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肥皂》 篇1
活动目标:
1.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2.知道洗澡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干净和舒服,体验洗澡带来的乐趣。
3.阅读绘本,讲述小动物洗澡的事情,喜欢听故事,感受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1.PPT2.音乐:我爱洗澡3.泡泡机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PPT2、"看,这是什么?(泡泡)这么多的泡泡,好看吗?"
2."老师也带来了一本有关泡泡的书,叫"肥皂泡泡。"
二、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1.观察封面PPT3、"小猪在干什么?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2.观察PP4、"今天天气真好,小猪准备洗个香香的澡喽,看,它手里拿着什么?(浴巾),这还不够呢,洗澡还需要用到什么呢?"(肥皂)出示PPT5、幼儿讨论:洗澡用品:沐浴露、搓揉球、浴巾、香皂。
3.观察PPT6、"小猪会用肥皂干什么?""小猪会用什么洗澡呢?""小猪在用肥皂干什么?共有几个泡泡?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4.观察PPT7、"小猪准备洗澡喽,你们想不想也一起来洗澡呢?跟着老师我们一起动起来吧!"播放"我爱洗澡"音乐,随音乐做律动。
出示PPT8、"洗完澡,小猪变得怎样了?""小猪还会请谁来洗澡呢?"
5.观察PPT9、观察动物的局部特征,猜猜小猪的朋友。
"洗完澡,小熊变得怎么样了?""洗完澡,小兔变得怎么样了?""小朋友们,你们什么时候会洗澡?是怎么洗的?洗完澡后感觉怎么样?"
小结:我们每天都要洗澡,每个地方都要用肥皂和沐浴露擦一擦,用水冲干净后,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非常干净了,感觉好舒服呀!
6.观察PPT10"洗完澡了,小熊、小兔、小猪在干什么?""他们吹出的泡泡一样吗?"(比较泡泡大小和颜色)"最大的泡泡在哪里,最小的泡泡在哪里?""你最喜欢那一只泡泡,为什么?"
三、游戏:吹泡泡。
"小动物都能吹出这么漂亮的肥皂泡泡,你们想不想也来吹一吹呀?"一起玩"吹泡泡"游戏。
附:有一块奇怪的肥皂,肥皂。小猪拿去洗澡,洗澡。
嗨,先吹泡泡,泡泡。泡泡越吹越大了,大了。
泡泡不会破掉,破掉。大家都来洗澡,洗澡。
洗完澡,小猪变干净,干净。
洗完澡,小熊变干净,干净。
洗完澡,小兔变干净,干净。
哈,奇怪的肥皂,肥皂。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肥皂》 篇2
目标:
通过孩子多角度地对肥皂观察与感受,体验生活用品的美,
激发孩子爱洗手的情感。
在摸摸、看看、闻闻的过程中促进感知觉的发展。
准备:
孩子自带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肥皂;多媒体图片;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知道的肥皂
1、你们带来了什么?有什么用?
2、你们家里的肥皂放在哪里的?
3、说说你带来的是什么肥皂?(举得高高的说给大家听)
颜色不一样——舒服佳
作用不一样——德夫、滴露
形状不一样——旅游皂
品牌不一样——洗衣皂正章、雕牌
药皂——为什么要放药
强生婴儿皂
进口皂——包装美
4、你们知道这么多肥皂有的是用来洗手消毒的,有的用来洗衣服,还有的用来洗澡。
二、看看我喜欢的肥皂(放音乐)
1、现在我们就一起打开包装盒看看,它们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闻、看、摸、比)。
2、我们一起来看看、把肥皂都放到盘子里来。
有些什么颜色啊?(五颜六色)
那种颜色的肥皂最多?数数有几块?
找找最大的肥皂、最小的肥皂?(洗衣服的、旅游用的)
闻闻看,怎么样?
3、小结:原来肥皂的颜色、形状、大小、香味都不一样。
三、欣赏特别的肥皂
1、今天我也带来了许多肥皂,想看吗?
逐一出示:星形
糕形——这是什么?(猜)
画——上面有什么?(象画一样的)
棒棒糖香皂
幼儿共
同感知
2、还想看吗?我拍了许多肥皂的照片,我们一起
来看看吧。
3、小结:那么多漂亮的肥皂,你们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吗?现在我们就去和肥皂做朋友,让我们的小手变得更干净!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肥皂》 篇3
教学目标:
1、比较香皂的颜色,大小等主要特征。
2、通过看、闻、摸、比以及用香肥皂洗手等方法感知香肥皂的特性。
3、了解香肥皂的特性及基本用途。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5、探索、发现生活中香皂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香肥皂若干。装着香皂的方盒
教学过程:
1、教师介绍香肥皂,幼儿感知香肥皂的特性
——今天老师带来个魔盒,请坐的最漂亮的,认真和老师做游戏的上来摸一摸,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再请每组的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猜一猜
——教师拿着魔盒轮流走到每组,鼻子对着魔盒上的洞,闭上眼睛闻一闻,猜一猜里面是什么?
2、幼儿初步了解香肥皂及基本用途。
——我们一起来看看箱子里究竟是什么。(香皂)
——观看箱子里的香皂,这些香皂有什么不一样?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
——教师快速颜色,形状,大小各异的香皂,请幼儿快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
——这是什么颜色?这是形状?这两块谁大?谁小?
——香皂有什么用?可以干什么?(洗澡、洗手、洗衣服)
——为什么要用肥皂洗澡,洗手呢?(去污、杀细菌)
——还有什么时候需要用到肥皂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等)
小百科:
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肥皂包括洗衣皂、香皂、金属皂、液体皂,还有相关产品脂肪酸、硬化油、甘油等。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肥皂》 篇4
一、生字组词
皂zào(肥皂、药皂、香皂、不分皂白)
廊láng(走廊、发廊、画廊、廊子)
碗wǎn(饭碗、木碗、茶碗、顶碗)
若ruò(倘若、若是、若非、旁若无人)
透tòu(透明、透亮、透气、恨透了)
娇jiāo(娇气、娇艳、娇嫩、娇生惯养)
扯chě(扯下、扯破、扯开、东拉西扯)
仰yǎng(仰头、敬仰、久仰、人仰马翻)
串chuàn(串联、串通、串珠、串通一气)
越yuè(飞越、越过、超越、优越)
婴yīng(婴儿、婴孩、女婴、育婴)
希xī(希望、希求、希图、希冀)
二、多音字
薄báo(薄片)bó(薄利)bò(薄荷)
和hé(和好)huó(和面)huò(和弄)
散sàn(散开)sǎn(散文)
提tí(提水)dī(提防)
三、近义词
潮湿——湿润破裂——分裂飞越——越过
骄傲——自豪希望——希冀
轻悠悠——轻飘飘
四、反义词
潮湿——干燥破裂——完整透明——浑浊
自由——约束希望——绝望
五、理解词语
破裂: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开裂。
玲珑娇软:本课指那些小肥皂泡小巧精致而柔软、娇嫩、美丽。
融化: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
颤巍巍:(老年人身体)抖动摇晃的样子。
飘游:轻缓的飘动。
光影零乱:指光影闪烁,非常好看。
轻清脆丽:形容肥皂泡极轻而又纯净、美丽。
融化: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
粘稠:液体粘性和浓度大,不易流动。
六、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写“我”最爱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
第一部分(2—5):写玩肥皂泡游戏的具体过程以及肥皂泡带给孩子们的梦想。
七、句子解析
1、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
这句话的作用是开篇点明题意,“最爱”揭示了“我”小时候对吹肥皂泡的喜爱程度。
2、方法是把用剩的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放”“加”“和弄”这些词清楚的写了制作肥皂水的简单过程。在吹泡泡的过程中,“蘸上”说明动作要轻、肥皂水不易太多,接着是“慢慢地吹”“轻轻一提”,“提”强调动作不仅要轻还要快,用词准确,说明作者观察仔细。作者用“……,然后……再……”得句式把观察到的过程很有条理的写下来,让读者一目了然。
3、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五彩”指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颜色,“浮光”说明肥皂泡表面的光泽亮和颜色多,而且泡泡摇晃不定。“轻清透明”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的特点,而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乱转”一词写出了泡泡的动态美。
4、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这段文字写了两种不同形态下的泡泡:若是扇得好……,扇得太急了……。“光影零乱”指肥皂泡处于动态中,表面的颜色和光泽变化迅速而且多样,显得零乱、不整齐,没有规律。
5、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我们眼睛里。
“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这些是神态描写,说明我们被美丽的肥皂泡吸引了,可它终究是脆弱的,还会散裂,写出了我们的担心。
6、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这既是比喻句又是排比句。作者把“小球”比作“一个美丽的梦”。四个“那么……”写出了肥皂泡的圆润、自由、透明和美丽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喜爱泡泡的原因之二。
7、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没有。这是作者的想象,作者希望天上的泡泡把自己的五彩的梦想捎给太阳和月亮,想着想着,心中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所以才会说泡泡飞到天上了,这是我们喜爱泡泡的原因之三。我们还有很多想象,省略号表示想象的内容省略。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肥皂泡》讲了作者回忆小时候玩吹肥皂泡游戏的故事。
2、作者围绕吹肥皂泡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围绕玩吹肥皂泡写了做肥皂水、吹泡泡、欣赏泡泡和产生的联想四个方面的内容。
九、课文主题
《肥皂泡》讲了作者回忆小时候玩吹肥皂泡游戏的故事,表现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也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十、教材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我们”先准备肥皂水,然后用竹笔套管蘸上水,吹成泡儿,再让肥皂泡离开在空中飘游。
课文中有一些句子不容易读懂,如,“五色的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在课文中找一找,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
“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
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描写了肥皂泡不同的形状。由于吹、扇的方式不同,肥皂泡的形状也不断地变化,从小巧精致、娇嫩柔软的小球到颤抖摇晃、色彩纷繁的长圆,形态多样。置身其间,令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
圈读句子,体会丰富的想象,再想一想: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例:飘过群山,飞到大草原,落在牛羊身上……
十一、小学语文知识园
1、描写童年的四字词语。
无拘无束、天真无邪、生气勃勃、生龙活虎
欢声笑语、自由自在、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2、带飞的四字词语。
龙飞凤舞、大雪纷飞、眉飞色舞、魂飞魄散
雪花飞舞、神采飞扬、灰飞烟灭、不翼而飞
3、带飘的四字词语。
飘飘摇摇、飘飘欲仙、虚无飘渺、飘洋过海
风雨飘摇、雪花飘飘、桂子飘香、金桂飘香
4、说话练习
用先后顺序说说我是怎样吹肥皂泡的。说的时候用上“先……,然后……,再……”的句式。
我们先把用剩的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5、仿写排比句
四个“那么……”是个排比句,本文用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请你模仿课文写一个排比句。
(1)一场春雨过后,远处的山那么清晰,空气那么清新,小草那么绿,好美。
(2)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空气是那么的温润、天是那么的蓝、草是那么的绿。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肥皂》 篇5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与欣赏,感知肥皂的实用价值(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与艺术美感,能对不同的肥皂产生兴趣。
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带一块肥皂(新的,有包装),筐子两个(用于放肥皂),桌子4张,椅子16把,PPT,多媒体,乐曲等。
活动过程:
介绍自己带来的肥皂幼儿自由说说自己带来的是什么肥皂,有什么用。
比比肥皂的不同外包装的比较如:同样品牌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什么拆开包装,比比肥皂的不同。
(颜色、大小、形状、香味、轻重等)听指令,玩"肥皂归类"的游戏。
欣赏不同的肥皂看看老师带来的肥皂,感知特别之处。
观看PPT,进一步感受肥皂艺术美。
提问:为什么要将肥皂做得那么漂亮?
出示不同形态的肥皂,进一步引起幼儿的思考与兴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肥皂》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实践中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征,了解肥皂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
2.乐于参与活动,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脏手帕一块、水四盆、大肥皂1块、小肥皂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脏手帕,引起幼儿注意。
提问:
这块手帕干净吗?(不干净)手帕脏了怎么办?(要放在水里洗一洗)
是不是放在水里洗一下就干净了呢?教师边问边把手帕放在水里搓一下,然后拿出来给小朋友看:手帕洗干净了吗?(启发幼儿观察手帕病没洗干净。)
教师接着问:那怎么办呢?(启发幼儿讲述要在手帕上擦点肥皂。)
二、教师进行操作,引导幼儿观察手帕怎么干净的。
教师拿出一块干肥皂在手帕上擦了几下,可肥皂擦不上去。(引导幼儿讲出肥皂要沾些水。)
教师在肥皂上沾了一点水,擦在手帕上,说:请小朋友看看,现在手帕洗干净了吗?(如果幼儿说:“还要搓一搓,搓出泡沫后再放到水里洗,手帕就会洗干净了。”教师可按照幼儿说的,搓出泡沫,然后放在清水里洗净,再拿出来给幼儿看,幼儿会发现手帕已变干净了。)
三、向幼儿介绍肥皂的性质、用途和使用方法。
教师作启发性提问:手帕上的脏东西到哪儿去了?(引导幼儿观察脏东西到水里去了。)
脏东西怎么会到水里去了呢?回答后让每个幼儿用手指触摸沾上肥皂是怎么样的。(又粘又滑)
教师小结:肥皂碰到水后,就变得又粘又滑了。擦在手帕上,经过揉搓就会产生泡沫,手帕上的脏东西就被粘住带到水里去,所以手帕就变干净了,而盆里的水却变脏了。
教师让每个幼儿按照洗手帕的方法把自己的手洗干净,先把手弄湿,擦上肥皂,双手互搓,搓出泡沫后,再放在清水里边搓边洗。通过洗手的练习,使幼儿懂得肥皂的性质(遇水后粘滑,搓动时有泡沫)和用途,并学会了正确使用肥皂的方法。
教师做小实验:把一小块肥皂浸在热水里,让幼儿观察肥皂块渐渐变小,直到变成肥皂水,使幼儿懂得肥皂会溶解于水的特点。
四、复习歌曲《肥皂泡》。
活动反思:
肥皂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孩子们在洗手时只是草草的使用,并不是想用它把手洗干净,而感兴趣的是搓出来的泡沫。因此,仅用看看、问问、猜猜的方法认识肥皂,既不能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又不能达到发展幼儿思维的目的。
而这次活动,我把认识肥皂的教学和洗手帕结合进行,是从幼儿的年龄出发,考虑幼儿的情绪、爱好和心里的因素,它巧妙地利用了幼儿求知欲,好奇心强,喜欢自己探索、自己动手等特点,让幼儿主动地了解实物的特点和规律,这于传统的注入式相比,显然是好多了。
其次,本活动从“手帕脏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开始,逐步打开幼儿思考是闸门。通过教师边提问边操作,边让幼儿自己动手实践,使幼儿懂得手帕脏了要洗;要把手帕洗干净,一定要擦上沾了水的肥皂,搓出泡沫;由于肥皂又粘又滑,手帕上的脏东西就会被肥皂泡沫粘住带到水里去,成为一块清洁的手帕。随着手帕由脏到干净,幼儿也随之掌握了肥皂的性质,了解了其用途与使用方法了。
第三,次活动在让幼儿认识事物时所采用的方法是从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这样,幼儿通过各种形象和动作的刺激与反射,所获得的知识便会记得牢,经久不忘。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肥皂》 篇7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其用途是去污。
2、在游戏活动中,巩固数数,能按特征标记归类,体验参与游戏活动的快乐。
3、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1、形状、颜色、气味不同的肥皂若干。(用布包好肥皂,每人一块。)
2、货架二个,贴好颜色标记。
3、盛水脸盆(每组一盆),擦手毛巾每组一块。
【活动重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其用途是去污。
能感知肥皂上的线条、图案等,了解肥皂的特性。
措施:启发幼儿观察和鼓励幼儿动手感知。
【活动过程】
一、出示货架,导入活动,了解肥皂的外形特征。
1、告诉幼儿这是宝宝超市。
2、以宝宝超市,进了一批货,请我们小朋友猜猜是什么,让幼儿通过摸摸、闻闻活动,引出肥皂话题,并引导观察它的外形特征。
方法:
①出示一块用布包好的肥皂,让幼儿闻一闻并猜一猜是什么,然后展示出来。
②提问:你的肥皂是什么样的?(启发幼儿从颜色、形状、肥皂上的图案等方面来讲。)
③小结:肥皂有各种形状、各种颜色,有的还有条纹图案,闻起来有的香,有的有药味。
二、了解肥皂的特性。
方法:
①让幼儿摸一摸肥皂,什么感觉。(启发幼儿说出滑的、硬的。)
②引导幼儿将手沾水后摸肥皂,并搓一搓。
③提问:手沾水后摸肥皂有什么感觉?与没沾水摸哪个滑?搓一搓会发现什么?
④小结:肥皂摸起来硬硬的,滑滑的,沾水后更滑,搓搓就有许多泡沫。
三、初步了解肥皂的用途。
①你们知道肥皂有什么用吗?
②小结:洗衣、洗手、洗头、洗澡等,就是去污用的。
四、把肥皂送到货架上,按颜色标记进行归类。
方法:
①请小朋友把这些肥皂送到货架上来,让顾客来买,但要看清上面的标记。(引导幼儿认清各种标记,按标记摆放归类。)
②幼儿送货上架。(分组送)
③集体数数有几种颜色,说出总数。
④选择某种颜色较多的肥皂,请幼儿上来进行数数,说出总数。
五、吹泡泡游戏。(作为延伸活动)
1、各种各样的肥皂,不但可以洗手、洗澡、洗衣、洗头、洗脸,还可以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你们知道它可以和我们做什么游戏吗?告诉幼儿,肥皂水,我们可玩吹泡泡游戏。你们想不想玩?
2、师生一起玩吹泡泡游戏,结束。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幼儿对“各种各样的肥皂”极感兴趣,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了肥皂好多小秘密,能溶在水里,有的有香味,有的有药味,搓在手上会起很多的小泡沫,能除菌……玩玩乐乐中了解了肥皂的用途,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用肥皂洗手。其次,活动中,要引导幼儿尽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洒到地面上,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