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锦

2023-09-22

有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锦 篇1

  设计思路:

  劳动节和劳动人民,对大班幼儿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由于大班幼儿受经验水平的局限,不可能了解太多的劳动者和劳动行为,所以,本活动将带领幼儿与劳动者对话,观察劳动者的辛劳以及送节日礼物给劳动者等,直观地激起他们对劳动者的尊敬和爱劳动的情感,使幼儿建立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3 给身边的劳动者送上节日的祝福。

  活动准备:

  1.幼儿动手制作的花环、穿花裙子的花姑娘卡片若干。

  2.活动前与菜场的部分工作人员、工厂的工人、商店的营业员联系好。

  活动与指导: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5月1日是什么节日?是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带领幼儿去菜场、工厂、商店慰问劳动中的人们,观察他们是如何劳动的?

  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幼儿与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进行交流,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劳动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

  (3)向劳动者送上节日的礼物。

  3、幼儿回园交流自己的感受,培养幼儿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有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锦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能用连贯的语言描述中国人的特点。

  2.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辨别能力。

  3.初步激发幼儿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家长配合和孩子一起照镜子,看看自己长什么样。

  2.一张图片(上面画有中国娃娃和外国娃娃)。

  3.课件:中国娃娃和美国娃娃所使用的语言

  4.大的中国地图一张。

  5.音乐《大中国》。

  活动过程:

  一、通过回忆在家里照镜子,看图片,让幼儿知道中国人的外貌特点。

  1.我们都是中国娃娃,昨天你们和妈妈在家一起照镜子了吗?发现自己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谁告诉教师,你长的什么样?(引导幼儿说出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2.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几张图片,看一看说一说哪些是中国娃娃,哪些是外国娃娃?

  3.小结: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绝大部分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二、看图品(内容为中西餐的餐具和中西主食),让幼儿知道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1.出示餐具图片。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两种不同的餐具。我们中国人使用哪种餐具?外国人使用哪种餐具?(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还有汤匙,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

  2.那我们再来看一看外国人和中国人吃的食物有什么不一样?你们发现了什么?(外国人的食物有面包或面包干就肉汁或浓汤,配些沙拉菜,还有吃大块的煎肉、整块鸡等。中国人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麦为主,各种面食,如馒头、面条、油条以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就讲求素食和荤菜的搭配,五味调和,口味精美。

  三、看图片,让幼儿知道中国的语言文字。

  1.小朋友看见了谁?(中国娃娃、美国娃娃)

  2.你们听到了什么?(那你们知道外国人和我们中国人说话一样吗?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外国人和中国人是怎么说话的。(中国娃娃讲汉语,美国娃娃讲英语,

  3.小结:我们中国人说的语言是汉语普通话,我们学的是汉字,也叫方块字。

  4.中国人和外国人说话的语言不一样,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相貌一样吗?

  谁来说一说我们中国人是什么样子的?与外国人相比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幼儿讨论后回答)(有的是黄头发的,有的是黑头发,有的是蓝眼睛;有的是灰眼睛;有的是白皮肤,有的是黄皮肤,有的是黑皮肤……)

  4.小结:我们中国人都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我们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观看中国地图,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激发幼儿的爱国热情与自豪感。

  1.小朋友看,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它像什么?

  2.请小朋友在地图上找一找,我们中国在什么地方?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中国的人或事物。

  五、放录像,激发幼儿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1.中国人非常了不起!下面我们将要请神舟九号的航天员叔叔和阿姨见面。

  他们是谁?(是我们中国的航天英雄刘洋阿姨、刘旺、景海鹏叔叔)他们是我们中国最了不起的人,他们为我们中国进入太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我们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你们为我们中国人骄傲吗?我们拍手为我们中国加油吧!

  2.(画面定格在歼15舰载机在航母辽宁舰上成功起降的画面上)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中国航母"辽宁"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歼15舰载机在航母辽宁舰上成功起降的一段录像,(放视频)你们看了之后觉得怎么样?(很高兴,为我们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也充分展现了中国海军装备的强大实力)

  3.出示钓鱼岛图片,师:你知道这是哪里?(钓鱼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中国人是怎么保卫钓鱼岛的?(播放PPT:这是中国海监船在钓鱼岛海域巡航,这是华人华侨在布鲁塞尔举行"保卫钓鱼岛"示威活动。我们的陆军也在加紧演习,为保卫钓鱼岛随时准备战斗。空军驾驶者战斗机每天在钓鱼岛附近巡航。教师:(这么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团结在一起,保卫我们中国的领土不受侵犯)。

  4.听歌曲《我是中国人》。

  看了这么多关于我们中国人的事,你觉得我们中国人们怎样?(很棒)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中国人》。我们也把这首歌送给这些对我们中国的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人,会唱的小朋友一起来跟着唱一唱这首《中国人》。

  延伸活动:

  家园共育:和孩子一起说一说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些伟大成就。

有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锦 篇3

  通过观察、了解蚕的外形特征,在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了解蚕的生长过程,知道蚕的用途。萌发幼儿爱护小动物、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意图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陈鹤琴先生所提出的“活教育”的活动,组织原则就是“根据幼儿的生活需要;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来开展活动。我顺应幼儿需求,取材于幼儿感兴趣的蚕宝宝,让幼儿通过观察蚕宝宝,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从而萌发幼儿爱护动物、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蚕的外形特征,在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了解蚕的生长过程,知道蚕的用途。

  3、萌发幼儿爱护小动物、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蚕的外形特征

  难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1、蚕的生长过程视频、蚕的生长过程PPT

  2、蚕、桑叶、字卡:蚕

  3、画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主题

  师:“有个姑娘真可爱,专把树叶当饭菜。辛勤吐丝献终身,织成丝绸做穿戴”。(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猜的非常对,谜底就是“蚕”(学习字卡:蚕)

  二、幼儿分组观察蚕,了解蚕的外形特征

  1、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蚕吗,它是长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今天杨老师也带来了许多的蚕宝宝,现在就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一起看看蚕宝宝是长什么样子的?(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刚才小朋友们都已经观察过蚕宝宝了,那我要请小朋友说一说,蚕长什么样子,用手摸起来是什么感觉的?它吃的是什么?(幼儿回答)

  三、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1、观看视频,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蚕的生长过程吗?现在请小朋友观看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蚕的生长过程吧,在看的过程中要思考两个问题: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蚕宝宝是由什么变成的?(幼儿观看视频)

  2、教师提问,请幼儿讨论并回答问题。

  (1)师:现在视频看完了,我要请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蚕宝宝生长分为几个阶段?蚕宝宝是由什么变成的?(蚕卵)(幼儿讨论)

  (2)蚕宝宝吃了很多桑叶,一天天地长大,它又有哪些变化?又变成什么样子?(幼儿回答)

  四、出示PPT,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看看小朋友说的对吗?(观看PPT)

  小结:蚕的一生要经过蚕卵、幼虫、蚕茧和娥四个阶段。刚孵出来的幼蚕,身体黑色很小,像蚂蚁,叫蚁蚕。蚁蚕吃了很多桑叶,慢慢地长大,经过四次蜕皮,身体一次比一次变白、变大。最后,蚕开始吐丝作茧,在茧里,蚕再蜕一次皮,变成蛾,然后咬破茧爬出来飞走了。

  五、简单了解蚕的用途

  师:蚕的用途特别多,那小朋友知道蚕可以用来干什么?(幼儿回答)

  师:蚕屎可做枕芯,还有药用价值;蚕茧能抽丝纺织成丝绸,可做面料和服装。还可以做成蚕丝被,冬暖夏凉盖起来特别舒服,蚕有好多好多的用途,所以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不能随便伤害它。

  六、活动延伸:绘画蚕宝宝

  师:今天我们认识蚕宝宝,也了解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了,那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可爱的蚕宝宝吧

  活动总结

  整个活动幼儿都能保持较高的注意力积极地参与,特别是观察蚕的外形特征时,幼儿更是兴奋,最大限度调动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中,丰富巩固了幼儿对蚕宝宝的知识,培养了幼儿对小动物的关爱之心,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有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锦 篇4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卡,初步了解卡的用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观察、区别卡的异同点,提高幼儿比较判断的能力。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的卡(散放在两张长桌上,可供幼儿自由参观)、做过汉字标记的卡(如:贵宾卡、门卡等,可以粘贴在黑板上)

  2.场景的图片展示板(医院、卡拉ok、小区高楼、飞机场、美容院)

  3、2人一只彩笔、一张记录表(一栏记录卡的相同点、一栏记录卡的不同点)

  三、活动过程

  一、我认识的卡--激发对卡的兴趣

  1、我们先来参观一下我们从家里带来的卡,和你的朋友说说你认识的卡?

  2、提问:

  (1)生活中的卡可真不少,哪一张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呢?(接送卡)

  (2)我们每天都有人来接送,那还要接送卡有什么用?

  (和幼儿共同回忆门卫伯伯检查接送卡的情景,知道接送卡对小朋友的重要性。)

  (3)怎么让别人知道你今天用过接受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验证机器上的绿灯是否亮了?一起数数亮灯的人数。

  (4)小结:是啊,有了接收卡,不认识的人就不能随便进来,还能知道今天一共来了几个人。

  接送卡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可别丢失哦。

  二、我喜欢的卡--了解卡的不同作用

  1、除了接送卡,生活中还有许多卡我们也经常在用。

  (出示做过汉字标记的各种卡)

  2、提问:

  (1)哪一张你也很喜欢的,为什么?

  (在幼儿讨论后,让大家知道有了打折卡,付的钱就比原来少。

  在和孩子的互动中,要鼓励幼儿大胆质疑、答疑。)

  (2)配对游戏:出示5个场景图片:医院、卡拉ok、小区高楼、飞机场、美容院,

  请把这5个地方可以用的卡找出来,放到图片中,看看找得对吗?

  (3)幼儿操作,说说理由。

  (4)小结:原来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卡:银行卡、交通卡、会员卡、就诊卡、手机充值卡、游戏卡……

  这些卡会带给我们方便、带给我们优惠、带给我们安全,还能节约我们的时间。

  三、观看视频--比较卡的异同

  1、提问:

  (1)图片上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卡?(银行卡)

  她到哪些地方用过这张银行卡,(百货、新华书店、华氏大药房、可的超市、银行自动取款机)

  (2)小结:原来有的卡除了在一个地方用,还可以在许多的地方使用,

  使用的地点越多说明这张卡的作用就越大。

  (3)录像里的老师是怎么用卡的?(在刷卡机上刷一下)

  所有的卡都是这样用的吗?

  (有的是插进机器里、有的是对着机器照一下用的、有的要输入密码。)

  (4)小结:原来卡使用的方法不都是一样的。

  2、提问:

  (1)找个朋友一起去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这些卡还有哪些是不一样的,又有哪些是相似的?用你能看懂的标记把你们找到的秘密记录在表上。

  (2)幼儿两两结伴组合,观察比较,尝试记录。

  (3)幼儿交流,老师将幼儿发现记录在大统计表上。

  四、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以实物进行活动,幼儿能直观感受卡的特点,并且幼儿能够根据卡的特点说出卡的名称,在分类中幼儿乐于参与,并能把卡按照功能分类,在自主设计卡的活动中幼儿也能发挥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功能的卡,体验了活动带来的乐趣。

有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锦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看录象、展示妈妈的作品,知道妈妈关心爱护自己,妈妈本领大。

  2、尝试用语言等多种方法,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爱自己的妈妈,并为自己的妈妈感到自豪。

  二、活动准备:

  1、录像(妈妈在家中为宝宝做的一系列事情)。

  2、收集妈妈的作品,如织的毛衣等

  3、联系妈妈来园参加活动。

  三、活动过程:

  一、布置“妈妈的作品展”,请幼儿一起来参观,引起兴趣。

  “你们看,这里放了些什么呀?”“你们知道这些都是谁的作品吗?”“妈妈的本领大不大呀?”

  二、组织幼儿谈论:我的妈妈真能干。

  “谁来夸夸你的妈妈,告诉大家你的妈妈的本领。”

  请幼儿用语言介绍自己的妈妈的姓名,让幼儿夸奖自己的妈妈,说说妈妈的本领,引发自豪感。

  三、幼儿看录像并听妈妈介绍,初步了解妈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

  “我们来看一看妈妈是怎样来关心我们小朋友的。”

  1、看完录像后提问:

  ①早晨妈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

  ②妈妈下班回来后,还要做些什么事?

  ③晚上妈妈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

  2、请个别幼儿的妈妈说说自己是怎样照顾孩子的让孩子感知妈妈的关爱和辛苦。“那现在我们欢迎妈妈来说说她是怎样来关心你们的?她为你们做了些什么事?”

  3、小结:妈妈们都很关心自己的孩子,除了努力工作以外,还要照顾你们,非常辛苦。

  四、尝试用多种方法表达对妈妈的爱。

  1、“妈妈这么关心我们,我们应该怎样来谢谢妈妈呢?”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例如:说说感谢的话;亲一亲妈妈;为妈妈做一些事;送给妈妈礼物等。

  2、实践活动:请幼儿将大红化送给自己的妈妈,并说上一句感谢的话。

  3、集体给妈妈送上一首歌曲《好妈妈》,表达爱妈妈的感情。

  “我们来唱一首歌给妈妈听吧。“

有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锦 篇6

  活动目标:

  1、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动手参与活动室的环境布置、

  2、能与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能用简单的符号或相对应的图标,合理地布置活动室的空间并在图纸上表现、

  4、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5、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识,能与其他幼儿共同游戏,乐意与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活动室环境的布置、

  2、每组一张图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1、讨论导入

  ——教师引出讨论的话题:小朋友,你们觉得我们活动室的各个区角的空间安排合理吗?

  这样的安排适合我们上课,游戏吗?这样的环境布局漂亮吗?为什么呢?

  ——幼儿自由讨论,老师听取幼儿的讨论意见、老师可补充引导:你们认为有哪些需要改动的地方?怎样才能使我们在活动室活动时更加方便?我们可以怎样改变它们的位置?有些不好的区角我们应该怎样做?还可以增加哪些你们喜欢的区角吗?

  2、尝试分组设计图纸、

  ——幼儿自由结伴,老师协助幼儿分组,将建议和意见比较相似的幼儿分在一个小组里、

  ——教师示范在平面图纸上表现各个区角的.设置或布局结构,将它们用简单的符号或相对应的图标画下来、

  ——幼儿尝试在平面图纸上表现各自的改进建议,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用简单的符号或相对应的图标(可以设计和老师不一样的),在平面图纸上表现各个区角的设置或布局结构、

  3、分享交流

  ——每组推选代表(小组长),介绍本小组的设计思想:我们这组是怎么改进的?和别的组有什么不同?

  ————师幼一起分析哪些建议和意见是值得采纳的

  4、师幼共同改变活动室环境布局

  ——教师提示语:我们可以采纳各组好的建议,在实践中体会一下改进后的设计是否合理、现在,我们就按照刚才确定的建议,大家一起来动动手吧!

  ——鼓励幼儿大胆与朋友合作,互帮互助,主动与小组成员一起完成共同的任务、

  ——教师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撞到自己或他人,搬放物品要轻拿轻放,搬动大的物件时可请朋友或老师帮忙、

  5、师幼共同欣赏自己布置的活动室,分享快乐的情绪体验、

  ——师幼一起欣赏大家共同布置的成果:大家一起来瞧瞧,我们的活动室现在这样的布局,是不是比原来的要好呢?你认为好在哪些地方呢?

  ——引导幼儿从整齐,有序,形象,明亮,宽敞等方面来说明、

  ——随音乐在新的环境中自由表演,歌唱,表达快乐的心情、

  活动建议与提示:

  1、该活动可作为半日活动进行、还可以以艺术活动——————创意想象画"设计我们的活动室"为主要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大胆用线条或符号画出自己喜欢的活动室的环境模样、

  2、在幼儿对空间维度有了一定的认知,想象后,可经常组织幼儿做做这方面的活动尝试,隔段时间就把活动室地区角结构布局更换一下,既调动幼儿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为集体出谋划策的主动性,培养幼儿主人翁意识;同时,又是对他们空间思维能力的一种训练,能发展其空间知觉、

  3、重点: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动手参与活动室的环境布置、难点:能用简单的符号或相对应的图标,合理地布置活动室的空间并在图纸上表现、

  4、鼓励幼儿在家也尝试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将家里的居室环境布局改变一下,共同讨论改变后的效果,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活动反思

  数学不是符号的游戏,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大班幼儿的活动与数学的联系更加密集,它常常出现在幼儿的身边,源于幼儿的生活。孩子们升入大班后,活动室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其中玩具的变化是最明显的。在本次《活动室的玩具多》的教学活动中正是通过孩子们的自主观察、集体讨论,采用自主记录、集中交流、小组讨论记录、作业等不同的方式,让幼儿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了解不同玩具的数量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效记录。

有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锦 篇7

  【活动目标】

  1.在生活中发现、理解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

  2.能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参与交流与表达。

  3.愿意用用心的情感和行动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活动准备】

  1.视频:《卖烧烤的小女孩》。

  2.社会各行各业人工作的图片。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情感体验。

  1.播放视频:《卖烧烤的小女孩》,引起情感共鸣。

  师:“这天,李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请你仔细的看一看,录像里说了什么事情。

  2.帮忙幼儿理解故事,融入卖烧烤的小女孩的精神世界。

  师:刚才的录像里说了什么事情呀?

  师:除了卖烧烤小雨欣还做一些什么事?

  师小结:小雨欣每一天放学后都要帮妈妈卖烧烤,回家后还要做很多的家务。

  师:小雨欣为什么要帮妈妈做那么多事呢?

  师:妈妈生病了找不到工作又不能干重活,为了照顾家人她每一天都要去卖烧烤。

  师:那你觉得小雨欣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师小结:是的,小雨欣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好孩子,她有一颗感恩的心,她每一天帮忙妈妈做那么多事,就是她在用自己小小的双手来感恩回报妈妈。

  师:虽然每一天都很辛苦,但是她还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来感恩回报妈妈。她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她还被评为了最美孝心少年。

  二、感恩父母、家人。了解家人对自己的养育之苦。

  师:小雨欣的妈妈一个人那么辛苦的照顾着家人,那你觉得你自己的妈妈辛苦吗?

  师:那你的妈妈每一天都忙些什么?

  师:妈妈平时是怎样来关心我们小朋友的?

  师小结:我们的妈妈把可爱的小朋友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又含辛茹苦把你们养育大,很辛苦很累的。妈妈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的爱,那你们爱妈妈吗?

  师:那我们就应怎样来谢谢妈妈呢你想对妈妈说句什么话?你想为妈妈做点什么事?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就应感恩我们的妈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能够给妈妈送一句祝福,还能够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妈妈减轻一点负担,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不让妈妈操心。就是对妈妈最好的感恩。

  师:在家里除了妈妈爱我们还有谁也爱着我们?他们是怎样爱我们的呢?

  师小结:我们的家人很爱我们,每一天都为我们做那么多事,我们就应如何感恩家人呢?

  师小结:此刻小朋友们都长大了,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时候还会帮忙家人做一些事,你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

  三、感受来自生活中的关爱,了解我们要感恩的人。

  1.师:在生活中除了自己的家人在关爱关我们,还有谁也一向在关爱着我们,帮忙着我们呢?

  2.感恩教师,了解教师每一天的辛苦工作,以及如何感恩教师。(图片:老师教孩子们学本领)

  师:咱们每一天来园到离园,都做些什么啊,老师都教些我们什么啊?

  教师小结:咱们在幼儿园的一天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咱们就应怎样来感谢教师呢?

  教师小结:其实呀,你们每一天都表现好了,在一日活动中健康的成长,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感谢啊!

  3.感恩伙伴,体验友情之乐(图片资料:两个小伙伴在一齐,其中一个把自己心爱的玩具给另一个玩)

  师:“你和你的小伙伴在一齐开心吗有哪些开心的事”

  4.感恩社会主要让幼儿了解各行各业的人都是十分有用的,我们就应感恩身边的人。

  师: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也值得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尊重他们。

  (1)出示农民锄地的图片,

  师:我们平时的食物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并要爱惜粮食。

  (2)请幼儿观看建筑工人盖房子的过程,懂得感恩建筑师

  (3)出示医生给病人看病的图片,让幼儿明白我们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是离不开医生的,我们就应感恩医生。

  5。进一步理解如何感恩,明白我们要从小讲礼貌、懂礼仪。

  师:“在我们身边有太多要感谢的人,感谢父母把我养大;感谢老师教给我本领;感谢小朋友带来的欢乐、帮忙;感谢农民伯伯种出的粮食……那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你想感谢他呢”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许多感恩的方法,能够向帮忙过自己的人说一声谢谢、回报妈妈一个吻、让爸爸省心、听老师的话、尊重别人的劳动。

  四、制作感恩卡片。

  师:我们就应常常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身边一切爱我们的人。这样生活会变得更快乐!更幸福!那我们一齐来制作一张感恩卡片送给你最想感恩的人吧!

  师:你在感恩卡上画了什么?你想把感恩卡片送给谁?

  师:我们一齐去把感恩卡片送给你最想感恩的人吧!

  活动延伸:

  请幼儿能够以唱歌的形式形式来表达自己感恩的心。

有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锦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将面临入学的变化——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差异,化解幼儿的顾虑,并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变化。

  2、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1、老师这几天心里很难过,你们知道为什么?

  那么老师想知道当你们马上要离开生活学习了三年的幼儿园时,你们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2、 幼儿交流

  3、 教师总结:每一个人的心情都是不一样的,有开心,有紧张,有担心,有的既高兴又有些害怕……..那今天我们这位小朋友他的心情和你们一样吗?

  二、感受歌曲,引导思考

  1、幼儿观看课件。

  2、提问:歌曲里的小男孩他是什么样的心情?他担心什么?

  3、你们有这种担心吗?除了这个之外,你还有什么担心的?

  4、幼儿相互交流

  5、师:原来我们小朋友对上小学还有那么多的担心,我倒有个好主意,有一句话说:人多力量大。老师就来和你们一块儿商量讨论一下,看看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这些担心消失。

  三、观看课件,交流讨论

  1、老师统计了一下,发现我们小朋友对这些事特别担心。

  2、演示课件

  3、幼儿讨论交流。

  4、通过刚才我们大家的努力,我们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那么你们现在的心情和刚才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5、那么我们进入小学以后还会遇到困难,或者发生让你担心的事,你会怎么办?

  6、教师总结。

  活动延伸:

  1、现在对上学不担心了吧,那么让我们一块儿高高兴兴被起小书包唱着歌去上学。

  2、幼儿演唱歌曲。

  课后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以角色形象的口吻将小学与幼儿园的具体差异表达出来,更要引导幼儿去感受角色形象的心态变化:担心——不担心。也就是,因为将面临“变化”而担忧,有因为“不变化”(熟悉而亲切的人际环境,熟悉的好朋友,“笑眯眯”的老师)而放心,进而主动劝慰家长“别担心”。请楚地认识,了解将面对的“变化”观察,体验“榜样”(角色形象)应对“变化”的心态历程,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如何面对这一变化的应对策略————认识“变化”的是什么,“不变化”的是什么,去除茫然失措的焦虑。活动中幼儿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帮助归纳,有的'问题在活动中根据幼儿已有经验达成共识后当场解决,而有的问题是幼儿没有经验的,教师则引导幼儿在下一个教学活动中参观小学的时候注意观察,寻求答案。

  本次活动,教师适时适宜地为幼儿创设环境,给幼儿大胆表诉自己内心的相法的机会,为他们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帮助他们化解仍然担心的问题,最终以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进入小学。

有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锦 篇9

  一、设计意图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们工作的主要任务。“5.12”四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许多伤痛的同时,也使我们意识到,让孩子掌握一些必备的自救技能,可以减少灾难来临后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用现场地震演习使幼儿掌握的一些自救技能得以锻炼和运用,当灾难真正来临时,有助于幼儿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地震带来的后果,知道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

  2.发生地震时幼儿不慌乱,并能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激发幼儿对受难人们的同情、关爱和帮助之情。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地震后的自救展板。

  3.动画课件。

  四、活动过程:

  1.观看录像,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

  T: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录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T:你看到了什么?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灾害?

  T:地球上每天都有地震发生,有时这儿有,有时那儿有,当地震来临时,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可以保住我们的生命呢?

  2.地震发生时的紧急避护

  T:刚才,我在下面听到许多好办法,如果我们的城市发生地震,你会怎么做呢?点击:看看我们的城市,有哪些地方?(小区、公园、超市)。

  1)看动画 (家庭场景)

  T:地震发生时,小朋友正在家里,请你帮他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幼儿指出一个地方,如:床下,电脑自动出现答案如:“√”。

  教师小结。

  2)看动画 (公园场景)

  T:小朋友公园里玩,突然发生了地震,你会怎么办呢?

  答对后,画面出现安全脱险,答错时,画面出现相应的后果,如:被汽车撞倒等。

  3)看动画(超市场景)

  T:在超市买东西时,发生地震了,他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幼儿看动画。

  T:你们认为谁做得对?谁的方法是错的?

  电脑验证,教师小结。

  3.地震发生后的自救

  1)出示相关展板,幼儿参观讨论,说说哪些方法是对的哪些方法是错的?为什么?

  2)你们有没有其他好的方法了?

  3)教师小结。

  4.地震演习。

  T:如果现在发生地震你会怎么做?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当听到警报响时,你们就赶快想办法躲到安全的地方。

  T:警报解除了,孩子们赶紧出来排队,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提醒幼儿抱着头)

  注: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有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锦 篇10

  【教材分析】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看问题、想事情往往是以自己为中心,还不能顾及别人的感受,客观评价他人的水平还不高。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在评价别人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不足,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往往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指出的都是别人的缺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注重发展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形成对他人正确、积极地评价,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可见,培养孩子发现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是尤为重要的。

  《嗨,你真棒》是一个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活动,从中学会尊重别人、赞美别人,以体验为主,通过说一说、找一找、送一送的活动过程,引导孩子去观察和寻找周围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提高孩子认识他人的水平和能力,并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活动目标】

  1、发现与欣赏同伴的优点与长处,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并会赞美别人。

  2、感受赞美别人与被别人赞美的愉悦情感。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视频。

  2、人手一张点赞卡。

  3、点赞展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理解大拇指的含义,交流感受。

  1、了解大拇指代表的含义。

  出示"大拇指",提问:这是什么?大拇指表示什么意思?

  2、交流自己的相关经验。

  提问:你得到过大拇指吗?什么原因得到的?你的心里什么感觉?

  你夸奖过别人吗?为什么夸奖他、她呢?夸奖别人时你的心情怎样?

  小结:你们能发现别人的优点,你真棒!

  二、发现欣赏他人优点,尝试用适当的方式赞美别人。

  观看视频一,集体找优点,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

  观看视频二,讨论交流,发现他人的优点,会用恰当的语言赞美他人。

  夸一夸:他有什么优点?

  小结:你们善于观察,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长处。你真棒!

  三、赠送点赞卡,在互赠中感受愉悦

  1、说一说,发现同伴的优点。

  提问:你的同伴有哪些优点呢?

  2、画一画"点赞卡",赞美同伴。

  3、送一送"点赞卡",分享快乐。

  猜一猜:画出了好朋友的什么优点?

  夸一夸:互赠点赞卡,感受幸福。

  四、传递点赞卡,感受赞美。

  把点赞卡送给更多的人,赞美别人,快乐自己。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是我这个学期当中带的比较满意的活动之一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弄清楚绘本教学与一般语言活动的区别,没有突出绘本教学的重点,没有让孩子很仔细地去观察图片,并让孩子能从中发现什么。中间有一个环节是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并和自己的好朋友打招呼,但是我发现很多幼儿只掌握了招手这个打招呼的方式,幼儿对于其他各种的打招呼方式不能很好地掌握,我觉得在我讲绘本的时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也缺乏让孩子试一试的机会去切身体验,所以导致活动的效果没有很好的出来,但是整个活动下来还是比较顺畅的。

有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锦 篇11

  活动目的:

  1、对广告产生兴趣,喜欢设计和说广告。

  2、了解广告的'基本知识及作用。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录有广告的录音

  幼儿事先收集各种广告词

  实物:糖果、牙刷、大班标牌

  活动过程:

  1、听一段常见广告的录音,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刚才听到什么?我们在哪儿见过?

  2、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所知道的广告。

  (1)除了刚才的那些广告,你会说哪些广告?(请幼儿学学电视上的广告词)

  (2)你们知道广告有什么作用吗?为什么要做广告?(幼儿讨论)

  (3)师小结:广告的作用就是宣传自己,让大家都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都来购买、消费。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公益广告。

  (1)有一种广告不知小朋友熟不熟悉,其中有句广告词是“公德比赛,今天正式开始!”

  (2)这种广告教育我们什么?

  (3)像这样有教育意义的广告还有哪些?

  (4)师小结:这种对大家有教育意义的广告叫公益广告。

  4、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广告。

  (1)除了电视上我们能看到广告以外,我们还有什么地方看到广告?(幼儿讨论)

  (2)师小结:报纸、杂志、广告牌、汽车、雨伞、雨衣、传单、T恤、餐巾纸等等很多地方都有广告,广告时时刻刻存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5、设计广告、说说广告。

  (1)出示糖果、牙刷等,让幼儿通过讨论自由选择形式、语言为它们设计广告词。

  (2)为我们“大四班”也来编一段广告词。

  教学反思

  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商品或公益事业的常见形式,在我们周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有的广告,学生甚至耳熟能详。围绕“广告”练习说话,学生具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必然有话可说。纵观整堂课,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尝试了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尝试了设计公益广告,并进行了演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似乎得到了培养。一堂课下来,却感觉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并未体现出口语交际的功能,也或许是这份教案更多的只能进行口语训练,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本堂课上无法有效的实现。因此,课堂中学生仅仅停留在回答问题、口头作文上,这仅仅培养了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而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中的交际能力、应对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确实值得思考。只有找准口语交际的立足点,把握好脉搏,以提升学生的交际应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抓手,才能提高口语交际的课堂实效性。

有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锦 篇12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最有特点的动物,并喜欢探索动物之最。

  2、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探索动物的奥秘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收集各种动物的图片,并了解它们的本领和特征。

  2、制作几种有特点的动物头饰或动物卡片,如长颈鹿、大象、猎豹、鸵鸟等。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分享搜集的动物资料。

  2、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动物图片展示出来,互相欣赏,并相互交流幼儿了解的相关知识。

  3、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多种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及本领。

  4、组织幼儿给动物分类。

  5教师出示动物的卡片,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本领进行分类,如按会飞、会游、会跑、会跳的标准进行分类。

  6、组织幼儿讨论动物之最。|

  7、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动物之最。

  8、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

  如谁跑得最快?谁游得最快?谁跳得最远?谁跳得最高?谁飞行得速度最快?谁长得最大?谁长得最小?谁最长寿?谁的命最短?谁最勤劳?谁最懒惰?谁最聪明?谁最不怕冷?谁的个子最高?

  游戏活动“动物之最"

  幼儿自选动物之最中的动物头饰(或卡片)来扮演该动物。教师播放音乐,动物们随着音乐做相应的动作。音乐声停止,教师可提问:“谁的力气大?”扮演大象的幼儿就要举起手说:“我是大象,力气最大!”回答正确。

  音乐再起,大家继续游戏。回答错误,小朋友要给予纠正后再继续进行游戏活动。音乐一停,教师就要提出一个问题,巩固幼儿对动物之最的进一步认识。

  活动延伸

  1、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说说该动物的名字及其特殊的本领。

  2、日常活动渗透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指导幼儿注意观察,了解动物之最。还可以其他方式进行分类:如:家禽,家畜,野生等。

  动物之最参考资料

  1、动物中最大的陆地动物是非洲象,象高3米,体重超过6顿,相当于100个成年人的体重之和。

  2、最大的水中动物是蓝鲸,它的身长达30米,近200顿重,相当于3000个成年人的体重总和。

  3、最小的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如变形虫,它太小了,我们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它,只有借助显微铣才能看到。

  4、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它有6米高,相当于两层楼的高度。

  5、短跑最快的是猎豹,时速可达110公里,比小汽车跑得还快。

  6、游泳最快的是旗鱼,它的最快时速是108公里,相当于每秒30米。

  7、跳得最远的动物是白尾鹿黑馨羚羊,它们能一跃跳过12.5米远。

  8、跳高的顶尖高手是跳蚤,它们的体长只有0.2厘米,但却能跳到9厘米高。如以跳蚤的跳跃换算成人类的跳跃比例,那么人类应该要跳到90米高。

  9、雨燕是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它的飞行时速达350公里。

  10、最大的鸟是鸵鸟,它的身高2.75米,体重达75公斤。

  11、最小的鸟是蜂鸟,体长不到2厘米,体重只有l克。

  12最勤劳的动物是蜜蜂,它小的时候在蜂房里帮助做各种事情,如打扫和建造蜂房等,长大以后白天去采花蜜,晚上回来把采回的花蜜酿成蜂蜜。

  13、最懒的动物叫树獺,它经常连续几天倒挂在树枝上一动也不动。

  14、最长寿的动物是乌龟,可以活一百多年。

  15、最短命的动物是蜉蝣,早上出生,晚上就老死了。

  16、最聪明的动物是海豚,它有一个发达的大脑,能用自己的“语言”与同伴联络。

  17、最不怕寒冷的动物是北极熊,它们能在零下110度的环境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