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舞蹈教案:我们来跳民族舞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在跳邀请舞时,邀请者与被邀请者互换位置跳舞。
2、培养幼儿热爱和尊敬解放军的情感。活动准备:歌曲。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山谷回音真好听》
2、《小鸟醒来了》
3、《挤奶》
4、《采茶》
二、复习歌曲,进一步熟悉乐曲节奏。
1、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
2、这首歌曲讲的是什么事情?献哈达的动作怎么做?
3、复习歌曲,要求幼儿唱准附点音符,并有表情地演唱。
4、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复习歌曲。
三、学习歌表演。
全班幼儿站在位置上。
前奏(乐曲的最后一句):邀请者右脚开始踢踏步前进(第一拍右、
左脚各跳动一次,第二次拍右脚脚跟伸向前方点地),同时两手从胸前经两侧摆起,右臂屈成弧开,手心向上(托掌)在臂侧平举手指翘起(顺风旗)。最后站在被邀请者前。
1- 2小节:邀请者右脚开始做弹簧肯四次,同时两手落下后从两侧下方向胸前渐渐托起(手心向上),做托哈达状。
3-4小节:继续做弹簧步,同时两手向左绕一小圈后摆向右上方(手心向上),眼睛看右手。
5-6小节:右脚开始原地做踢踏步两次,同时手臂动作同前奏动作。
7-8小节:右脚原地顿四次,同时左臂轮流向上甩袖四次。
9-10小节:邀请者与被邀请者右臂屈举肩上方,左手叉腰,用弹簧步互换位置。
11小节:右脚开始原地踢踏步一次,同时两臂动作同前奏动作。
12小节:两脚做踢踏步一次,同时上体前弯,两手从胸前向内翻掌后向两侧打开(手心向上),做献哈达状。
四、表演律动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演律动两遍。
2、全体幼儿表演律动。
3、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弓箭步和跪姿的挤奶动作。
4、幼儿表演律动《哈达献给解放军》。
5、个别幼儿上前表演律动。
幼儿园大班音乐舞蹈教案:我们来跳民族舞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藏族舞的风格,感受跳藏族舞的乐趣。
2.鼓励幼儿尝试以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
活动准备:
ppt课件、歌曲《小格桑》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片,导入课题。
教师:谁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遇到节日他们喜欢干什么?
二、欣赏歌曲《小格桑》,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歌曲《小格桑》。
2.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谁看过我们的解放军叔叔拿枪?
骑马应该怎么骑?谁来试试看!
“亚拉索”是什么意思?是一个语气词,“好啊”。
老师把我们刚刚说的这些动作编成了一个舞蹈,一起来看一看。(放磁带,教师舞蹈)
三、师幼互动,学习舞蹈。
1.教师:你们觉得那个动作比较难?
“亚拉索”的地方,步子比较烦。重点讲解“亚拉锁”部分的步子。
2.完整学习舞蹈
(1)教师带领幼儿从前奏开始逐句学习动作。
(2)教师启发幼儿在做握枪的动作时,要把自豪的情绪表现出来。
(3)跳“亚拉索”时,注意步伐。
(4)请跳得比较好的小朋友在前面领跳。
3.完整表演。
请幼儿分组表演,提示幼儿跳出舞的风格。
4.幼儿自由创编动作表演。
(1)教师:小朋友表演得都很棒,你们想不想自己编动作表演?请把你认为最优美的动作编到这个舞蹈里来,我们来试一试。(加入三步一撩等动作)
(2)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
幼儿园大班音乐舞蹈教案:我们来跳民族舞 篇3
活动目标:
1、看懂节奏图谱,并能根据图谱的提示打出节奏。
2、能看指挥协调一致地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小锣等打击乐器合奏欢快的乐曲《小看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学会舞蹈《小看戏》。
2、《小看戏》音乐,手绢花。
3、乐器:铃鼓、碰铃、园舞板、小锣等打击乐器。
4、乐器图片,“身体动作图谱”。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根据“身体动作图谱”,用打击乐器合奏乐曲《小看戏》。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共同舞蹈,熟悉乐曲旋律。 师:孩子们,听着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扭起来喽!(舞蹈《小看戏》)
2、幼儿在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创编身体动作图谱。 师:刚才我们跳的舞蹈叫什么名字?(小看戏)《小看戏》是一首东北民歌,乐曲活泼、欢快,我们刚才用舞蹈表现了这首乐曲的节奏,要是不用手绢花,你会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这首乐曲的节奏吗?
(1)教师引导幼儿在转动手绢花时,做拍肩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X X ︳X ︳。
(2)用拍腿、叉腰等动作表现节奏: ︳ ︳
(3)用拍手、跺脚的动作同时表现结尾节奏:X X ︳X X ︳
3、教师指导幼儿集体、分组练习“身体动作图谱”。
(1)教师带领幼儿做整节奏动作。
(2)将幼儿分成两部分,师指挥练习节奏动作。
4、教师引导幼儿探索打击乐器配乐方案。
(1)师出示乐器铃鼓、碰铃、园舞板、小锣等,幼儿说出乐器名称,师带幼儿巩固演奏方法。
(2)引导幼儿根据乐器发出的声音,为乐曲配乐。 {配器建议}:
拍手:铃鼓、碰铃、圆舞板(齐奏)。
拍肩:小锣。
拍手、跺脚:编制上的全部乐器。
5、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教师指挥幼儿进行乐器演奏。
6、交换乐器看教师指挥练习乐器演奏。
7、联系“六一”,师带幼儿去找园长老师审查节目,走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将节奏乐谱张贴于表演区,并投放大量乐器或自制乐器,供幼儿继续练习。
幼儿园大班音乐舞蹈教案:我们来跳民族舞 篇4
一、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彩纸表现的可能性,尝试“画”简单的舞谱。
2、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对合作表演产生兴趣。
3、体验飘逸和“舞”的愉悦。
二、材料及环境设计:
1、录有欢快本民族音乐的磁带一盘。
2、彩色皱纹纸、竹筷若干。
3、小脚图谱、小剪刀、胶布等。
4、为幼儿提供能自由活动的较宽松的空间。
三、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律动“会跳舞的小脚”
① 幼儿和教师一起自由地随音乐节奏跳出各种舞步。如:
走、走、跳跳跳;蹦蹦蹦、扭、扭等。
② 请个别幼儿表演刚才的舞步。
③再听音乐让自己的小脚跳起来。
(评析:这一环节,不仅调动了幼儿的情绪,使幼儿充满激情地进入了“舞者”的角色,而且两次随乐让自己的小脚动起来,使幼儿熟悉了本次活动所用的本民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为下一环节的活动打下基础。)
2、探索、发现活动
师:“除了我们的小脚会跳舞,还有什么也会跳舞?”
(小手、眼睛、头、花、手绢等,鼓励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演。)
① 出示彩色皱纹纸。
师;“它也会跳舞,试一试,怎样让它跳起来?”
幼儿讨论、尝试,同时播放音乐。
(评析:熟悉的音乐,增加了幼儿“舞”的兴致。)
② :“你们的彩纸都会跳舞,试一试,怎样让它跳得更美。”
幼儿再次尝试、探索。教师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想出各种办法把彩纸制作成更飘逸的彩带等。
③ 放音乐,每位幼儿一或两根彩带,尝试在空中挥舞可以
画出多少种图形。
师:“听着音乐,快让你的彩带跳起来吧。”
(评析:教师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幼儿探索发现和积极操作的环
境,使孩子通过自我尝试来解决问题,获得成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观察者、欣赏者。)
④请幼儿在实物投影仪上画出彩带在空中挥舞的图形。
a.教师示范:“我的彩带刚才是这样跳舞的,你的彩带是怎样跳舞的?”
b.幼儿画舞谱。
⑤集体边看舞谱边随音乐挥动彩带。
3、结伴创编
①彩带与脚配合跳舞
“你的彩带会和好朋友小脚一块跳舞吗?”
②幼儿自由组合,创编舞蹈
“找几个好朋友,一起用彩带编一个好看的舞蹈。”
(评析:教师把个体创造和群体的合作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
既尊重个体发展,又注重群体合作。使孩子学会分享合作的喜悦。)
4、展现欣赏
游戏“大舞台”。
(1)、幼儿到前面老师布置的舞台上,表演自由创编的舞蹈。
(2)、欣赏教师表演的手绢和扇舞,感受中国民族舞蹈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