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家人》含反思

2024-02-18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家人》含反思 篇1

  [背景介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说说我的家人》是长春版小学语文国标教材一年级(上)第六板块的表达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强调课程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落实,帮助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转到关注家人、家庭,进而关注社区、家乡。

  [课前准备]

  1、发放调查表,让学生回家调查家人的信息。(如收集生日、爱吃的水果、喜欢的衣服、颜色,爱看的刊物、电视节目,职业……)

  2、带一张家庭成员较全的全家福照片。

  [教学案例]

  一、立足教材,借助文本模拟生活,导入新知。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我们都喜欢的小朋友的家中去作客,看看这个小朋友的家庭生活场面。

  (播放多媒体课件:动画片《大头儿子》片段并以歌曲《我爱我家》伴奏。场景内容:窗外下着大雪,大头儿子一家呆在温暖的家里。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欣赏窗外的雪景,围裙妈妈在编织毛衣。他们一家在开心地说着、笑着。他们的家庭生活特别幸福、温馨。)

  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大头儿子一样,有自己幸福、美满的家,有关爱自己的家人。每天,我们都与家人共同培育着一棵充满生机的“亲情树”。

  (师板画大树)

  师:你能想象在你的家庭成员中谁是树根?谁是主干?谁是树枝吗?

  学生会大胆想象,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爷爷、奶奶是树根。

  生2:姥姥、姥爷也是树根呀!

  生3:我想爸爸、妈妈应该是树干。

  生4:姑姑和姑父也是树干,还有舅舅、姨妈……

  生5:我们小孩子就应该是大树上的小小的枝叉了。

  “对!对!对!”学生们欢呼雀跃地赞同以上几位同学的发言。

  (根据学生的发言,师相机把“祖父、祖母、外公、外婆……”词语对应的写在“亲情树”的各个部位。为后面的识字活动做预设。)

  师:今天,我们就以“家”为主题,来说说自己的家人。

  (板书课题:表达:说说我的家人)

  二、注重体验,多方实践感悟亲情,交流语言。

  师:每个同学手里都有一张全家福照片,这张照片记录着你们家最幸福、最开心的时刻,你们的小脸上流露出无法掩饰的兴奋和自豪,现在就拿出你的全家福,把你的快乐传递给你的学习伙伴吧?

  (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师融入交流氛围。)

  师:你们小组内交流的异常兴奋,谁愿意借助手中的调查表,把你的快乐分享给大家?

  (小组选代表班内交流。)

  生1:我叫张德文。这是去年寒假,我们全家去北大湖滑雪时拍的照片。照片上有我的爷爷、奶奶,看他们一穿上这身运动装,显得十分精神;爸爸、妈妈肩上扛着雪橇像真正的运动员一样。瞧,照片上的我多么兴奋啊,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北大湖滑雪。

  师:听了文文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她说得怎么样?

  生a:我知道这是她们全家去北大湖滑雪时拍的照片。她发言时声音响亮,态度很大方。

  生b:文文把照片绍介得很有清楚,我认识了她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

  生c:老师,我还知道她们玩得很开心,因为照片上的人都笑了。

  师:谁还能像文文一样把自己的家人详细地介绍给大家?

  生2:我叫王海洋,这张照片是我六岁生日时在自己家拍的。我家有三口人,爸爸是一名电路工人,他最大的特点是做事守时,时间观念特别强。爸爸最爱看足球比赛,国内外的足球明星他都能倒背如流,在他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喜欢足球。妈妈是一名养路工人,每天早出晚归,特别辛苦,但是仍旧坚持给我检查作业,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妈妈对人很和谐,邻居都喜欢与她来往。

  师:谁能用自己的观点来说说洋洋表达的如何?

  生a:老师,我认为王海洋介绍得很全面。他不但告诉我们爸爸和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而且说出了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我要向他学习。

  师:老师很高兴,同学们都能用赞赏的眼光去发现小伙伴身上的闪光点;我们也不要忘记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呀,谁能从发展的角度提些小建议?

  生b:我想给王海洋同学提一点小建议:发言时如果声音再响亮些,语句通顺些就更好了。

  生3:老师我想与王海洋比一比,介绍一下我的家人。

  师:太棒了!老师都被你的勇气所感染,相信你的介绍一定很精彩。

  生3:俺家住在陈家,那里山青水秀,景色十分优美,经常有一些外地人去郊游。俺家有六口人:俺爷、俺奶、俺爸、俺妈、俺和俺妹。大人们天天忙着在地里干活,尤其是奶奶的农活干得最好,在俺们屯里很有名,小妹才九个多月大,一家人都有很喜欢她。这张照片就是俺妹一百天时拍的。

  生a:老师,李慧岩说“俺”,听了觉得不舒服。

  师:对,这一点提的很好。“俺”是我们东北农村的方言,与别人交流时,应用“我”来称呼自己。同时“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这些都有是口语的称呼,书面语是“祖父、祖母、外公、外婆”。

  师:老师从平日里不爱发言的同学的眼神中,读出了一些胆怯,不要怕,每个人的学习都是从不会到会的,老师帮助你列出了发言提纲,试着说给你的同桌好吗?

  (课件出示发言提纲:我家住在。我家有口人。妈妈叫。爸爸叫。他们在工作。)

  师:同学们能把自己的家人介绍的这么全面,想必你在课前调查时下了一番功夫,谁能勇敢地把自己的记录方式告诉你的小伙伴。

  (投影出示学生的调查表,师引导观察)

  生1:名字可用拼音写,生日用数字写。

  生2:画出爱吃的水果。

  生3:喜欢的颜色用水彩笔涂。

  生4:喜欢的频道画台标。

  ……

  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小天使,能够用已有的生活体验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希望你们能永远保留这种思维方式。

  师:大家这么爱的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现在我们就用爱心制作家庭小档案。方法:首页画出自己的全家福,补充后的调查结果装订起来。还可以制作贺卡,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上面。

  (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学生动手操作。)

  师:在你们的努力下,一个个新颖的家庭小档案、一张张精美的贺卡旦生了,“亲情树”上的“家人”看看到这么珍贵的礼物都笑了。你能认一认它们都是谁吗?

  (生畅所欲言,交流识字经验。)

  三、彰显生命,巧设平台激发真情,升华语言交流。

  “亲情树”的庞大树根时刻吸取养分供给枝叶,茂盛的枝叶也要给树根遮风挡雨。我们不仅仅从长辈们那里得到爱,也要学会回报爱,哪怕每天清晨的一声亲切的问候。小家如此,大家亦然。快快行动起来,把你的爱心档案挂到一颗颗红红的果实上吧,让我们社会大家庭中的这棵亲情树越来越苍翠。

  (生到“亲情树”上展示作品)

  [课后反思]

  1、贴近生活,创设表达情境。

  口语表达是在特定的环境时产生的语言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这是上好一年级表达课的关键。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动画片《大头儿子》的片段,并播放音乐,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使学生的情绪因而高涨起来。巧设“亲情树”,让学生去感受与家人之间的情感,设计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交流话题,刺激学生想说,便于表达。

  2、注重表达,发展交际能力。

  利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组内交流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小组派代表班内汇报中注重引导学生评价,从而把听、说、表达能力看成一个整体,共同发展;同时,对学生而言模仿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充分发挥学生模仿力强的优势进行。

  3、多元课堂,强化提高综合能力。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仅仅以本为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依托教材,延伸教材。从介绍自己的家人延伸为评价别人、交流调查表的记录方式、制作小档案(贺卡),最后拓展为一次开放性的识字活动,在灵活的形式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且强化训练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亲情树”为媒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的积淀,激起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家人》含反思 篇2

  计划意图:

  家庭成员是幼儿最密切的人,让幼儿开端地相识家庭成员特殊是爸爸妈妈的事情,感觉爸爸妈妈事情的费力,是引发幼儿体贴怙恃家人情绪的根本。本次运动经由过程一系列活泼、风趣的运动来实现,重在引发情绪,通度日动,引诱孩子体贴家人、爱怙恃。因为幼儿熟悉程度的限定,以是,在相识爸爸妈妈的事情时,仅限于知道爸爸妈妈在那里事情、干些什么(事情的重要内容)。因幼儿间个别差别的存在,老师在预备制造质料时,还要因人施教。

  运动目的:

  1、开端相识本身及另外幼儿的怙恃的事情。

  2、领会怙恃对本身的关爱。

  3、乐意表达本身对怙恃的酷爱。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运动预备:

  1、幼儿与百口人的合影或生存录像。

  2、怙恃与幼儿曾攀谈过其事情环境。

  3、灌音机、摄像机。

  4、彩色皱纹纸多少、橡皮泥及帮助质料。每人一本小册子。

  历程发起:

  1、发言:我的家人。

  (1)幼儿拿出与爸爸妈妈及家人的合影照片或团体旁观生存录像。

  幼儿互相先容本身的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留意用完备的说话举行表述。如“这是我爸爸”等。

  (2)幼儿勇敢表述,老师记载在小册子上。讲讲本身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事情的?在什么处所事情?如:我爸爸是工程师,在工场里计划呆板。

  2、幼儿思索、评论辩论:

  (1)家中成员为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2)爸爸妈妈每天要上班,可费力了。要是小朋友们每天随着爸爸妈妈,那他们会怎么样呢?小朋友不克不及随着爸爸妈妈,那到那里去呢?你喜好到幼儿园来吗?为什么?

  3、为家庭成员送一件礼品。

  (1)说说本身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本事(说、唱),老师灌音记载。

  (2)拿出摄像机:你们在幼儿园学到那么多本事,想报告爸爸妈妈吗?将幼儿的报告记载下来。

  (3)激起幼儿为爸爸、妈妈制造礼品的欲望。老师引诱:爸爸妈妈放工回家肯定又累又饿,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制造面条、点心等)

  让幼儿自立选择完成。老师可在幼儿碰到艰苦时,举行资助引导。

  延长提醒:

  把幼儿与怙恃的合影,部署于运动室的墙面,幼儿随时可向搭档先容本身的怙恃。家工资小册子添加相干的内容(趣事、喜好)。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找准了教学活动关键的切入点“爱亲人,爱家,体会到家人的爱”,让幼儿自主交流,能够有更多的表达机会。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人人想说,人人想讲,还特别愿意说。因此,在活动中,还要加强小组讨论交流,让幼儿有更多的展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