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

2023-11-14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 篇1

  【活动目标】

  1、 利用积木长、宽、高不同的高度搭建高楼,尝试用目测、比较等方法比出高矮。

  2、 体验造高楼的成功感,体验造高楼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积木(每位幼儿人手五块)。

  【活动流程】

  一、 三只小猪比高矮

  1、(出现下半身有遮挡的两只小猪,小猪有高矮区别,给矮个小猪垫上砖块,使它从正面看上去反而是高的。)

  提问:这两只小猪谁高谁矮?(引导幼儿说出红蝴蝶结的小猪矮,绿蝴蝶结的小猪高)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在比较高矮是可以用目测,用眼睛看的方法来发现高和矮。

  2、 小猪们不同意,去掉遮挡物

  提问:现在是哪只小猪高呢?为什么和刚才的不一样了呢?你们平时是怎么比高矮的?站在哪里比的?如果踩在砖头上跟你比你同意吗?(不公平)

  小结:比较高矮的时候,需要站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

  3、 取出第三只小猪

  提问:现在第三只小猪也到了,谁最高,谁最矮?请你帮它们从高到矮排排队。

  小结:高矮是通过比较才知道的,而且比的方法有很多种。

  二、 三只小猪造高楼

  1、 取材料和提要求

  2、 造高楼

  提醒幼儿用五块砖来盖房子,鼓励幼儿尽快盖好房子,节约时间。

  提问:为什么用同样的五块砖造的房子不一样高呢?

  用三块砖来探索不同的摆法:最高的,比较高的,最矮的。

  小结:原来砖块摆的不一样,高度也不一样,竖着摆最高,侧着摆比较高,躺着摆最矮。

  3、 比高矮

  提问:那栋楼最高?(现高矮不明显的楼房)问:怎么能比出它们的哪个最高?

  师用身体来帮忙,逐个比较,并用即时贴做标记。

  小结:高矮差距不明显是可以利用自然工具,来进行比高矮。

  三、 收拾学具

  师:交给你们一个重要的任务,请你们把刚才用的砖块齐齐的放到这里来,然后来找老师,下次我们再玩。

  【反思】:

  活动中采用了直观可操作的教具,符合幼儿思维特征,充分调动起了幼儿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整个活动设计很完整,通过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引发幼儿自主探索,得出结论。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三块砖如何摆放就可以是最高、不高不矮、最矮时,孩子们在不高不矮的摆放上遇到了困难,教师能随机应变,先让幼儿把最高的和最矮的摆放好,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摆放不高不矮时,孩子们显然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但在每次小结时,应语气放慢,重点强调。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 篇2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尝试随乐表演故事《三只小猪》的基本情节——盖房子,大灰狼来时的房子造型。

  2、通过多人合作尝试创编不同的房子造型且能根据不同房子的材质,对大灰狼的动作做出相应的反应。

  3、乐于挑战自己:在大灰狼来之前,房子不能动。

  活动准备:

  音乐、稻草,木头,砖头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活动

  师:三只小猪的故事听过没有?有几只小猪?盖了什么房子?

  二、师幼共同从故事情节中提炼动作。

  师:造房子要打地基,怎么打地基?

  师:打好地基还要去搬材料,怎么搬?

  三、用动作感知完整音乐。

  1、幼儿集体在座位上感知音乐。

  师:我们现在是猪小弟,来造砖头房子。

  2、幼儿集体在座位前感知音乐。

  师:看来砖头房子真的是很坚固,现在我们来造一个更高的砖头房子吧。

  幼儿轻轻起立。

  创编房子造型。

  4、幼儿散点感知音乐。

  (1)师:刚才我们是站在座位前面造房子的,现在我们一起找块空地来造一座房子,好不好?

  (2)一半砖头房子,一半木头房子。

  师:现在我们会造砖头房子了,那木头房子怎么盖?

  师:木头房子怎么倒?被大灰狼推到的才倒下来,没有推到的不倒。

  请部分幼儿示范。

  师:木头房子被大灰狼推倒以后,猪二哥逃到哪里去?

  (3)一半木头房子,一半草房子。

  师:现在我们砖头房子也会了,木头房子也会了,那草房子怎么盖?

  师:谁愿意来盖草房子?

  四、幼儿结伴游戏

  师:那我们一起来造房子,有稻草的,请你造草房子;有木头的,请你造木头房子;有砖头的,请你造砖头房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 篇3

  表演游戏《三只小猪》活动一: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知道砖房子最结实的道理。

  2、能大胆地回答问题,也能大胆地想象故事。

  3、积极参与小猪盖房子的活动,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三只小猪"视频、房子、猪、大灰狼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儿歌《小兔子盖房子》导入。

  提问:小兔子盖了一间怎样的房子?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房子?

  二、观看视频

  观看视频,提问:

  1、故事里有谁?他们用什么材料盖了一间怎样的房子?

  2、盖好房子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3、为什么大灰狼能摧毁大哥、二哥的房子?

  4、大灰狼有没有把砖房子吹到?后来他想了什么办法进入砖房子,结果怎样?

  通过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

  三、完整倾听老师讲述故事

  完整倾听老师讲述故事,提问:

  1、如果没有砖房子,三只小猪会怎么样?

  2、猪大哥、猪二哥经历了这次危险以后,他们会怎么做?你能想一个好办法来帮助他们保护自己吗?

  四、儿歌游戏

  帮助猪大哥、猪二哥一起盖房子。玩游戏"盖房子"

  活动二:活动目标:

  1、对表演《三只小猪》产生兴趣

  2、能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掌握角色对话。

  3、在游戏中明白做事不要图省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听过该故事

  2、物质准备:小黑猪,小花猪,小白猪,猪妈妈,灰狼头饰及动物卡片;教学挂图一份。

  指导要点:

  1、复习故事内容

  ①结合背景图及动物卡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②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

  师:故事里有只个动物?他们分别是谁?发生了什么事?什么叫草房子?

  砖房子是用什么做成的?大灰狼从烟囱里爬进去,老大老二为什么要怕?

  围绕重点讨论:大灰狼撞草房、木房和砖房的不同结果?为什么?(巩固词:坚固)(帮助幼儿理解草房没有木房结实,木房没有砖房结实);你们觉得哪间房子最好?你们最喜欢哪只小猪?为什么?

  2、教师帮助幼儿一起回忆对话

  教师旁白讲述,同时帮助幼幼儿练习对话内容

  3、情景表演

  教师扮演大灰狼和猪妈妈,让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扮演小黑猪,小白猪,小花猪。另外教师旁白讲述引导幼儿练习对话,大胆表演。

  4、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上台表演。

  5、结束活动,请幼儿回去回忆故事内容,为下次表演作准备。

  活动三:活动目标:

  1、能较为生动地表现大灰狼和三只小猪的形象特征。

  2、学会简单地评价自己或同伴的游戏情况。

  活动准备:

  三只小猪和大灰狼、猪妈妈的头饰,自制草房、木房、砖房等道具,事先布置好表演的场景。

  指导要点:

  一、请表现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故事《三只小猪》一遍。

  二、想一想、说一说:

  1、你最喜欢谁表演的角色?为什么?

  2、怎么样的语气、表情和动作使角色表演更形象逼真、生动有趣?

  3、集体联系大灰狼说话、大灰狼撞房子,小猪害怕、着急地逃命等片段。

  4、幼儿分组表演。

  5、评价:

  说一说自己或同伴的游戏情况。

  教师肯定个别幼儿教为生动地表现大灰狼和三只小猪鲜明星星特征。

  活动四:活动目标:

  1、充分利用各种材料装扮角色,注意相互协助。

  2、拓展故事情节,丰富表演内容。

  活动准备:

  三只小猪和大灰狼、猪妈妈的头饰,自制草房、木房、砖房等道具,事先布置好表演的场景:自制头巾、裙子、披风等道具。

  指导要点:

  1、请上次游戏过程中的个别幼儿分别示范表演猪妈妈、小猪和大灰狼。

  2、请一组幼儿示范利用各种材料装扮角色及相互协助情况。

  3、提出表演要求。

  (1)生动形象、夸张地表现不同角色性格特征。

  (2)用心装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注意相互帮忙。

  4、幼儿分组游戏。

  5、评价:

  学习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表演情况。

  6、抛出问题:

  怎么摆放道具更便于我们收拾?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粘贴的方法装修金色房子的屋顶、墙面等部位。

  2、能用折叠、填画等方法布置打扮屋子周围的景物,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房子模型三间、浆糊、稻草、木质纸张、砖型纸张贴面,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记号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回忆故事。

  提问;《三只小猪》中小猪们分别造了三间怎样的房子?

  二、分析不同的房子的构成,演绎不同房子的装扮。

  1、了解不同房子的构建特点与材料

  2、提问:

  (1)建造草房需要哪些材料?怎么装扮上去?

  (2)建造木头房子需要哪些材料?我们可以怎么来装扮?

  (3)砖房和其他两间房子有什么不同,真的用砖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替代?

  3、幼儿个别尝试演示给不同的房子进行装扮。

  师:这里有三间房子的空壳,请三只小猪选择不同的材料分别来装扮一下。

  三、幼儿集体参与装扮,体验制作装扮的乐趣。

  1、幼儿自选小黑、小花、小白猪不同角色,组建不同的工作小组参与不同的房子的建构装扮

  2、指导孩子粘贴砖房时横竖对整齐,把房子建牢固一些。

  3、提供盒子栏杆,鼓励一组孩子折剪树木、花卉等布置房子周围的景色。

  四、作品展示

  1、猜一猜,这是什么房子?你喜欢哪间房子,为什么?

  2、小组进行童话表演

  活动反思:

  作为特色内容之一的道具制作旨在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由于中班孩子的动手能力比较欠缺,虽然孩子也参与进行一些小制作和装扮活动,但是在童话表演过程中的大型道具往往更多是由老师包办替代的,本次活动让孩子尝试通过老师半成品的提供,自己也能制作一些美观可用的道具,在激发孩子参与装扮的同时,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装扮的乐趣,我觉得这样的尝试很受孩子的欢迎,但是由于童话道具制作所耗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而我们活动的时间又比较紧,而中班孩子在合作分配活动中反应的能力弱等因素都制约了道具制作速度的快慢。

  我觉得集体道具制作装扮的尝试应该是为孩子打开了一种思路,制作如果以小组进行,老师参与辅导或许更容易获得成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三只小猪》的故事内容,初步掌握故事情节。

  2、让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活动准备:

  《三只小猪》的动画片;故事图片;词汇字卡。

  活动重点:

  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活动难点:

  引导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活动过程:

  1、以音乐进场,组织小朋友观看多媒体电教。

  2、教师让小朋友坐好,并让小朋友欣赏《三只小猪》的故事。

  教师提问:小朋友看故事《三只小猪》时,看到了故事中都有谁?它们都做了什么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3、发散思维。

  (1)看故事时,故事中有那些动物?(三只小猪,呼呼、噜噜、嘟嘟……)三只小猪中怎么做的?做了那些房子?(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

  (2)做好房子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3)后来为什么草房子、木房子倒了,而砖房子没有倒?

  (4)最后大灰狼怎么样了?

  4、教师逐步出示《三只小猪》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逻辑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教师进行指导,分三个步骤进行:

  (1)教师根据故事情节,逐步出示图片。

  (2)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6、结合现实教育小朋友做勤快的人。

  7、教师: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嘟嘟是一个非常勤快的小猪,我们小朋友要向它学习,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做游戏,

  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勤快人的动作图片,在区域中展示,并学习,让幼儿学习做一个勤快人。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 篇6

  设计意图:

  离开爸爸妈妈,面对陌生的环境,初入园的孩子往往会无所适从。频繁的说教和安慰往往效果不大,而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只小猪上幼儿园》正是一个反映初入园孩子心理和行为的阅读材料,它容易引發孩子的共鸣,从而帮助孩子渡过入园难关。

  目标:

  1.学习有序地翻阅图书。

  2.学习跟别人打招呼,会使用礼貌用语“你早”“再见”。

  3.感受上幼儿园的快乐。

  准备:

  1.教师用大图书一本,幼儿用小图书每人一本。

  2.木偶:小猴、小狗、小猫。

  过程:

  一、运用木偶情境表演吸引幼儿的注意

  1.教师操作木偶小猴进行表演,引导幼儿与小猴互相问好。

  (1)小猴愉快地出场,和幼儿打招呼:“嗨,你好!我是快乐的小猴。”

  (2)引导幼儿和小猴打招呼:“小猴,你好!”

  (3)教师问小猴:“你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呀?”小猴高兴地说:“今天我上幼儿园了!”

  2.以同样的方式表演小狗、小猫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景。

  二、引导幼儿集体阅读,学习翻阅图书的方法

  1.出示大图书,引出故事。

  师(出示图书封面):三只可爱的小猪也来了,它们也要去上幼儿园。它们的表现怎么样呢?我们来猜一猜。

  2.师幼一起阅读故事。

  教师引导幼儿跟随教师的讲述,学习一页一页有序地阅读小图书。注意根据幼儿翻阅相应图页的情况适当调整讲述速度,并进行个别指导。

  三、引导幼儿讨论问题,了解故事情节

  师:三只小猪在家是怎么样的?

  师:他们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师:其他小猪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师:三只小猪在幼儿园喜欢干什么?

  师:他们后来愿意上幼儿园了吗?为什么?

  四、引导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巩固对故事内容的感受、理解

  1.幼儿自主阅读图书,教师指导。

  辅助提问:

  ●你认识这三只小猪了吗?他们各穿什么样的衣服?

  ●你能从他们的动作和表情中猜出他们的心情吗?

  2.交流、分享。

  师:三只小猪在幼儿园的动作和表情有什么变化?

  师: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3.学习三只小猪来园和离园时的礼貌用语。

  师:三只小猪都很有礼貌,他们去幼儿园是怎么和老师打招呼的?

  师:他们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和老师是怎么打招呼的?

  五、引导幼儿联系自身实际进行讨论。体验上幼儿园的快乐

  师:你喜欢上幼儿园吗?

  师:你喜欢在幼儿园做什么?师:幼儿园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和快乐的事情?

  师:如果你是小猪会怎样上幼儿园?

  延伸活动:

  1.在班内布置幼儿情绪表现栏,让幼儿用笑娃娃和哭娃娃的脸谱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

  2.利用来园、离园活动巩固幼儿对礼貌用语的学习。

  附:三只小猪上幼儿园

  牧场里开满了花朵,蜜蜂嗡嗡嗡地飞来飞去。

  就在这个时候,三只小猪——木木、花花和嗡嗡出生了。

  三只小猪每天在牧场里跑来跑去。调皮捣蛋。

  猪妈妈和猪爸爸商量道:“送孩子们到幼儿园去吧。怎么样?”猪爸爸说:“好的!”

  第二天,三只小猪跟着妈妈到小猪幼儿园去了。“哇!这么多小猪啊!”三只小猪吓了一跳。

  来,大家先来打个招呼:“老师早!”“小朋友早!”

  忽然,木木大声哭起来:“妈妈不见了!”于是,花花和嗡嗡也跟着哭叫:“妈妈……妈妈……”

  小朋友们开心地做体操去了,三只小猪却一直往牧场那边看。

  老师亲切地说:“来!我们一起赛跑,跑到那边摸一下白杨树后才能跑回来哦!看看谁能跑第一!”

  “我这里有空位呢。”“来,排我这里。”其他小猪帮助他们排好了队。

  “预备——跑!”真快!真快!三只小猪都跑得好快。

  放学了,妈妈来接三只小猪了。“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三只小猪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我们明天还来玩,我们喜欢上幼儿园了。”

  三只小猪一路赛跑回牧场去了。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 篇7

  大班教案

  三只小猪造房子

  活动目的:

  1、养成在活动中认真听,仔细看的习惯。

  2、通过看和听这则故事,能懂得其中蕴涵的道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

  今天我带来了《三只小猪》的故事,我们一看!

  2、完整播放《三只小猪》的多媒体课件

  请幼儿说说故事中讲了什么事情?

  老大(老二、老三)造了什么材料的房子啊?

  3、分段播放

  不同材料房子的特点是什么?谁的房子最坚固?

  4、再次完整地感受整个故事

  小猪的房子盖好了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样的道理?

  活动延伸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合作演绎这个故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 篇8

  “三只小猪”的表演游戏已经进入尾声,孩子们已能够按原有故事情节较自如地进行表演。但随着表演的熟练和不断深人,幼儿开始表现出兴趣减弱。那么,如何找准探究的方向,推动游戏的不断深入呢?

  “故事中的大灰狼每次都被开水烫死,总这样演没意思!”格格小朋友在游戏中的一句话给予了我启发。为了满足幼儿探究、自主游戏的欲望,围绕上次表演游戏中“大灰狼撞不开小花猪的砖房子怎么办”这一问题,我引导幼儿在大胆想象、合作创编的表演游戏过程中,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大胆交流,并学习运用所选择的材料表现故事情节。

  游戏目标

  1.积极参与《三只小猪》故事结尾的创编,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尝试与同伴合作构思,表演故事结尾。

  3.能运用所选择的材料表现故事情节。

  游戏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

  (1)幼儿:能够按原有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具有初步的记录能力。

  (2)教师:掌握幼儿现有的`表演水平。

  2.物质材料的准备。

  (1)表演游戏“三只小猪”所需的游戏材料:纸箱、“猪鼻子”“猪尾巴”头巾;其他可利用的各种废旧物品。

  (2)记录表(见表一);上一次表演游戏的照片、电脑、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从前往后一页一页翻阅图书的方法,初步理解画面的内容。

  2.幼儿能够仔细观察三只小猪的情绪变化,学说礼貌用语。

  3.通过活动幼儿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上幼儿园的经历。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图书一本、图书(人手一册)、指偶小猴、小狗、小猫各一份。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师:出示小猫指偶:“小朋友们好。”幼儿跟小猴打招呼。“我是快乐的小猴,我今天上幼儿园,很开心。”教师问为什么小猴很开心,幼儿回答。同样的方法出示小猫、小狗指偶。

  分析:教师以木偶情境表演的形式导入活动,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表演的内容紧扣阅读材料。教师从故事内容中选择适合新入园孩子学习的礼貌用语作为技能目标切合小班幼儿实际。

  2.引导幼儿阅读,掌握方法,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与幼儿一起看书,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画面内容,并设计一些过渡性的问句,让幼儿串联前后画面,从而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1)教师出示大图书,幼儿观察画面,说说自己看到什么。教师讲述故事,提问:三只小猪分别叫什么名字?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家里乖吗?

  (2)猪爸爸和猪妈妈商量了什么事?三只小猪又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接着往下看。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三只小猪来到了幼儿因怎样跟老师打招呼?请幼儿学说对话。(幼儿与教师分角色表演对话)

  (3)你们看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三只小猪站在旁边哭了,不和大家一起做操)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三只小猪看见妈妈不在哭了起来,这时老师想了个什么办法?三只小猪有没有和其他小猪一起参加比赛?

  (4)教师边指导幼儿阅读故事边提问:三只小猪在比赛中的表现怎样?大家休息的时候三只小猪还在干什么?

  (5)放学了,妈妈来接小猪了,小猪又对老师说了什么话?请幼儿学说对话。(幼儿与教师分角色表演)

  分析:情境表演结束后顺利过渡到活动重点环节,教师引导幼儿阅读时采用出示大图书的方法进行,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一并介绍了封面、内容和封底,并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示范了翻阅图书的方法,为幼儿自由阅读打下了基础。

  3.引导幼儿自由翻阅图书,仔细观察三只小猪的穿着打扮、动作表情等外部特征

  (1)三只小猪都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啊?

  (2)你能找找哪个是猪小妹,哪个是猪小弟呢?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幼儿讨论)

  (3)画面中有几只猪小弟和猪小妹呢,请数一数。

  4.师幼讲述故事

  师:三只小猪对老师有礼貌,又能和小朋友一起开心地游戏,真棒!我们拍拍手表扬一下他们,现在我们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好吗?

  指导幼儿用指偶分角色表演。

  5.联系幼儿生活

  (1)小朋友喜欢上幼儿园吗?

  (2)你们在幼儿园喜欢做什么?有什么快乐的事?

  6.结束活动

  师:三只小猪在幼儿园过得开开心心的,我们也像他们一样一起和同伴玩游戏去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受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通过创编搭建不同的房子的动作,进一步感受乐曲中跳跃、顿挫的节奏。

  3、主动参与创编游戏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4、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动参与创编游戏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难点:感受乐曲诙谐的情绪,感受乐曲中跳跃、顿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三只小猪》乐曲磁带、小猪头饰、小猪尾巴。

  2、各种小猪神态图片,贴有点子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供幼儿游戏时使用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自然进入活动室。

  二、欣赏音乐《三只小猪》

  三、观看情景表演:

  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进行表演,表现出小猪盖房子时的情形。

  四、幼儿尝试创编“盖房子”情景。

  五、表演游戏

  六、活动结束:

  小猪盖房子累了,我们休息吧。小猪伴着舒缓的音乐渐渐睡去。

  教学反思

  1、《三只小猪》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故事,《三只小猪》的音乐给孩子们展现的就是故事的情节。音乐节奏鲜明,诙谐有趣,十分符合孩子们的欣赏口味。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够情绪高涨的参与到活动中去。

  2、在盖房子的活动中,大家通过感受和游戏,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怕苦,怕累,更不能偷懒。

  3、教师在模仿小猪动作时,要把自己看成是一只小猪,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带动和感染孩子。

  4、音乐活动是以比较开放的活动形式出现,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表现,所以教师的应变能力很重要。要能跟的上孩子们的思路,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教师应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幼儿做出来的动作。

  ?小百科:猪是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家畜,古杂食类哺乳动物。分为家猪和野猪。现在一般认为猪是猪科的简称。猪依据品种的不同,体貌特征也各不相同。但通常以耳大,头长,鼻直,腰背窄为主要形体特征。毛发较粗硬,根据品种不同,分为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及花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 篇11

  活动设计背景

  小朋友最喜欢《三只小猪》的故事,这个故事,它生动有趣的故事的情节,笨拙可爱的'小猪令人捧腹,孩子最喜欢模仿小猪盖房子的动作,如果把这些创编到《三只小猪》乐曲中,孩子一定很感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受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通过创编搭建不同的房子的动作,进一步感受乐曲中跳跃、顿挫的节奏。

  3、主动参与创编游戏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动参与创编游戏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难点:感受乐曲诙谐的情绪,感受乐曲中跳跃、顿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三只小猪》乐曲磁带、小猪头饰、小猪尾巴。

  2、各种小猪神态图片,贴有点子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供幼儿游戏时使用。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自然进入活动室。

  二、欣赏音乐《三只小猪》

  三、观看情景表演:

  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进行表演,表现出小猪盖房子时的情形。

  四、幼儿尝试创编“盖房子”情景。

  五、表演游戏

  六、活动结束:

  小猪盖房子累了,我们休息吧。小猪伴着舒缓的音乐渐渐睡去。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 篇12

  设计意图

  对于幼儿来说,规则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如果单纯的教学是十分枯燥的。孩子没了兴趣,目标也很难达到。要让课堂变有趣生动吸引孩子,教师在上数学活动时应从教具、语言、情景创设到引导的方向来吸引孩子。《三只小猪》这个故事幼儿已经很熟悉了,对故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可以很好的把故事里的对白很好的讲述出来,我希望在这次活动中幼儿不仅仅是对百的熟悉,也可以融入故事中,来扮演的角色从中知道做事不要图省力这个生活道理,由此设计这次游戏。

  一、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三只小猪》的表演游戏,从中体验表演带来的快乐。

  2、鼓励幼儿能运用形象的语言、动作、表情大胆进行表演。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地合作游戏。

  二、活动准备

  1、猪妈妈、猪老大、猪老二、猪小弟、猪爸爸、大大狼的头饰若干各,和优秀奖章若干各。

  2、物资材料准备;

  一些足够幼儿使用的小的泡沫,若干放小的泡沫地的小篮子若干个、废旧的牛奶箱搭建成草房、木房、砖房等等。

  猪妈妈猪、老大大、猪老二、猪小弟、猪爸爸、大大狼的服装和道具。

  3、环境准备;装饰故事背景。

  三、活动过程

  一、以看表演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请个别幼儿表演《三只小猪》,教师提出看表演的要求:

  师:小朋友知道我们一会要玩什么游戏吗?你们喜欢玩表演游戏吗?

  师:在游戏之前,我先请小朋友来看精彩表演《三只小猪》,在看的时候老师我啊有两个要求:1、小观众要认真看他们的表情、动作2、认真的倾听角色的对话和语气,不打断、不影响别人,要做文明的小观众,你们可以做到吗?

  二、以讨论的方式,来回顾上次游戏的故事内容。

  师:刚才你看了表演你觉得怎么样?谁表演的好,好在哪里。

  师:大灰狼说话的语气和猪妈妈说话的语气一样吗?猪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说话语气又是什么样的?小猪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是害怕的表情,什么时候是高兴的表情。害怕时候是表情是什么样的?高兴的表情是怎样的?大灰狼的动作是怎么样?在做房子的时候有是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呢?

  师小结:一会小朋友表演的时候也要注意动作、表情、都要做出来,还要注意说话语气,这样你也会表演的很精彩的,也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小演员呢?

  三、提出游戏要求及场地的安排:

  (1)学会和同伴合作协商,遇到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表演完要交换道具。

  师:小朋友表演一遍完了要记住交换道具,要学会和别人商量合作表演。知道了吗?如果遇到困难先自己想办法,或者是和同伴商量一起解决。

  (2)鼓励幼儿注意动作、表情、语气的表现。

  师:在表演时,我们要把我们最美的动作,最漂亮的表情,最好听的语气都好好的展现出来,这样的话我们就是优秀的小演员了。所以我们要加油哦!

  (3)教师介绍表演场地的安排。

  师:小朋友仔细听,今天我们分五组,先是小组表演,在是两组或三组表演,在是表演最好的几组上来表演给其他的幼儿,

  师:好,现在请小朋友想想今天自己要表演什么,自己想去哪一组,想演什么的角色。想好的小朋友可以自由到那个地方去表演了。

  四、情景表演

  一、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引导幼儿用形象的语言、动作、表情进行表演。

  2、观察幼儿协商合作游戏的情况、场地布置的情况和收拾道具的情况。

  4、师幼互评,分享交流表演体验。

  1、制作表演评比表格。从动作、表情、语言三方面进行评比。

  师:先请第一组派一个代表来说,你觉得你们组上面三个哪个表演的是比较好?

  二、提出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并想办法解决。

  1、师:在游戏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如果没有解决,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一起来解决。

  2、师;小朋友在玩游戏中一定有很多开心的事情,谁来和小伙伴们一起说一说,一起分享一下下。

  3、现在我们来评比谁是优秀小演员和优秀小组,希望在下次的表演中可以继续保持和进步哦“

  活动延伸;

  回家时和爸爸妈妈家里的人一起参与《三只小猪》,这个游戏,从中感受温馨快乐的表演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 篇13

  游戏目标:

  1、积极参与表演,尝试与同伴构思想象新情节的表演,掌握各角色的对话及动作,合理运用道具进行表演。

  2、能发现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协商解决。并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演,听取别人对表演有帮助的建议,不断提高表演水平。

  3、在表演过程中,分工合作,完成角色任务,为观众提供周到的服务和细心的帮助。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游戏准备:

  自制草房、木房、砖房,鼓、自制头饰、衣服若干件。

  游戏过程

  1、分配角色、提出游戏要求

  师:今天小朋友插牌都选了什么角色?请你们先向大家介绍一下。

  提出问题,鼓励幼儿尝试解决。

  师:在上一次游戏中,有一个观众看了我们的表演给我们提了一个建议,说我们4只大灰狼在吹那个风的时候风很小,不太像很大很大的风。那你们觉得怎样才能像更大的风来了呢?需要什么道具?风可以做哪些动作?做风的小朋友什么时候上场什么时候下场?那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我们收集了一些东西等会试试能不能用得着。

  师:那等会团长在给大家开会的时候就可以商量一下这个风的问题,再给YY演出团的团员们提出一些要求。

  2、幼儿自由开会提出今天游戏规则和要求,并准备好道具、头饰。

  3、童话剧表演开始:

  1)团长宣布演出开始。

  2)表演。

  3)工作人员中场服务。

  4)结束表演,谢幕。

  4、师生共同点评今天游戏情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猪》 篇1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三只小猪》的故事内容,初步掌握故事情节。

  2、让幼儿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活动准备:

  《三只小猪》的动画片;故事图片;词汇字卡。

  重点难点:

  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引导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活动过程:

  1、以音乐进场,组织幼儿观看故事内容。

  2、教师让小朋友坐好,并让小朋友欣赏《三只小猪》的故事。

  小朋友看故事《三只小猪》时,看到了故事中都有谁?它们都做了什么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3、启发诱导

  (1)看故事时,故事中有那些动物?(三只小猪,呼呼、噜噜、嘟嘟……)三只小猪中怎么做的?做了那些房子?(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

  (2)做好房子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3)后来为什么草房子、木房子倒了,而砖房子没有倒?

  (4)最后大灰狼怎么样了?

  4、教师逐步出示《三只小猪》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逻辑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教师进行指导,分三个步骤进行:

  (1)教师根据故事情节,逐步出示图片。

  (2)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6、结合现实教育小朋友做勤快的人。

  7、教师小结: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嘟嘟是一个非常勤快的小猪,我们小朋友要向它学习,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做游戏。

  教学反思

  本活动结合了辅助教具课件深深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幼儿能大胆的说,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动静搭配合理,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发展。本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连贯性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