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案汇编

2023-09-01

幼儿园科学教案汇编 篇1

  教学要求:

  ⒈让幼儿在摆弄积木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力的传递现象。

  ⒉在操作过程中寻找积木间合适的距离以及学习一些简单的测量方法。

  ⒊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探索科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准备:

  每人一篮积木,图形若干,演示积木若干。

  教学过程:

  ㈠玩积木,发现新玩法

  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积木,你们想不想玩?

  ⒉好,马上满足你们的要求,玩的时候看谁最动脑筋,玩出新花样,玩得最开心。

  ⒊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发现新玩法。

  ⒋现在,老师请几位小朋友介绍一下他们的玩法。

  ⒌三位幼儿上台演示,他们的玩法。

  ⒍你们觉得谁的玩法最开心?为什么?

  ⒎你们想不想玩?快,大家试一试。

  ㈡幼儿玩新办法——击积木

  教师观察找出一种玩法的三种现象。

  ⒈现在,老师请三位幼儿上来玩给大家看一看。

  ⒉为什么距离大了不行?小了不行?那么怎样就行了?请小友再研究研究,再试一试。

  ⒊幼儿用测量工具,发现原因。

  教师小结一种玩法三种现象的原因。

  ⒋刚才,小朋友在玩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小朋友把积木排成他图形,他用手碰第一块积木,后面的积木也会一块一块倒下去。现在,老师让小朋友来排不同图形,比一比哪组最动脑筋,积木不够的可以合作。

  ㈢排不同图形,发现不同现象。

  ⒈展示不同图形。

  ⒉为什么不同图形用手碰第一块积木会有不同现象呢?我们下一次来研究。

幼儿园科学教案汇编 篇2

  设计理念:

  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水,这是公认的事实。无论是水龙头里的水,还是盆里的水,只要孩子抓住了机会,他就会有足够的乐趣,直到他淋湿了,乐在其中。水看得见摸得着,抓不住。这是一个神秘而不寻常的玩具。因为是水给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所以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水。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在一段时间内深入全面地探索水的一些特性。最近我们推出了“趣水”主题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水随处可见。和孩子讨论“你在哪里看到水?”当他们说水龙头里有水时;河里有水;有些孩子说雨里有水。说到下雨,我和孩子回忆起前段时间的大雨。几个孩子穿着雨衣打着伞去幼儿园,还是被淋湿了。因为这个亲身经历,我设计了“大伞小伞”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感受雨声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互助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讲座中,我了解了小松鼠和狮子的不同表情特征,了解了雨伞副刊的剧情。

  2.试着用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表达自己。

  3.激发孩子互帮互助的感情。

  活动过程:

  激发兴趣-理解感知-完整欣赏

  首先,激发兴趣:

  1.哑谜:一个大三角形,两根铁棒和一个架子。(雨伞)

  问:伞有什么用?

  2.展示一大一小两把雨伞的幻灯片。问:有什么区别?

  关于伞的故事。

  二、理解感知:

  1.连续看4张幻灯片,看讲的是什么?要求幼儿把看到的东西记在心里。

  告诉孩子们他们看到了什么。

  要求孩子认真听别人说过的话,没有说的话可以补充。

  给我看那本大书,让个别孩子翻到《松鼠在雨中行走》这一页。

  一页一页地读一本书,说出你所看到的。(观察小松鼠的表情变化;当狮子出来时,让孩子们演示狮子对松鼠说了什么。)

  2.看第5页和第6页的幻灯片。

  问:他们上幼儿园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引导小朋友认识树枝,它把狮子的伞戳了一个洞。)

  大伞戳个洞会怎么样?(最近下雨)

  问: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会怎么样?

  3.看第7页和第8页的幻灯片。

  问:当你看到他们时,你会想到什么?

  把小伞放进大伞的洞里,然后打开。

  3.看第9页。

  幼儿园时小松鼠对大狮子说了什么?

  三:充分欣赏故事

  可以让孩子和老师一起讲故事,看图。

  四:讨论:你在幼儿园帮助过别人吗?

  各环节渗透:

  1.利用饭前的时间,让孩子学习下雨天:下雨了,下雨了,穿雨鞋撑着伞,孩子们愉快的散步。

  2.在音乐活动中唱“雨歌”。

  3.下雨天,孩子们带雨伞、雨衣、雨靴等。出去走走。

  4.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画小花伞;指导幼儿阅读大书《大伞小伞》,在语言区表演故事。

幼儿园科学教案汇编 篇3

  1、会察看物体细节,依据局部特点推断整体。

  2、领会放大镜下自然物体被放大的巧妙感觉。

  幼儿用书《小镜头大世界》、放大镜若干、活动前率领幼儿采集一些落叶

  1、教师率领幼儿认识放大镜的作用。

  将幼儿分红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个放大镜和若干片树叶,请幼儿用放大镜看一看,并描绘从放大镜里看到的树叶的样子。

  ——知道这是什么吗?

  ——它叫放大镜,放大镜能够让我们看到的东西不同样,拿起放大镜试一试看吧。

  2、给幼儿发放幼儿用书,请幼儿察看《小镜头大世界》中长颈鹿、孔雀、

  章鱼、向日葵、蒲公英、枫叶的局部放大图,充足启迪幼儿想象并叙述,待幼儿叙述后,出示完好图,让幼儿察看

  ——这个图案像什么?仿佛迷宫,猜猜是什么?

  活动过程

  ——本来是长颈鹿身上一块咖啡色的花纹,这样长颈鹿躲在树林里就不简单被发现。

  ——这个图案像什么?猜一猜,是什么?

  ——章鱼有八只触角,上边有很多圆圆的吸盘,这样就能够抓住东西。

  ——这个图案仿佛一把的小扇子,猜猜是什么?

  ——当风吹过,蒲公英的种子就会跟着风飞到各个地方,这些地方就会长出新的蒲公英。

  3、活动结束

  ——我们的世界真的很巧妙,让我们多用我们的眼睛,也能够借助放大镜这样的工具去发现吧。

幼儿园科学教案汇编 篇4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会开启八宝粥罐子。

  2、物质准备:八宝粥罐子32个,(8个装米,盖上有暗标记,9个装塑料珠子;15个空罐)。米、塑料珠子各2盆。空筐2个(贴有米和珠子标记)。

  活动过程:

  一、幼儿第一次操做探索:我发现了什么?(3分钟)

  1、幼儿第一次探索,听辨有无声音。

  师:“桌上有许多漂亮的罐子,请你不要打开,摇一摇,听一听,再告诉大家你有什么发现?”

  2、与同伴分享: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听辨两种声音(10分钟)

  1、幼儿第二次探索,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

  2、学习听辨两种声音。

  (1)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

  (3)谁和它的声音是一样的?

  (4)打开来看看是什么?(进行验证:米、珠子)

  小结:原来罐子里装了不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了。

  3、归类摆放

  (1)听口令摇动对应的罐子。师:米宝宝一起来唱歌;珠子宝宝一起来唱歌;

  (2)出示有标记的筐,请幼儿按指令归类摆放。

  师:米宝宝罐子放在米宝宝标记的家里,珠子宝宝罐子放在珠子宝宝标记的家里。

  4、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会唱歌的罐子。

  互相猜猜罐子里的秘密,进一步巩固对两种声音的认识。

  师:下面请小朋友选择桌上的珠子或米其中一种装进空罐子里,然后盖上盖子,一起来做会唱歌的罐子。

  (1)要求:把罐子放在脸盆里装,米和珠子不要洒出来。

  (2)分组演奏。按材料不同分两组坐,听指挥演奏。

  三、活动延伸:寻找不同声音(2分钟)

  再去找找,罐子装了其他材料会发出什么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