语句表达:“诗歌里豌豆、蚕豆是怎样长大的?可以做成什么食品?”

  3、学念诗歌:

  教师和幼儿一起学习朗诵儿歌。

  帮助幼儿发准“蚕、睡、吃、花儿”等字词的读音。

  幼儿自由结伴,有节奏地朗诵儿歌。(鼓励幼儿分句接龙念儿歌。)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剥蚕豆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仔细观察蚕豆荚及蚕豆的外形特征,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借助辅助材料用蚕豆、豆瓣进行拼接添画活动,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3、积极参加创作活动,清楚讲述作品内容,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

  2、蚕豆荚若干,小碟子人手一个。

  3、制作材料:蚕豆、树叶、火柴棒、长短牙签、黄豆、赤豆、双面胶、卡纸等;泥工板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剥蚕豆,了解蚕豆的外形特征。

  1、观察豆荚。

  师:孩子们,你们认识它吗?(点击出现豆荚)

  师:对了,这是豆荚。它像什么呢?(幼儿讲述)

  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想出了好多有趣的东西。

  师:谁住在里面呢?(幼儿讲述)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点击出现拨开的蚕豆)对了,它是蚕豆宝宝的家。

  2、观察蚕豆。

  师:嘘!豆宝宝正在睡觉呢,我们一起来轻轻地把它们叫醒,好吗?

  师:老师为了每人准备一个豆荚,你们打开门看一看,豆荚里藏着几颗蚕豆宝宝?他们长得什么样?(幼儿剥蚕豆、观察蚕豆的大小,播放轻音乐)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个别幼儿讲述)

  小结:刚才小朋友发现了有的豆荚里住了2个蚕豆宝宝、有的豆荚里住了3个蚕豆宝宝,他们的大小不一样,他们身上还穿了一件漂亮的绿衣服。

  二.欣赏魔术表演,感受蚕豆作品的艺术美。

  师:蚕豆宝宝还会变魔术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变成了什么?

  (欣赏蚕豆创意作品)

  师:你发现用蚕豆可以变成什么呢?(幼儿讲述)

  小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大胆想象,就可以蚕豆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三.幼儿自主操作,用不同的方式创作作品。

  师:孩子们你想试一试吗?今天,你们都是小小魔术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一起来看一看!(集中观察操作材料,讲述操作要求)

  师:第一组材料是什么?(卡纸、画笔、豆瓣、蚕豆)想一想,我们可以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呢?(幼儿讲述)

  师:第二组材料是什么?(蚕豆、豆瓣、牙签、树叶、双面胶、黄豆等。)我们在使用这些材料时要注意什么?(幼儿讲述)

  小结:孩子们讲得真好,我们在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颜色搭配要合理,多余的材料及时放进篮子里。

  师:现在,你们自己选择操作材料创作你们的蚕豆作品吧。(幼儿分组操作)

  四.展示评价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悦。

  师:孩子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个别幼儿讲述)

  (将幼儿的作品集中展示,引导幼儿讲述)

  五.幼儿自带作品出场,结束活动。

  师:今天你们和蚕豆宝宝玩得开心吗?蚕豆宝宝还可以和我们做什么游戏呢,我们到教室里一起去玩一玩,好吗?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剥蚕豆 篇5

  一、设计理念:

  我班的幼儿大多都是城里的孩子,很少看到蚕豆,对蚕豆这种植物也缺乏认识。因此,我利用蚕豆这一乡土资源,设计了这么一个科学活动,通过出示蚕豆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观察认识蚕豆荚、蚕豆,最后品尝蚕豆食品。这些环节,让幼儿对我们乡土资源蚕豆有所认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掰蚕豆,让幼儿感知蚕豆的特征和用途。

  2、产生操作探索蚕豆的兴趣。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重点:通过掰蚕豆,让幼儿感知蚕豆的'特征和用途。

  难点:产生操作探索蚕豆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1—2粒蚕豆荚,各种蚕豆食品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蚕豆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蚕豆娃娃的指偶:

  你们认识我吗?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蚕豆娃娃。

  与小朋友们互相问好。

  (二)、认识蚕豆荚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认识蚕豆荚的的形状和颜色。

  2、让幼儿摸一摸,体会摸上去的感觉。

  3、你觉得它像什么呢?

  教师小结:这叫蚕豆荚,蚕豆荚是绿色的,长长的,两头尖;摸上去有点毛;捏一捏,硬硬的;像小船,像月亮。

  (三)、认识蚕豆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里面的蚕豆的形状、颜色。

  2、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4、想一想:蚕豆与蚕豆荚的关系。

  五、幼儿操作:

  掰开蚕豆皮,观察蚕豆瓣。

  教师小结:蚕豆荚里面有蚕豆,蚕豆是扁扁的椭圆形,淡绿色,掰开皮,里面有两片豆

  六、通过品尝,了解蚕豆的作用。

  1、品尝蚕豆食品,知道蚕豆的多种吃法。

  2、启发幼儿说说还吃过哪些用蚕豆制成的食品。

  娃娃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用蚕豆娃娃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分步进行探索,先从外面的蚕豆荚开始,到蚕豆的外形特征,再到观察蚕豆瓣,让幼儿有层次的探索理解。

  通过品尝,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并扩散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七、活动反思:

  结合小班幼儿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目标和要求,我们通过认一认、闻一闻、比一比等各种感知觉让幼儿全面认识各种豆子。我们还增加新鲜的蚕豆、豌豆请幼儿剥豆,让幼儿体验豆子的各种特点,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剥蚕豆 篇6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协调能力。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巩固幼儿的`投掷能力攀爬能力及跳跃能力。

  活动准备:

  蚕豆、八宝粥筒、平衡木、圈若干、垫子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炒豆豆

  幼儿自由组合,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玩炒豆豆的民间游戏。

  2、探索活动:玩蚕豆

  (1)教师出示蚕豆,问幼儿我们以前用蚕豆做了什么事情(蚕豆拼图)

  (2)教师提问:用蚕豆除了可以拼出好看的拼图,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怎样来玩它。

  (3)幼儿每人拿五粒自由活动。

  (4)活动中教师发现好的玩法随时表扬,鼓励幼儿再创造。

  (5)教师把自己想到的玩法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6)教师出示八宝粥筒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请幼儿来用八宝粥筒和蚕豆一起玩,想想可以怎么玩?

  (7)幼儿自由活动,教师指导。

  (8)提问:看看我们手中的八宝粥筒像什么?(手榴弹)

  小结:我们已经玩过扔手榴弹的游戏了,今天我们一起用自己做的手榴弹玩游戏好吗?

  3、游戏活动:炸城堡

  (1)介绍活动场地(跨过雷池爬过铁锁桥炸城堡)

  (2)游戏规则:游戏开始时,前排的两位幼儿听到指令后,抽前跑去,跨过雷池再爬过铁锁桥,用标准的投掷姿势炸城堡后,返回自自己的队伍拍下一位幼儿的手,游戏继续进行。

  (3)获胜的这一组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失败的这一组教师鼓励,提高幼儿下次比赛的欲望。

  4、放松活动

  坐在草地上,再一起想想蚕豆可以做拼图,可以在体育活动中玩以外,还可以干什么?(猜豆子、蚕豆排序、夹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