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老狼》汇编 篇1
游戏名称:
报纸游戏《老狼捉鸡》
游戏目标:
培养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游戏玩法:
教师扮鸡妈妈,幼儿扮鸡宝宝,配班教师扮老狼,报纸当做鸡窝,放音乐。第一次游戏开始,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在草地上捉虫子(教师和幼儿做尖尖嘴,边走边找食的动作),音乐突然结束,老狼(配班教师)来捉鸡,幼儿快速找到报纸站到上面,躲过老狼抓捕。第二次游戏,拿走一半数量的报纸,鸡妈妈带鸡宝宝捉虫子,音乐停止时,每张报纸上要站两只"小鸡"。第三次游戏,再拿走一半数量的报纸,当游戏音乐停止时,报纸上要站立四只"小鸡"。
游戏规则:
1、第一次音乐突然结束,幼儿快捷找到报纸站在上面,没找到报纸幼儿被老狼抓住,应退出游戏。
2、第二次游戏,每张报纸只能站"两只小鸡"。
3、第三次游戏,每张报纸要站"四只小鸡"。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幼儿园教案《老狼》汇编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跳跃的节奏带来的愉悦,分辨出乐曲特殊的乐句结构,了解乐曲中重音出现的规律。
2.学习创造性地用绘画、身体动作等方式表现笨老狼走路、回头的音乐。
3.享受活动的快乐,学习有克制地按规则做游戏。即该走的时候走,该停的时候停,不与他人相撞,上位时不与他人争椅子。
活动准备 :
1.音乐光碟及CD机,凳子围成半圆形。
2.头饰一个,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 :
1、倾听故事。
(1)教师出示头饰,有表情讲述聪明孩子和笨老狼的故事。
(2)提问帮幼儿理解:“聪明孩子在笨老狼回头时是怎么做的?”
2、逐步熟悉游戏规则。
(1) 站住不动。
教师扮演笨老狼,慢慢无声地向前走,突然站住并回头,重复几次,用游戏的方法帮助那些因各种原因不能站住不动的幼儿。
(2) 寻找预示教师回头的信号。
师:请注意看,笨老狼在什么时候会回头看?
3、幼儿倾听音乐,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中的重音。
(1) 幼儿倾听音乐。
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小朋友走了多久笨老狼就回头了?
(2)听第二次音乐,幼儿听到笨老狼回头的音乐就可以拍出节奏。
(3) 教师指图,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
(4) 幼儿指图,其他幼儿寻找音乐中的重音。
(5) 幼儿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中的重音。
4、跟随音乐,玩《聪明孩子和笨老狼》游戏。
(1)教师做笨老狼,幼儿跟随教师坐着玩游戏。
(2)听音乐完整玩游戏。
幼儿离开座位集中在教师身后,引子时,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做起床、梳洗动作,拿上好吃的东西准备出门。在第四大句的第五小句开始时,教师用语言提醒已穿过森林,应赶快跑回家把门关上。
(2) 请一名幼儿做笨老狼,玩音乐游戏。
5、结束。
幼儿园教案《老狼》汇编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音乐,乐意参加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所表现的游戏情景。
2、通过对比,区别音乐的轻重缓急,准确找出乐曲中的重音。
3、提高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图谱。
2、大灰狼纸偶。
3、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导入课题。
提问:大灰狼做了哪些事情?(走路、回头、午睡)
二、看图谱欣赏音乐,找出重音。
1、第一次欣赏音乐,在图谱上找出大灰狼睡觉的部分,并说说为什么?
2、第二次欣赏音乐,找出大灰狼回头的标记。
3、教师与幼儿一起扮演大灰狼,教师扮演大灰狼走路的部分,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大灰狼回头的部分。(如拍手、跺脚等)
三、音乐游戏:《聪明的喜羊羊和笨老狼》
1、第一遍游戏,大灰狼回头时聪明的喜羊羊不动不发出声音。
2、第二遍游戏,通过讨论自由创编吓唬大灰狼的声音(如狗叫、枪声、猎人的`咳嗽声)。
3、请一名能干的幼儿扮演大灰狼随音乐续继进行游戏。
延伸活动:
在活动区投放打击乐器,请幼儿尝试学习用打击乐器表现乐曲中的重音。
幼儿园教案《老狼》汇编 篇4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反应速度和灵敏性。
2、乐与参加游戏,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呼啦圈人手一个,灰太狼和慢羊羊头饰各一个,尾巴、飞盘、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幼儿进场。
幼儿每人站进一个圈,这个圈就是羊羊的家。
师:羊羊们我们准备去山上挖点土豆来吃,准备好了吗?上山咯!
(踏步)看到土豆地了,(跑过去)开始挖土豆,(弯下腰,挥动手臂)回家洗土豆,(动手搓)切土豆,(前后转动双臂)炒土豆,(双手合起作翻炒的动作)炒完土豆倒进盘(双手握住腰左右弯)。
二、玩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讲规则。
师:羊羊们,吃土豆,我们要去青青草原玩一玩,可是呢,青青草原上有灰太狼,他会吃羊的,可是今天啊,灰太狼要等天黑了才会来抓没回家的羊,所以,我们要时刻记着要问问灰太狼现在是几点,如果灰太狼说天黑了,那么羊羊们就要立刻跑回家。一会我们就跟在灰太狼的身后问他:
“老狼老狼几点了?”
2、配班老师扮演灰太狼进行游戏。
师:那羊羊们,现在跟着慢羊羊一起去青青草原玩咯。
游戏的第一遍结束后,再次提醒幼儿应该注意的规则。
3、增加游戏的难度。
把羊羊的家减少几个,再游戏一遍。
师:呀,有几只羊羊没家了,灰太狼可真坏,把家都炸没了。找不到家的羊羊怎么办呢?(可以住在一起)对,可以两只羊羊住一个家。想到办法了,那我们再去青青草原玩一会,走咯!
三、自由活动师:羊羊们,灰太狼终于被聪明羊羊们赶走了,现在我们终于给在青青草原上好好地玩一玩了。这边有尾巴、球和飞盘,地上的呼啦圈都可以玩,但是记得到时候要把东西放回原处。去玩吧。
四、放松运动师:玩得有点累了,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下,眼睛闭上,闻一闻青青草原的花香,(反复吸气,吐气),眼睛睁开,小手伸出来轻轻拍一拍,换只手来轻轻拍一拍,我们的腿今天功劳最大,我们也轻轻地拍一拍,换一条腿再轻轻拍一拍。羊羊们,我们回羊村咯。
活动反思
今天孩子第一天来到了幼儿园,老师给与幼儿比较宽松的氛围,从孩子的情绪上给与关注。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很多的亲密接触,抱一抱。亲一亲,感受和老师的亲密的关系,通过和孩子们一起交流谈话,发现孩子对于自己长大了很感兴趣,于是我们通过儿歌再次感受自己长大了,给孩子提出自己长大了都干什莫事情,从早晨自来园,自己叠衣服开始做起。
幼儿园教案《老狼》汇编 篇5
设计意图
《老狼老狼几点钟》是一款传统游戏,此游戏对发展学生听觉注意、动作灵敏性,培养学生沟通交往、合作意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游戏的开始前,教师利用
图片与简单故事情节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能够理解游戏规则。在游戏结束后学生根据图片视觉提示叙述与回顾游戏过程,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
活动目标
A组:
①能正确运用对话“老狼老狼几点钟”、“X点钟”进行游戏。
②能在游戏中承担老狼角色,领导游戏。
③能遵守游戏规则与游戏秩序,并帮助他人进行游戏。
B组:
①能运用句子“老狼老狼几点钟”进行游戏。
②能在游戏中担任小动物角色,参与游戏。
③理解游戏规则,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C组:
①能仿说句子“老狼老狼几点钟”进行游戏。
②能跟随、模仿他人担任小动物角色,参与游戏。
③能基本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重点:
1、能掌握对话“老狼老狼几点钟”、“X点钟”,并能在游戏中正确运用。
2、理解游戏规则:掌握在游戏中前进与停止的时机。
教学难点:理解游戏规则:掌握在游戏中前进与停止的时机。解决策略:讲解规则时注意强调;助教带领。
活动准备
1、教学环境布置:
地点为语训A班教室,学生坐在课室后方,前方空地为游戏区域。在游戏区域设定小动物的家、老狼的家。
2、资源准备:
老狼贴图、小动物贴图、时钟贴图、小锤子、黑板、老狼家、小动物家
3、学生分析人数:10人
年龄:2-5岁,其中2岁两人(予、成),3岁四人(晟、洋、倩、淳),4岁一人(聪),5岁三人(晴、宇、浠)。全部学生均单侧植入人工耳蜗,其中有四人(予、晟、淳、宇)同时佩戴电子耳蜗和助听器。
现有能力:
A组:宇、浠
该层学生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较好,整个发音较为清晰,有一定的词汇量,并能对掌握的词汇进行恰当的运用。对生活常识有一定理解能力,能较好地理解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游戏,并能在熟悉游戏后作为游戏的领导者,带领其他学生参与游戏。 B组:晴、聪、倩、晟
晴生活经验较为丰富,掌握一定的词汇,能说简单的句子,但是听力和发音清晰度较差,对游戏规则的理解通常依靠视觉提示与模仿。
聪、倩、晟在课堂上能够踊跃参与游戏,但理解和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在游戏中需要教师和A层学生的引导,其中晟的课堂纪律性较差,需要教师不断提醒。
C组:洋、予、成、淳洋、予、成、淳受训时间半年,对游戏充满热情,但对游戏规则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能在教师帮助下进行游戏。其中成还未能较好适应课堂常规,纪律较差,洋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活动过程
1.课前准备
①师生问好。
②点名。
③游戏课堂规则:
“计时隔离”:不遵守规则的小朋
友暂停游戏,在隔离区等待,直至一轮游戏结束;
教师发出“停止”信号时,学生需回到位置上。
2.游戏热身
①教师:上一节课,小朋友与老师一起玩了什么游戏?
②教师用贴图讲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在原地进行游戏,再次强化游戏规则。
《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规则:老狼在家睡懒觉,小动物拿着武器从家里出发,每次向前走都必须与老狼进行对话:“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依次回答:“一点钟”至“六点钟”。当老狼回头看小动物时,小动物需静止不动,否则会被抓走。当老狼回答“六点钟”时老狼睡醒会马上去捕抓动物,动物们必须立刻跑回家,全部到家则胜利,若有动物被抓,则失败。若小动物在六点钟前,到达老狼的家,并用武器袭击老狼后立刻跑回家中,小动物胜,若在途中被抓获,则败。
3.游戏环节
【游戏准备】将学生分成2个小组。老狼与两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谁赢的次数多。
第一轮游戏:
①教师扮演老狼,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助教带领第一小组进行游戏。(注意:小动物没有静止,被大灰狼发现了立即跑回家是允许的,并且到家即安全。)
②游戏后,回顾游戏过程,总结游戏(引导学生用口语表达):
老狼赢了还是小动物赢了?谁被老狼捉住了?
谁打到了老狼?……
④教师扮演老狼,助教带领第二小组进行游戏,并在游戏结束后回顾游戏过程,总结游戏。
第二轮游戏:
①教师与第二小组的小组长一同扮演老狼,助教带领第一小组进行游戏。
②游戏后,回顾游戏过程,总结游戏。
③教师与第一小组的小组长一同扮演老狼,助教带领第二小组进行游戏。
②游戏后,回顾游戏过程,总结游戏。
第三轮游戏:
①第二小组的小组长尝试扮演老狼,教师带领第一小组进行游戏。
②游戏后,回顾游戏过程,总结游戏。
③第一小组的小组长尝试扮演老狼,教师带领第二小组进行游戏。
②游戏后,回顾游戏过程,总结游戏。
活动总结
本次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无论是根据游戏与认知发展的关系来分类,又或是
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都属于角色游戏。根据儿童社会行为发展(游戏水平)分类,则是属于合作游戏。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老狼、小动物等角色来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相互合作,从而产生不同游戏结果的.变化。
与第一次研修课一样,这节课也是采用的“故事+游戏”的教学模式,由于《老狼老狼几点钟》属于角色游戏,游戏规则本身则是充满了故事性,老狼、小动物的角色变换,小动物的精灵、勇敢,老狼的狡猾或贪睡,都会导致不同的故事结果,也就是形成了不一样的游戏结果。因此,这个游戏在课堂伊始时通过故事讲解,学生感兴趣,认真聆听故事情节,发动脑筋联想老狼会不会吃掉小动物、小动物能不能顺利逃走,继而与教师产生对话。这也说明了,角色游戏更合适“故事+游戏”的教学模式。
第一轮研修课时,因教学目标设置过于笼统,这一节课的目标会立足于本节课堂,更细化,更清晰,而且能够在课堂中便能通过观察测量。在语言方面,学生主要掌握的是游戏中需要使用的对话“老狼老狼几点钟”、“X点钟”。下表将两次研修课的教学研修进行到第四学期,“故事+游戏”教学模式基本有了框架,适用对象为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最为游戏课堂最主要的游戏,主要是因为它的游戏环节丰富,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因为学生的表达机会多,能激发语言,因此教师更倾向选择角色游戏。但是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其他类型的游戏也不可能弃置,因此其他类型游戏的教学模式也是需要继续探讨的。
幼儿园教案《老狼》汇编 篇6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活泼、跳跃的性质,能听辩出乐曲中的重音部分。
2、能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3、享受游戏的快乐,学习有控制地按规则游戏。
二、活动准备:
图形乐谱、大灰狼头饰、记号笔、CD带、课件背景图
三、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律动进场。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森林里去玩,好吗?
2、感受音乐的性质,引导幼儿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1)第一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提问:有这么多的小动物来欢迎我们,还送了好听的音乐给我们听,你们心里觉得怎样呢?
(2)第二次欣赏音乐,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师:现在我们听着这段优美活泼的音乐来和小动物跳个舞吧!
(3)第三次欣赏音乐,幼儿尝试找音乐的强音。
师:刚才小动物对老师说,它们想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找出这段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第四次欣赏音乐,用规定动作表示音乐的强音。
引出重音的概念。这些特别响的声音,叫做重音。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些重音找出来,我们听音乐拍腿,听到有重音的地方,就拍手。
(5)出示图谱。
师:小动物特意给我们送来了森林地图。你们看,这就是森林的入口,我们沿着这条路一直走,来到这里,就走出森林了。
(6)第五次欣赏音乐,看图谱找重音。
师:小鸟给我地图时,还特意提醒我,要小心路上有危险。那什么地方有危险呢?小鸟告诉我们只要听音乐,就会发现哪里有危险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音乐,
(7)第六次欣赏音乐,看老师画路线。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地图上,有哪些地方有危险了吗?你们听到有危险的地方的音乐是轻的还是?老师也来画一张吧!
(8)第七次欣赏音乐,幼儿自己画路线。
3、游戏:聪明孩子和笨老狼。
(1)介绍游戏的玩法。
小朋友你们敢不敢跟着这只笨老狼到黑森林里去玩一玩?
(2)第一次游戏。老师扮笨老狼,幼儿扮聪明孩子。
(3)第二次游戏。提醒幼儿在重音处可以把自己变成树、石头等,但不能动。现在我们再跟老狼到森林里去玩一玩。
4、以游戏情景结束活动。
师:YEAR!我们已经穿过黑森林了,这个游戏好玩吗?我们把这个游戏就叫《聪明孩子和笨老狼》。你们知道老狼在什么时候回头呀?对,听到有重音的时候,老狼就回头了。唉呀,原来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赶快回家吧!
幼儿园教案《老狼》汇编 篇7
一、 活动目标:
1、 初步感受乐曲轻快、诙谐的情绪,熟悉乐曲结构;
2、 利用图谱、身体语言和语音等多种形式来表现音乐,寻找音乐进行的规律;
3、 享受游戏的快乐,学习有控制的按规则游戏。
二、 活动准备:
1、 图形乐谱;
2、 老狼和小孩的手偶;
3、 关于《聪明孩子笨老狼》的故事一则。
4、 知识准备:课前与孩子一同玩过“停停走走”的游戏,能够进行一定的自我控制。
三、 活动过程:
1、 游戏“停停走走”入场,引导幼儿在没有音乐的时候能控制好自己不动。
2、 完整倾听音乐,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3、 幼儿边倾听音乐,边看教师用手偶在图形乐谱中表演,初步引导幼儿了解乐曲的结构和情趣。
4、 幼儿倾听音乐,进一步感知乐曲的结构。
1) 幼儿边倾听音乐边看教师用小而明确的身体动作“走路”和“回头”的音乐。
2) 幼儿在座位上和老师一起用小而无声的动作跟随音乐进行感知。
3) 引导幼儿用语音表现音乐。
5、 游戏“聪明孩子笨老狼”。
老师扮演笨老狼,全体幼儿扮演聪明小孩听音乐玩游戏:“老狼”走时小孩跟着走,“老狼”回头时,“小孩”变成“老狼”不爱吃的东西不动。
幼儿园教案《老狼》汇编 篇8
活动目标:
1、在“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情节中感知乐曲的曲式结构。
2、在游戏活动中能分辨不同的音色,并根据不同音色做出相应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间合作游戏的快乐。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师生共同回忆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玩法。
基本部分:
1、初步感知音乐:
(1)以简单的故事引入
(2)出示图谱,感知音乐
2、在游戏的情节的帮助下,理解乐曲结构:
(1)教师根据音乐帮助幼儿分析乐曲结构
(2)分析角色:狼和小羊都在图谱的什么地方呀?图谱中什么地方分别代表狼和小羊?教师小结,指图和幼儿共同说一遍,将图谱与音乐相结合。
(3)引导幼儿给角色加上简单的动作:老狼和小羊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请幼儿随音乐做动作(再次欣赏)。
3、分角色感知音乐中的不同音色,分角色进行游戏。
(1)引导幼儿感受两种不同的音色:
(2)听音乐和老师一起玩漪戏。
A:老师当狼,幼儿坐在椅子上做造型进行游戏。(第一遍)B:幼儿从椅子过度到游走做造型动作。(第二遍)
(3)幼儿分角色进行游戏:
请部分孩子当老狼,部分孩子当小羊,小羊进行游走,当听到老狼的音乐时,要立刻停下做造型,没有及时停下造型的将被狼抓住。
(4)幼儿两两结合进行分角色游戏:
两名幼儿结合商量好角色,进行游戏,最后老狼被打晕在地上,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游戏。提醒幼儿听清楚音乐,并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角色动作。
4、扩展想象,大胆猜想。
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还能玩儿什么平时我们玩过的游戏?幼儿大胆地猜想,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如何进行游戏等。
教学反思:
“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民间游戏,它情节简单、有趣,游戏中角色扮演深受孩子的喜欢,其次规则简单,游戏中的问答对话,既是规则又是师幼互动的桥梁,老师在与幼儿对话的同时,能合理、有趣地把握游戏节奏与运动频率。最后,它的运动技能以跑、急停躲避为主,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在奔跑中释放自由、愉快而奔放,体现了幼儿这个年龄段的运动特点——喜欢奔跑、喜欢被逗引。 对性格内向不爱活动的幼儿,我要多鼓励他参与到活动当中。小班幼儿喜欢有情节、有角色扮演的民间游戏,对此我对民间游戏进行了筛选,最终选择了“老狼老狼几点了”。
幼儿园教案《老狼》汇编 篇9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把握音乐活泼跳跃的性质和特殊的乐句结构。
2、学习用独立思考、观察的方法来寻找音乐进行和教师活动之间的规律。
3、享受游戏的快乐,体验有克制的按规则游戏。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老狼头饰、布袋偶各一个、图形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入活动主题:(附后)
今天老师准备请小朋友欣赏一段音乐,在欣赏之前先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聪明孩子和笨老狼》。(讲述故事)故事里的孩子可真聪明,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当一个聪明的孩子呢?(想)想当这个聪明的孩子之前,我们先要学会一个新本领。谁学会了这个新本领,呆会儿我们玩《聪明孩子和笨老狼》的游戏的时候,他就可以当一个最聪明的孩子。
二、幼儿欣赏音乐
1、幼儿连续欣赏两遍音乐,同时观看教师用指偶演示,重音处“大灰狼”做明显回头看的动作,帮助幼儿初步了解音乐的结构和情趣。
2、提问:老狼都在音乐怎么样的时候回头?每次回头中间隔的时间是不是都一样长?
3、幼儿第三遍欣赏音乐,教师请幼儿伸出自己的食指与教师共同跟音乐做动作,注意重音处用明显的眼神和身体动作预先提示幼儿在重音处击掌,让幼儿再次感受和熟悉音乐。
4、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谱,让幼儿跟着图谱自己欣赏乐曲两遍,并用手部动作表示乐曲的特殊结构,教师可用轻微的提示动作。
四、教师戴上大灰狼的头饰,与幼儿玩“走与停”的游戏。
好了,现在小朋友们都学会新本领了,我们可以开始跟着老狼去闯黑森林了。老师先当笨老狼,在前面拍手的音乐时我要回头,你们就要马上蹲下。谁要是没有蹲下,或是动了,就会被老狼发现,你们就走不出黑森林了。
1、第一遍游戏教师在做回头的动作之前先做一个明显的停止动作,重点让幼儿寻找“大灰狼”回头的信号。
2、第二遍游戏教师重复游戏规则——跟在笨老狼后面不能发出声音。
3、第三遍游戏,加入幼儿讨论并创编的吓唬老狼的声音。
4、最后可以请一幼儿当老狼玩一次游戏。
五、分享游戏的感受
结束语:我们都是勇敢的孩子,相信你们学会了老师今天教的新本领,就可以勇敢地、安全地跟着老狼走出黑森林!
附故事:
从前,有一座黑森林。那里面很黑很黑,路也很难走,进去的人很容易迷路。但是,在这黑森林里面住着一只老狼。因为他整天都呆在黑森林里,呆了好多好多年,所以呀,对那里面的路非常熟悉,就是闭着眼睛它也能在黑森林里走进走出。
因为这样,住在黑森林两边的孩子们就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想走出黑森林就跟在老狼的后面,让老狼把他们带进和带出黑森林。可是有的小朋友会问:“跟在老狼后面,就不怕被他吃掉吗?”啊哈,这可不要担心,因为老狼的眼睛很不好,只要你跟在他后面,不发出一点声音,而且他回头看时你马上蹲下,他就根本发现不了你。
幼儿园教案《老狼》汇编 篇10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理解作品的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动作表演,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及其情感,并认识蕴藏在作品中的寓意。
2、使幼儿理解词汇:整容、伪装、破绽。
3、为幼儿创设想象和讲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故事结尾。
二、活动准备
狐狸、老狼的木偶个一、三用机、配乐故事磁带、礼仪爆竹磁带、背景图、有关童话内容的贴绒教具、活动伪装服装和眼镜、狐狸等头饰若干、角色表演所需道具四套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狐狸、老狼的木偶,引题:
1、狐狸独白:美容好,美容妙,美容赚钱有诀窍,今天是个好日子——鸣炮,(放礼仪爆竹磁带、掀布帘)狐狸美容店今天开张了。
2、老狼独白:都说老狼坏东西,见了老狼就跑掉,几天没吃东西了,肚子饿得呱呱叫,听说狐狸开了个美容店,老狼我快快去整容。
3、教师告诉幼儿:"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童话,名字叫《老狼整容》"并让幼儿说说什么叫"整容"。
(二)演示教具,讲述童话:
1、教师演示活动贴绒教具,讲述童话,讲到狐狸说:"有了,我有办法了,明天一定会成功!"有意中断讲述。
2、提问:
A、童话的名字叫什么?
B、老狼为什么要整容?(讲解伪装的词义)
C、狐狸为什么要帮助老狼?
D、伪装的老狼骗过了小羊和小兔,可它为什么被老山羊和兔妈妈识破了真面目?(讲解破绽的词义)
(三)角色表演,感受作品人物的形象特点:
1、了解故事中的具体角色。
2、幼儿分成4大组,自选有关角色道具,在配乐故事的带领下,边听童话,边试着通过自身的动作,表现各角色的特点。
3、组织幼儿,集中提问:
A、这是怎样的一只老狼,它美吗?
B、狐狸是个能干的美容师,你喜欢它吗?
(四)扩展想象,续编故事:
1、教师运用贴绒教具继续讲述故事,当讲到"眼看太阳西斜了,老狼才盼来一只很老很老的老山羊拄着拐杖一步一喘地走来了"时,教师再次中断讲述。
2、引导幼儿续编故事的结尾部分。教师启发:"老山羊来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老山羊有危险吗?伪装成羊的老狼有没有被发现?"
3、幼儿分成六个小组进行讨论,让已编出结尾的幼儿在小组中讲述。
4、请个别小组代表上台讲述创编的结尾。
5、教师演示教具讲述童话的结尾。讲述后告诉幼儿:"凶狠的老狼和狡猾的狐狸被聪明、勇敢的小动物们抓起来了,原来,虚假的、丑恶的人是一定要失败的。"
四、课后延伸
让幼儿谈谈:"如果你是美容师,你会帮助老狼整容吗?那你要帮谁整容、美容呢?"
幼儿园教案《老狼》汇编 篇11
活动目标:
1.观察、猜测画面,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故事内容。
2.用自己的话大胆讲述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3.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体验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和扉页,了解图画书的.主要内容。
1.观察封面,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师:今天欧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2.认识扉页,感受扉页的奇妙之处。
师:这是书的扉页,小猪在干什么?老狼呢?
二、集体导读图画书第一部分,感受狼害怕的心情。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1-3,感受老狼想吃东西的迫切感。
2.教师引导幼儿逐幅观察老狼在拉面店、书店以及电器店的表现,感受老狼越来越害怕的心理。
三、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第二部分,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1.教师讲述自主阅读的要求。
2.分组观看电子书,幼儿自主阅读
3.幼儿交流反馈自主阅读的内容。
四、师幼集体阅读结尾部分,感受故事结尾的趣味性。
1.集体导读第三部分
2.封底与画面三的对比,再次发现绘本扉页的秘密。
四、完整欣赏故事,体验阅读的乐趣。
活动延伸:
推荐阅读绘本《喵呜》,感受猫和老鼠这类天敌之间发生的不同故事。
幼儿园教案《老狼》汇编 篇12
活动设计背景
以课本中学习钟表为背景,做这个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
活动目标
1.学习到钟表是怎么走的顺序。
2.从中巩固数字的排序。
3.幼儿的灵活。
4.幼儿的协调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钟表的运走顺序
活动准备
一个老狼头套,数个羊头套,一个钟模板
活动过程
1.准备所有小朋友头戴羊头套排成火车,双手搭在前面一个小朋友前面,老师排在最前面充当老狼的角色。(头上戴老狼头套,手拿钟模板)
2.开始游戏: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说,老狼老狼几点了,一点了,指着钟模板挨着说,最后说到12点,小朋友开始跑,老师所扮演的老狼就开始来抓小朋友所扮演的小羊,被抓到的小羊就站在一边,排成一排。
3.等所有小羊被抓完后,拍成一排,老狼就开始和小羊一起来数有多少只小羊。
4.最后拿着钟模板和小朋友一起复述一下一点到12点。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知道小朋友对钟表这一块认识有点薄弱,但小朋友在游戏中认识钟表的能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2.活动过程的反思,通过游戏边玩边学让小朋友愉快而主动的学习到知识是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