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等奖大班优秀幼儿园教案

2023-09-01

全国一等奖大班优秀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的讲述,了解为什么发明大棚?

  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尊重劳动人民。

  活动准备:

  王乐义照片、大棚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在寒冷的冬天里,我们吃的新鲜的蔬菜是从哪里来的吗?(幼儿自由回答,出示图片)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大棚,人们才能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你们知道是谁发明的大棚吗?

  二、以故事的形式介绍大棚的发明。

  1、讲述故事。

  在很早以前,人们不会使用大棚种蔬菜,冬天,人们只能吃大白菜和萝卜。后来,有一位名叫王乐义的人,他想:如果我们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多好呀!于是,他就开始做试验。他利用塑料薄膜被太阳照射后能产生热能的原理,通过反复的试验,将塑料薄膜盖在棚架上,把菜地覆盖起来,阳光照射能使菜地变温暖,而且热量不容易散出去。于是,大棚就发明了。人们从此以后,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了,小朋友们吃了新鲜的蔬菜越来越聪明。因为是王乐义发明的大棚,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大棚蔬菜之父。他创造了事业的奇迹——发明了冬暖式大棚。后来,他还荣获全国优秀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幼儿回答问题:

  1)谁发明了大棚?

  2)他为什么发明大棚?

  3)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

  三、教师小结:

  这位王乐义爷爷因为爱动脑筋,想办法,发明了大棚,让我们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我们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问题也要动脑筋想办法,为人们做好事。

  活动反思:

  在回答问题这个环节,孩子们踊跃发言。通过对“为什么喜欢王乐义爷爷”的引导,可以从中体会到孩子们对王乐义爷爷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全国一等奖大班优秀幼儿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都会碰到和测量有关的活动,由此引发了这个课例。在实验材料方面,我选择了对比性比较强的软尺和硬尺;在测量的对象方面,我尽量选取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且有特性的物品,比如人体、桌子、皮球等。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上采用提出假设――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的形式。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软尺与硬尺的区别,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

  2.通过实验的过程,培养幼儿探索事物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托盘,内放:软尺、硬尺、白纸、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1.观察软尺和硬尺,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用途。(幼儿自由分组坐好。)

  师:(出示直尺)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请幼儿自由讲述。(出示软尺)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教师小结:我们把这种身体软软的、可以弯曲的尺子叫做软尺,身体硬的不能弯啦的叫做硬尺。

  2.通过猜测、实验,进一步了解软、硬尺各自的优点。

  (1)以游戏情境,引发幼儿探究软、硬尺不同优点的兴趣。

  师:有一天,硬尺碰到软尺,硬尺说:“瞧你的身体软绵绵的,能有什么用处啊?”软尺不服气地说:“我的用处呀,比你还要大呢!不信,我们就比比吧!请小朋友来做裁判。”

  (2)教师出示记录表,师生一起进行猜测并做记录。

  师:老师这里有四个任务,请小朋友来猜一猜硬尺和软尺谁能完成这些任务。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预测,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将预测结果记录在总表

  “硬尺与软尺”活动集体记录表

  幼儿姓名: 班级:

  项目

  猜测

  试验结果

  测量皮球的周长

  量一量小朋友的腰围

  在白纸上画一个正方形

  测量桌子的长度

  (3)幼儿分组实验

  师:不行,这样不公平。硬尺和软尺都不同意这样的结果,它们要小朋友做裁判,帮助他们找出正确地答案。

  老师请幼儿进行实验操作,讲解记录表的记录方法。

  要求:每组请一名小组长来领用品收用品,分工合作,轻声交谈。每一项用两种尺进行测量,进行对比。请小组记录员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上。

  “硬尺与软尺”活动幼儿实验记录表

  幼儿姓名: 班级:

  项目

  猜测

  试验结果

  测量皮球的周长

  量一量小朋友的腰围

  在白纸上画一个正方形

  测量桌子的长度

  (4)交流和讨论。

  实验结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每组的测量结果,看看实验的结果和猜测有什么不一样,说一说软尺和硬尺各自的优点,并做总结记录。

  3.教师用情境性的语言小结软、硬尺的特点。

  师:硬尺说:“啊,原来你的身体软软的,能够随着物体的曲线变换形状,测量起圆的东西来比我方便多了。”软尺说:“你也很不错啊!要画直线的时候我就不如你了。”他们在实验后都发现了别人的优点,还成了好朋友,谢谢小朋友的帮助,再见!

  设计评析

  因为做中学强调的是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参加实践,帮助幼儿学会独立做事,学习记录与表达,养成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的习惯。所以在实验的设计上以简单、易操作为核心,力求每个孩子都能动手操作。同时使用情景性的语言使孩子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感觉轻松、愉快、不枯燥。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小的争论和意见,比如有的用软尺和硬尺都可以,但在记录时他们都能商量着解决这些问题。这次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同时发展了幼儿的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