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野花》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2023-10-31

《采野花》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多种感官探究幼儿园的小野花的外形特征并用简短的语句描述。

  2、乐意参与活动,对探究感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花的图片、红花酢浆草。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我们幼儿园里有许多花,我们前段时间一直在研究花,你们还记得认识过哪些花吗?谁来说它的颜色、形状、气味?(请2—3名幼儿来说典型认识的花,如玉兰花、茶花、樱花)分别做简短的介绍。

  2、自主观察花

  (1)出示表格

  师:我们认识了那么多花,幼儿园里还有许多小野花,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种小野花。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我们接下来一起来研究下它的.花、茎、叶。

  (2)分组观察花

  ①师: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来观察这些花呢?

  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小手摸。

  ②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提供了放大镜、手电筒,(分二组自主观察:第一组放大镜第二组手电筒)。

  ③师:观察的时候提三点小要求:(1、结合这张表格上的花、茎、叶去探索观察。2、去观察花的时候要慢慢走,上下慢慢走,不推不挤,音乐停后回到位置。3、每个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去观察。)观察完的小朋友可以将自己看到的花画下来。

  3、集体分享交流

  (1)结合表格交流。师:刚才我们通过各种方法观察了花,你发现了花的什么?

  (2)幼儿边说,教师边协助做记录(提醒幼儿用完整的句子)。

  小结:知道了这片小野花有5片花瓣,它的茎细细长长,还知道了它的叶子是爱心形状。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幼儿讨论(问别的老师,查电脑等)。

  师:老师这里有个神奇的宝贝,它能把花照片拍下来后面,就能立马知道花的名字,不信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利用识花软件,知道花儿的名字)。

  师:原来这盆花的名字叫做红花酢浆草。

  4、结束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红花酢浆草,幼儿园还有很多我们不认识的小野花,我们分别找一位客人老师。让客人老师也协助我们一起用识花软件一起去找找那些不认识的小野花。

《采野花》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从诗歌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尽情游戏的快乐情感。

  2、仔细观察换面,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点:

  认读重点字词:灿烂、戴。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

  2、教师准备:大图书、录音带、大字卡、鲜花。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一束漂亮的鲜花: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漂亮吗?这是小朋友昨天到郊外去玩,采来送给我们的野花!你们喜欢吗?我们的这本书里,有一首诗就叫《采野花》,请小朋友们打开看一看,画面上都有些什么?

  (二)、自由阅读

  1、幼儿自由观察诗歌画面,猜测诗歌内容。可边看边与同伴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请幼儿用自己的话较连贯的讲出来。

  (三)、大图书阅读

  1、大图书阅读,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1)先整体的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仔细观察画面,小朋友在干什么?(菜花)采了多少花?(一大把)

  (2)请幼儿仔细观察花儿的各种颜色。引导幼儿学习“五颜六色”。这些颜色看起来很美!请小朋友用一个词来形容它,鼓励幼儿多想多说,教师出示“灿烂”的大字卡,幼儿学习认读“灿烂”一词。

  (3)小朋友用花干什么?花环编的怎样?

  小朋友们把花环怎么样了?戴在头上漂亮吗?

  2、教师:“刚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了这首诗歌的意思,现在就来听听诗歌里是怎么写的。”引导幼儿关注诗歌的`节奏。

  3、理解体会诗歌中大自然美好的意境和快乐的情感。

  交流讨论:诗歌里说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说我们变成春姑娘?大自然美吗?你喜欢大自然吗?学了这首诗歌后你的心情怎样?帮助幼儿体会诗歌中大自然美好的意境和诗歌蕴含的快乐情感。

  4、幼儿听录音,跟读诗歌一遍。

  (四)、朗诵诗歌

  1、再一次欣赏诗歌,引导幼儿边听边打节奏,发现诗歌的节奏特点。

  2、学习按照诗歌的节奏,边表演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五)、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整理、收拾物品。

  活动延伸:游戏:采野花。

  玩法:幼儿分组从贴满“花”的背景墙上“采”下自己最喜欢的两朵花,看看藏在里面的字卡念什么,大声念出来,并将采到的花分别放入装有“灿烂”、“戴”的字卡花篮里。

《采野花》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篇3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认识10个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从美入手,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花的美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词。

  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义。

  教法与学法

  教法:质疑、引导、点拨。

  学法:读议结合,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提问引入课文

  1、同学们见过野花吗?你见过的野花是什么样儿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短文两篇》中的《野花》。

  3、板书课题。

  二、 自读课文。

  1、 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把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情况。

  3、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三、读书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野花盛开的季节是在什么时候?

  (2)齐读课文。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文中所写的野花出现在哪里?这些花开得怎么样?

  (2)谁了解菊花?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野花有哪些颜色?

  (2)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会出现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3)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一段。

  4、开满野花的草地多美呀,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5、看到这么美丽的花,“我”的思想感情是怎么样的?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想一想:文中的小朋友说野花真心真意地开放花朵,给大地增添美丽,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当吗?

  四、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采野花》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篇4

  目标:

  1.学习自辩花色花形(一枝、一朵、一棵),有爱观察,不损坏花草的行动表现。

  2.能在园外行走,听信号分散和集中,有集体行动的意识。

  准备:

  教师事前选择合适的小区草地场景。

  过程:

  1.出示小野花的视频,引发幼儿散步寻找的愿望。

  2.找一个朋友拉手,知道两人不分离。排队行进,在行进中提示幼儿靠边走。

  3.在场景中以找花观察,辨认色、形为主要学习内容。

  请幼儿说说你所看到的花草的一些特点,大家一起说说好听的话。

  分散再次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时要仔细,提取幼儿的新发现。

  4.教师以场景语言向大地妈妈要一颗开花的小草,组织幼儿观察小草植株,“根、茎、叶、花、花蕾”,让幼儿知道它是野花,野花才可以借用。

  根:原来在这颗小草的最下面,像老爷爷的胡须一样的,我们一起摸摸看。

  茎:它是什么颜色的,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在什么地方。

  叶:数一数叶子有几片,和他打个招呼。

  花:这个一片一片的有个好听的名字的,叫“花瓣”我们一起说说看。

  花蕾:哟,还有小朋友发现了中间的小不点,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叫做“花蕾”,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么?

  教师顺应幼儿的发现顺序,可以随时调整;在讲述各种植株的'部位时,教师可以适当讲讲他们的功用及和小草小花的关系。

  5.让幼儿再观察,小草小花与泥土的关系,并了解根躲在泥土里,教师随幼儿的发现及时拍摄。(有意识地显示,一朵、一枝、一棵的特点即特写照片。)

  6.排队回教室,检查朋友是否在一起。

  7.生活活动后,利用视频自辩一朵、一棵,学习量词。最后把带回的一颗小草放在自然角上,供幼儿观察,感受生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