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时分秒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我们赢了》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上的时、分,知道1时=60 分,并能够准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这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和观察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进一步增加学生探索、体验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会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已积累了一些认钟表的感性经验,这些都为学生学习钟面上的时、分,奠定了知识和技能基础。其次二年级的学生还正处于通过观察、感知、形成并逐步发展初步空间观念的时期,他们认识事物的特征也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而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观察钟面以及发现钟表的运作规律,建立时间概念,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重点:
1、认识钟面,知道1时=60分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难点:
认读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观看龟兔第二次赛跑情境,导出钟面知识
2、复习旧知,认读几时整,几时半
3、师:除了我们刚才观察的钟面时间,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形形色色的钟面,钟面里面还有很多的知识,那今天我们要继续来学习有关钟面的知识。
二、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一:认识大格和小格
师:同学们,钟面上除了有时针、分针、数字以外,还有些什么呢?
生:大格和小格,有格子
师:是的,钟面上还有这么多的东西,那现在我们来看看谁是小小观察家,不仅能认真独立的观察钟面,而且能把观察到结果的快速地填写在观察记录单上。
生:进行观察活动
师:看来啊,我们班级的小朋友都是小小观察家,那现在谁要来说说他观察的结果呢? 生:汇报结果。
师:奇怪了,明明是一样的钟表,为什么观察的结果却不一样?那到底是谁才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大屏幕的钟表,一起来数一数。
师小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探究二:认识时、分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时间每天都是滴答、滴答地前进着,那你们知道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计算时间的吗?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师:真棒,嗯,同学们,分针走1小格,就是经过1分。那你们知道分针要是走1大格,又是经过几分?
生:5分,一个大格里面有5小格,一个小格是1分,所以5个小格就是5分
师:说的真好。分针走一大格就是经过5分,那如果分针一圈,又是经过几分?
生:60分。因为走一圈有60个小格。所以是60分。
师小结:分针走1小格表示经过1分,走1大格表示经过5分,走1圈表示经过60分
师:那时针又是怎么计算时间了?
生:时针走一大格,是经过1时
师:嗯,真棒,我们时针走1大格,就是经过1时,如果走了5 大格就是经过5时,走了9大格就是经过9时。
师:那同学们,现在关于分针和分针怎么计算时间,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探究三:理解1时=60分
师:同学们,生活里的时针和分针并不是像我们刚才那样分开的,他们是在同一个钟面上同时转动的,那他们之间又有什么秘密了?接下来,请同学擦亮自己的大眼睛,仔细地观察有什么秘密了?
生:分针走了一圈,时针只有走一格
师小结:在同样的时间里,分针走一圈是60分,而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换句话说, 1时和60分是同样的时间,是相等的。
三、理解应用、巩固新知
1、基础练习(认读写时间)
A:游戏: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能快速的认读时间
2、提升练习
师:小明看到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也想来凑凑热闹,同学们欢迎吗?(欢迎)他带来了他的作息时间表。
小明的一天,用一句话来描述小明在什么时刻做什么事情。
教学反思:
“我们赢了”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对钟表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一、创设情境,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强调,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在本课教学中我创设了龟兔赛跑的情境,通过课件展示龟兔赛跑的画面,揭示今天的课题——钟面的认识,进而复习旧知,通过课件展示多种钟面时间,引出学生的困惑,从而展开本课的教学。
二、创设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体验感悟
教学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看一看”、“认一认”、“写一写”等操作活动,观察认识钟面,认识钟面大格和小格,为学生学习时针与分针如何计算时间做铺垫,其次通过动画演示时针走1大格,而分针正好走1圈,进而突破 “认识时分的关系”。最后。通过游戏来突破“准确读写时间”的重点。学生在操作中与游戏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在感悟中建立了时间的模型。
三、 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利用课堂生成作为教学资源
该班的孩子知识面广,有的孩子对本课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认识时分的关系”和“准确读写时间”这两个重点时,有的学生已经知道1时=60分,于是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对钟表的认识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此外有的同学已经会用电子钟的写法。所以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尝试自己书写时间,在进行讲解,促进学生的理解。
四、不足之处:
在本课教学中,在学生观察活动上浪费的时间较多,对于学生的课堂活动的组织掌握较差,导致课堂上时间不足,造成无法完成提升练习。其次对于学生在突破“1时=60分”重点,本人利用动画演示分针走1圈,而时针正好走1大格,由于课件演示时间太短,存在着部分学生没有认识清楚,学生较难真正理解1时=60分。
复习时分秒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
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素材准备时钟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
“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大家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课堂小结:
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板书设计: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2时=(120)分 修 改
课题时、分、秒的巩固练习课型练习
复习时分秒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简单的单位换算
2、会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 )秒 1时=( )分
二、新课
1、教学例1
森林里,动物们正举行运动会,现在是小动物门在举行赛跑,你们想知道谁得了第一吗?
学生看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乌龟跑了2小时, 小兔跑了1小时20分 小狗跑了180秒
你知道谁最快吗?
小组讨论后回答
学生集体讨论
2、教学例2
现在我们在来看,小朋友去游乐场 ,从下午2:50一直完到3:40,他们玩得可高兴了,他们玩了多久了,你会计算吗?
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
集体汇报
三、课堂活动
1题
第一节课8:45分上,9:25分下,用了多少分?
小名下午2时到校,4:20离开,在学校多少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