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区教案集合 篇1
教育活动设计思路:
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庆祝生日、分享礼物,但在拆开礼物的包装时,大多会出现问题。于是,我们就设定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大胆尝试去打开各种包装,并感知盒子、罐子和袋子等不同包装物体的区别。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打开盒子、罐子和袋子,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
2.对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大盒子一个(内有罐子、袋子各一个;袋子里装有糖果等礼物)。
2.有盖的盒子、罐子和袋子若干个,里面装有各色礼物。
活动过程
一、猜礼物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波波熊家做客。(出示大盒子)这是给波波熊准备的礼物。猜猜看,里面装了什么?(可用多种方法:看、听、掂等)谁能帮我打开箱子看一看?(幼儿取出箱子里面的`罐子)这是“罐子”(可比较罐子和箱子在形状、材质上的不同)。罐子里面装了什么呢,谁能打开罐子子阿?(幼儿打开罐子)哦,里面还有个袋子啊!(可比较罐子和袋子的不同材质)谁再来打开袋子呢?(幼儿打开袋子)啊,里面是糖果。我们给波波熊准备的礼物是糖果。
二、找礼物
(一)(电话铃声响起)喂,是波波熊啊?你今天有急事要出去,不能等我们啦!你给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礼物,就藏在你家院子里,让小朋友自己去找是吗?好的,我们一起去波波熊家找礼物。
(音乐响起,幼儿找礼物;教师观察不同月龄幼儿活动情况。)
(二)你找到什么礼物啊?(个别引导幼儿用正确的词汇说出礼物的包装、形状和材质。)
(三)谁拿到了方方的盒子?我们一共找到几只方盒子?(教师和幼儿一起数数,下同)谁拿到了圆圆的罐子?我们一起数数有几只罐子?谁拿到了软软的袋子?有几只袋子?
(四)让我们打开礼物来看一看,波波熊为小朋友准备了哪些东西呢?
(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打开包装;重点观察幼儿打开包装的方法。)
(五)你是怎么打开罐子(盒子、袋子)的?
小结:用不同的方法打开不同的包装拧开盖子、掀开盖子、拉开拉链。
三、好吃的礼物
(一)波波熊把许多好吃的东西作为礼物送给了我们,我们就不客气了,一起来尝尝吧。
(幼儿自己动手撕开包装纸,品尝食物,教师给予个别帮助。)
(二)你们能说说是怎样打开包装纸的吗?
(引导幼儿用准确的词汇表述,如拇指和食指、紧紧捏、轻轻撕、好吃的食物就露出来了,等等。)
(三)波波熊回家啦!让我们一起谢谢波波熊,并邀请波波熊和我们一起做游戏。(音乐起)
活动反思:
首先,“波波熊的礼物”为幼儿提供了共同体验的机会。在集体活动中,他们可以关注同伴,模仿他人动作,学习特定情境中的对话等。活动中教师并不在意幼儿是否学会什么,更在意幼儿的动手探索和表达感受的能力,教师对幼儿提出统一要求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有机会与同伴一起去经历同样的事,而不是为了对幼儿强化只能这么做。其次,活动形式本身具有鲜明的游戏性。教师十分注重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和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感到轻松和愉快。再次,活动中整合了多方元素,如猜礼物时看、听、掂等多种感官的参与;找礼物时自然地让幼儿点数,增强幼儿对数的认识;选择悦耳音乐作为活动背景等。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集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的快和慢变化。
2培养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康康舞曲》《动物狂欢节——乌龟》节选。
2 PPT《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
3幼儿操作材料:小乐器、图画纸、画笔、餐具、生活用品。
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问好
1教师用不同方式向幼儿问好(声音有高低、快慢)。
2小乐器问好。感受节奏的不同变化。
3互动问题:请你猜一猜小乐器在说什么?
关注点:幼儿是否能够发现节奏的不同变化。
(二)神秘的客人
1放PPT情景引入:生日会上,来了两位特别的客人——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
2教师分别用快速和慢速的说话方式,请幼儿判断是急匆匆小姐还是慢吞吞先生。
3互动问题:请你猜一猜这是谁在说话?她(他)说话的速度是怎样的'?
4请幼儿用快和慢的方式向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问好。
互动问题:小朋友们向他们问好的时候。分别应当用什么样的速度更适合他们呢?
关注点:幼儿是否能够发现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不同。
(三)游戏:声音听辨
1欣赏乐曲,请幼儿判断哪一段是急匆匆小姐,哪一段是满吞吞先生。
2鼓励幼儿想象并模仿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不同动作,如吃饭、走路、刷牙等。
互动问题:请你想一想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做起事情来是什么样子的?
3再一次欣赏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听辨并模仿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各种动作。
关注点:幼儿的生活经验及模仿能力。
(四)游戏:动物小客人
1互动问题:生日会上还邀请了许多的小动物,听了这段音乐,请你想一想谁可能来参加生日会了?走(跑、跳)得快(慢)的小动物都有谁?
2引导幼儿分别模仿说出的小动物。
3幼儿听音乐辨别并模仿生日会上的动物客人。
关注点:幼儿的听辨能力及模仿能力。
(五)游戏:听一听,玩一玩
幼儿听音乐。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表现。
关注点:幼儿对音乐快慢的感受。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区投放动作快和动作慢的小动物空白卡片。请幼儿听音乐填色。
2、设计听辨反应游戏和选择其他乐曲,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不同音乐中快慢的变化。(陈晨)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集合 篇3
设计意图:
《滑稽的脚先生》是通过幼儿探索来学习脚尖脚跟走,并在游戏中了解韵律活动中队行变化的一节韵律活动。大一班的幼儿学一个新动作很快,可是新动作做的并不标准,总是不记得动作要领,平衡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我选用我们班幼儿较为熟悉《玩具兵进行曲》为歌曲的旋律,是为了降低难度,让幼儿能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增强体态韵律的表现能力,同时用脚的不同走路方式进行游戏,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的情绪、情感。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脚尖、脚跟走,复习踏步走和双脚并拢跳。
2、在游戏中能随音乐了解向圈内走、退回原位、在圈上走等队形变化。
3、体验和表现“脚先生”走路时的`滑稽和幽默,在表演中享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四幅图(踮脚走、脚跟走、左右踏步走、两脚并拢跳)
2、歌曲《滑稽的脚先生》(歌曲《玩具进行曲》改编)
3、垫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脚先生”,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脚先生”,我天天都和你们在一起。谁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样用脚先生走路的?在你的垫子上做给我们看看。
二、练习各种走路的动作。引导幼儿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做走路的动作。
师:“踮着脚走时身体稍微前一点,这样就不会东倒西歪了。你们会像他一样走路吗?”师:“先用脚尖踮着走,你们会像他一样吗?来,学学看。”除了这样走,还可以怎么走?踏步走时脚要抬的高高的,很神气。哦,这是双脚跳,双脚并拢还能跳跳跳
三、根据歌曲内容表现不同走路的动作。
1、看、听教师边指图边说《滑稽的脚先生》,了解脚先生走路的动作顺序。
“我这里还有一些图片,小朋友来看看图上是什么啊?”教师出示图片,和小朋友一起说说歌词。“那个能按照图上的顺序来学学脚先生呢?”“我们一起来帮助帮助他”“哟,他做的真好,我也想做了,你们想不想跟他学学啊”
2、教师和幼儿在自己的垫子上一起做2-3遍。
3、随音乐练习,基本掌握向圈内走、退回原位、在圈上走等队形变化。
(1)边听老师讲故事边用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秋天到了,滑稽的脚先生来到花园里,看见菊花美丽极了,于是踮着脚走进花园去看花(踮着脚向圈内走);
然后,他又在远处看花(翘着脚尖,用脚跟后退走);
接着,他又围着花园边走边看花(一二一二踏步走);
最后看着美丽的菊花开心地跳起来(转身面向圆心两脚并拢跳)。
提问:“我刚才做了那些动作?是怎么做的?”请一到两名幼儿做做
(2)随老师慢速演唱练习动作。
(3)随音乐准确地变换队形,并合拍做动作。
四、结束活动
听音乐边做动作边走出活动室。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集合 篇4
活动目标:
1、想象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鸡的情景。
2、能在缴窄的小路上行走。
活动准备:
1、等同幼儿人数的呼啦圈。
2、在场地上事先画好宽25厘米的小路。
3、在日常活动中用报纸撕成小虫当虫子。
活动过程:
一、小鸡想出来。
1、蛋壳是谁的家?还没有出生的小鸡在蛋壳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2、蛋壳中的小鸡长大了,蛋壳里住不下了,怎么办?它是怎么出来的?
二、小鸡出生。
1、请幼儿扮演在蛋壳(呼啦圈)里尚未孵出来的小鸡。
2、教师边描述情景,边带领幼儿表演小鸡出壳时候的'情形。
3、你们看清楚小鸡是怎样出生了吗?我们一起来表演。
三、小鸡吃虫。
1、有这么多的小鸡宝宝出生了,妈妈真高兴。妈妈带你们去草地上捉虫去啦!
2、“小鸡”一个一个跟着“妈妈”,走过场地上画好的小路,来到一片草地上,将食指并拢做嘴巴,啄起小虫,然后跟着妈妈沿着小路回家。
3、游戏结束,幼儿和教师共同收拾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