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鬼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能将故事的结局续编完整并且生动有趣符合逻辑。
2.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且逐渐提高语言水平。
3.从续编故事中获得自信,喜欢进行故事续编。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支架、记录纸、统计表格、笔、奖励物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理解故事前半部分
1.介绍人物,猜想情节
师:今天老师想给小朋友介绍一个朋友,他是一只猴子,名字就做威利。看,他在干什么?(举重图)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表情)
师讲述:他开始举重,几个星期过去了,几个月过去了,渐渐地,威利变得强壮...更强壮...非常强壮!
提问:他为什么想让自己变得强壮?
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2.讲述故事前半部分,挖掘多种内涵
师:故事得从头讲起,想听么?(讲述举重图之前的内容)
提问:你喜欢威利么?为什么?(善良,温和,从好的一面进行引导)
发生了什么事情后,威利想要变得强大?(被欺负,从负面引导)
他的愿望实现了吗?他是怎么做的?(回忆故事,体验行动的毅力)
二、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后半部分
1.引导幼儿续编多种故事结尾
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根据幼儿叙述的结尾,教师简单记录在不同纸上
2.分组讨论(按记录分组,规定人数,将记录纸放在不同的桌子上)
师:这里有*个不同的故事,我们分成*组,每组*人,请你挑选一个,把故事讲完整,我们的故事从“威利变得很强壮...”开始,行动吧!
幼儿分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3.个别讲述,同伴补充
谁想来试一试?根据孩子的讲述,教师进行归纳梳理(用小标记,呈现孩子讲述要求的支架)
谁还想来试试看?
三、自主评价,提升续编故事讲述经验
1.组织幼儿有意倾听,根据要求对讲述幼儿进行评价。
2.“故事大王擂台赛”:每组派一名选手参加比赛,其余孩子当评委,依据讲述的支架要求给出相应的分数,符合一个要求得一分,总分最多者所在组获得冠军,其次亚军、季军,进行适当奖励。
胆小鬼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能根据歌词内容及蕴涵的情绪进行演唱。
2、在教师手势的提示下较准确地演唱衬词。
3、在演唱中感受歌曲的诙谐情趣,和“胆小鬼”的否定情感,培养幼儿勇敢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图谱、相关图片。
2、幼儿经验准备:见过三角衣架。
活动过程:
1、运用游戏帮助幼儿感受歌曲中的主要旋律与节奏。
2、幼儿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掌握歌词。
(1)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歌曲《胆小鬼》就是讲了关于东东的故事,我们一起听听歌里唱了什么?教师有表情地演唱。
提问:你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2)幼儿再次欣赏歌曲,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
◎歌里还唱了什么?(教师引导幼儿按歌曲节奏说唱)
◎ 《胆小鬼》歌中有些地方是一样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3、幼儿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单声部合作演唱歌曲。
(1)幼儿尝试与教师一起边看图片边完整演唱歌曲。
(2)教师将图片递减,幼儿尝试独立演唱歌曲。
(3)师示范演唱简单的衬词。
(4)用手势提示幼儿演唱衬词,教师唱歌词。
(5)教师演唱衬词,幼儿演唱歌词。
(6)分组演唱歌词和衬词。
4、谈话:不做胆小鬼,做个勇敢的好孩子。
你觉得冬冬是个怎样的小朋友?他半夜起来遇到的是妖怪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小朋友是不是胆小鬼呀?” “那我们小朋友要做个怎样的人呢?”
胆小鬼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胆小鬼》的诙谐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能根据歌词内容及蕴涵的情绪有表情地进行演唱。
3、学习歌曲,能较好地接唱歌曲中的衬词。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图谱、相关图片。
2、幼儿经验准备:见过三角衣架。
活动过程:
一、运用游戏帮助幼儿感受歌曲中的主要旋律与节奏。
二、幼儿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掌握歌词。
1、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你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2、幼儿再次欣赏歌曲,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
歌里还唱了什么?(教师引导幼儿按歌曲节奏说唱)你觉得冬冬是个怎样的小朋友?他半夜起来遇到的是妖怪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胆小鬼》这首歌曲和你原来听到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三、幼儿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幼儿运用两声部演唱歌曲。
1、幼儿尝试与教师一起边看图片边完整演唱歌曲。
2、教师与幼儿进行两声部演唱。
3、教师将图片递减,幼儿尝试独立演唱歌曲。
4、幼儿分组进行两声部合唱,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评价。
四、幼儿自由地边歌边舞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优点:
1、在今天的活动中,幼儿对活动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通过幼儿的回答和演唱时的表演也能看出幼儿体验到了歌曲诙谐的情感,达成了第一点目标。
2、第一环节以“打招呼”的形式进行练声,不仅将主旋律让幼儿提前练习,幼儿也有浓厚的兴趣。
3、图片的利用不仅简单、便于操作,也能很好地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活动中教师采取图片递减的方式,逐步让幼儿成为演唱的主体,这样既让幼儿感受到了挑战性也体现了活动的主体性。
不足:
这一活动对于才升入中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并且因为是借班教学,在每一次活动中幼儿出现的问题都不一样。在今天的活动中,教师并没有根据孩子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
1、音乐活动中提倡让幼儿乐唱、勤唱、敢唱、善唱,我想这些都与是否会唱有关。今天的活动中幼儿的情绪一直没有达到,这与一些幼儿没记牢歌词、不会唱有关,不会唱就不敢唱。而图片可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但教师将图片撤得太早。因此活动中当教师发现幼儿对歌词的记不牢的'时候可以采取图片重现的方式,进一步帮助幼儿记忆并巩固歌词。
2、今天的活动中幼儿未能明白衬词的意思,导致不能很好地进行分声部演唱,这时教师可请协教老师一起来进行示范,用示范代替烦琐的语言解释,从而更好地突破这个难点。
胆小鬼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应该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在幼儿园,我们很容易看到一些孩子,胆小、怕事,不敢挑战,害怕困难。而对于孩子的这些消极情绪,我们该如何解决来这个问题,让这些孩子能够勇敢接受挑战,敢于改变自己?依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这个绘本活动《胆小鬼威利》,让孩子从中学习胆小鬼威利是如何战胜困难和胆怯,变得自信、活泼、开朗,从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体验不再害怕、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怯懦鬼威利悲痛、想改变的心情。
2.学习威利是如何战胜胆小和懦弱,变得开朗而自信的。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绘本《胆小鬼威利》的PPT
活动过程:
一、介绍故事主人公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我们来看看他是谁。他叫威利,别人都叫他胆小鬼,你知道什么是胆小鬼吗?
师:你有胆小的时候吗?是什么呢?
二、讲述故事内容
(一)师:从封面来看,你觉得威利是一个胆小鬼吗?
1.幼儿:是(或者不是)。教师追问: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
2.师:到底胆小威利是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吧!
(二)模仿威利走路
1.让幼儿模仿威利骄慢走路的样子
2.师:你觉得威利这个样子走路好不好?教师追问:说说你的理由?
(三)出示系列图的最后一幅,让幼儿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1.师:威利很骄傲,威利为什么很骄傲?
2.师:我不是胆小鬼啦!为什么威利说他不是胆小鬼了?
3.师:我是英雄,威利为什么是英雄?
4.师:威利怎么了?
5.师:威利的身体虽然变很强壮了,但是,他还是那么善良,即便是别人撞到他,他还是会说什么?
活动延伸:
威利因为不喜欢别人叫他胆小鬼,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那我们再想一想,威利是怎么改变自己的?
幼儿:跑步、吃营养大餐、跳迪斯科、练拳击、举重。
师:可以,那我们也去户外一起跟着威利来锻炼锻炼我们的身体吧!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有很多孩子想说但是说不出来,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