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虫子的教案

2023-12-25

关于幼儿园虫子的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生长需要营养。

  2、激发幼儿尊重生命,并感受成长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苹果为虫子提供了生长的营养是合理的现象。

    教学准备:

  flash课件、磁带、图片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出示课件。

  2、讨论与分享提问:苹果被虫子吃了,它心里面怎么想呢?如果这个虫子不吃苹果那么它会怎样呢?如果这个苹果没有被吃掉,它会怎么样?如果被虫子吃了以后,种子落在地上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看课件)

  3、游戏:我们要长大。

  4、小结:各种各样的生物构成了我们美丽奇妙的大自然,这些生物每天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和我们一地长大。

关于幼儿园虫子的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夏天来到了,各种各样的小虫子经常出现在角角落落、树林、草丛里,这些地方也是孩子愿意去的地方,所以他们经常把发现的小虫子带回来,于是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关于小虫子的活动。

  活动一:寻找虫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探索虫子的家,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2、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

  3、引导幼儿了解虫子的居住地与其生活习性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归类。

  活动准备:

  1、记录纸、笔、

  2、透明的小瓶子、塑料带、篓空塑料筐、纸袋等。

  3、蔬菜叶、面包、飞虫、瓜皮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种植园、小花园寻找小虫子。对虫子的生活环境进行记录。

  二、引导幼儿讨论虫子的家在哪里?(你在哪里发现的虫子?)

  1、幼儿之间相互介绍自己发现和记录的虫子的家。

  2、集体讨论虫子的家在哪里?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总结:(蚯蚓生活在土壤里、蝴蝶生活在花丛中……)

  4、开阔幼儿思维,“除了今天发现的小虫子,你在哪里还见过虫子?”幼儿之间相互交流,个别幼儿讲给大家听。

  三、给虫子安新家

  1、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物品养虫子。

  2、选择食物放入虫子的新家里。

  3、鼓励幼儿进行细致观察并做好记录。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对自己饲养的小虫子进行细心观察,教师引导幼儿在观察中发现新的问题。一段时间后,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效果评析:

  此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充分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我把认识虫子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虫子的时候,有个孩子捉了一只蝈蝈,但是关于放在什么里面?怎么不让蝈蝈跑出来?小朋友怎么又看的清楚?的问题,孩子们争论起来,这时有个孩子提出用两个镂空塑料筐对着扣起来,这个方法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有个孩子还找来胶带把接口粘住。当发现孩子们能主动的解决一些问题时,我由衷的高兴,即便是我本来预设的效果没达到,但我欣慰这份意外的惊喜。

关于幼儿园虫子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虫子的家,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2、了解虫子的居住与其生活习性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

  3、愿意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在外面游戏的时候,肯定会发现很多小虫子,都见过哪些小虫子?(引导幼儿说出见过的虫子名称,生活在什么地方?),今天我们到幼儿的草丛中去找一找,看能找到哪些小虫子,把看到的小虫子记录在记录纸上。

  (二)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种植园等附近观察蚂蚁、蜗牛、蝴蝶、蚯蚓、蜻蜓等虫子的生活环境并进行记录。

  (三)引导幼儿讨论虫子的家。

  1、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发现和记录的虫子的家。

  2、集体讨论:虫子的家在哪里?

  3、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总结(如天牛生活在树上和花上。甲虫生活在树上,蜻蜓生活在水草多的山谷或池塘,小溪边,蝴蝶大多生活在田野和矮树上等等)

  (四)组织幼儿观看录象或挂图,补充介绍一些有关《虫子的家》的新经验(如:有趣的蚁穴、复杂的蜂窝等)

  (五)延伸活动:引导孩子根据自己喜欢的虫子,创编故事,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把寻找虫子家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散步时先让幼儿在草地里找虫子,他们找到了许多虫子,还有个孩子挖到了一条蚯蚓,他们就知道了蚯蚓的家在泥土里。我还请幼儿在家的周围找找小虫子,发现了更多的虫子。也因为这样,幼儿有了一定的经验,活动效果较好。

关于幼儿园虫子的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知道虫儿最喜欢在草地玩,从而产生爱护草地的情感

  学习爱护虫子和草地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怎样爱护虫子和草地

  难点:理解不良行为对虫子和草地的危害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带幼儿到草地玩耍,获得有关草地的感性经验

  物质准备:分别贴着红、黄、绿标志的透明瓶子三个,指偶6个(欢笑的、哭丧的蚯蚓、蚂蚁、西瓜虫各一)

  活动过程

  一、探索:虫儿最喜欢在草地玩

  1.组织幼儿讨论:小虫子最喜欢在哪里玩?

  2.实地观察:在哪里玩的小虫子最多。 (带领幼儿依次在走廊、塑胶地、草地上找小虫子。)

  3.师生一起围坐在草地上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得出结论:虫子最喜欢在草地玩。

  二、探索:虫子希望我们爱护草地

  1.指偶表演

  “呜——呜——呜——,是谁在哭呀?原来是小蚯蚓、小蚂蚁、西瓜虫。”

  ①出示指偶小蚯蚓。引导幼儿问小蚯蚓:小蚯蚓,你为什么哭啊?

  教师以小蚯蚓的口吻说: “我们喜欢在草丛里玩,可是有些小朋友喜欢拔草,草拔光了,火辣辣的太阳照下来,把我的朋友晒死了。我好伤心啊。我怕我也会被太阳晒干的。呜——呜——呜——。”

  ②出示指偶小蚂蚁。引导幼儿问小蚂蚁:小蚂蚁,你为什么哭啊?

  教师用小蚂蚁的口吻说:“我喜欢在草地上玩,有些小朋友把垃圾扔在草地上,挡住了我回家的路,我迷路了,天黑啦,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在外面过夜,好难过啊!”

  ③出示指偶西瓜虫,问西瓜虫为什么哭。

  教师用西瓜虫的口吻说: “呜——呜——,我很喜欢在草地里玩,可是有些小朋友在草地上乱蹦乱跳,万一重重地跳到我身上,我就会被踩扁、没命的,我好害怕啊!”

  2.组织幼儿讨论:怎么样才能使小动物不伤心呢?

  让幼儿告诉小动物: “小蚯蚓,我以后不拔草啦。” “小蚂蚁,我以后不把垃圾扔在草地上,我要放到垃圾筒里。”“西瓜虫,我以后不在草地上乱蹦乱跳,我轻轻走。”

  3.出示欢笑的指偶“蚯蚓、蚂蚁、西瓜虫”:谢谢你们。

  4.提问:你们自己做到了,如果看见其他人没有做到怎么办?

  活动结束:

  跟草地说“再见”,跟小虫子说“再见”。

关于幼儿园虫子的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提高幼儿对中国文字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口、头、手、脚、腿、臂都可以活动的木偶(纸偶也可,其它老师扮演更好)

  2、若干根长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幼儿熟悉的象形文字(山、水、田、石、木、禾、竹、口……)图片,让幼儿自由讨论后说出与其对应的中国汉字来导入课题

  2、师:中国的文字除了这些许多象形文字以外,有的还可以用我们的形体来表现呢。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一个木偶朋友,它就可以表演许多形体文字呢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木偶,让其表演“贝”字(低头、肩平、小臂下垂、双腿拉开)和“安”字(头仰、双臂平举、两手下垂、拍拍皮带表示有一横再双腿交叉成“女”)老师为其讲解

  2、根据讲解,让幼儿发挥想象用身体各部位来自主表演“巾”、(肩平、小臂下垂、一手腕勾起、头身腿脚成一直线)“于”、(拍头表有一横、双臂平举、头身腿成直线、一脚勾起)“平”、(两点可用耳朵代替)“员”(嘴张开)……字,老师巡回指导,对表演独特的幼儿给予鼓励。

  3、让幼儿想象自己认识的那些简单的字可以用形体来表演(“人”、“口”、“大”、“ “小”、“少”、“中”、“干”……)

  4、木偶借助一根长棍表演“天”字后引导幼儿自由自在地借助外物来表演更多的文字

  如:借助一两根棍表演“中”“才”“士”“土”“女”“米”“工”…….

  两人合伙表演“从”“坝”“林”“扛”…….

  三、结束部分

  游戏:1、看谁猜得对

  两人一组,一人用形体表演文字一人猜字

  2、 看谁做的快

  几人一组(自由结合),一人说字,其它人用形体表演。

关于幼儿园虫子的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对虫子特殊本领的关注。

  2、引导幼儿了解虫子的保护色、预测天气、再生的本领。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虫子特殊本领的资料,在饲养区中饲养断体的蚯蚓,观察蚯蚓的再生。

  2、进行表演游戏的材料若干。

  3、关于动物保护色的挂图。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故事《蚯蚓再生》,了解虫子再生的本领。

  1、故事结尾蚯蚓妈妈的话可先不讲,留下悬念,幼儿讨论、了解蚯蚓再生的特殊本领。

  2、看蚯蚓再生的录象资料,进一步了解蚯蚓再生的过程和原因。

  3、讨论其他虫子的再生:如壁虎等。

  二、幼儿讨论并向同伴介绍虫子的其他特殊本领如预报天气等。

  三、教师出示挂图,让幼儿寻找隐藏的虫子,发现虫子保护色的秘密。如:蝴蝶、蚱蜢等。

  活动延伸:

  幼儿分组表演游戏《侦察兵》,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工具和场景。如:树枝、树叶、皱纹纸、牛皮纸、颜料、绘画用具等。幼儿根据游戏情节的需要扮演侦察兵,进行自我伪装。

  效果评析:幼儿的好奇心很强,总喜欢问个为什么,正是这份好奇才使孩子的知识越来越丰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知识经验也会有一定的增长。作为教师应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做好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