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的教案

2023-08-30

幼儿园游戏的教案 篇1

  玩沙游戏:

  河山桥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对玩沙游戏兴趣浓厚,玩沙时,他们总是东挖西掘,跑来跑去,乐此不疲。但由于玩沙时的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知如何玩,因此,总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甚至有个别爱捣乱的孩子还将沙撒到别人的身手。那么,如何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提高玩沙水平,培养合作能力呢?偶尔的一次意外发现,引发了幼儿进一步深入游戏主题的兴趣。

  游戏目标:

  1、学习通过讨论形成新的主题。

  2、能用挖、堆、架高等技能构建河流、山、桥等,并练习使用辅助材料。

  3、在活动中能和同伴互相协作,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

  游戏准备:

  1、主要材料:玩沙工具

  2、树、篱笆等辅助玩沙材料

  3、半成品材料:皱纹纸做的花、草等

  游戏过程:

  一次玩沙游戏时,我看到几个孩子在用铲子拼命地挖,已经挖了很深的一个坑。于是,我就问那几个孩子:"这么深的一个动,你们看像什么呀?"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一条河。"我就有意识地引导:"这条河如果能再长一点就能让更多的人喝到水了。"他们一听就更起劲了,一会儿功夫,一条长长的河就完成了。那天,许多孩子都和小伙伴一起挖了一条长长的河。

  (自评:幼儿的活动由于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了,以后的玩沙游戏中,幼儿经常挖河流。为了引起更多幼儿对活动的投入,在第三次活动后,我组织了幼儿讨论:挖出来的沙可以做什么?幼儿各抒己见,最后,达成统一的意见:可以堆成一座山,于是,新一主题边诞生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及时引发幼儿讨论,形成新的主题。)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练习用堆的方式堆成小山,并学会了将沙拍紧,不至于往下滑,但是他们发现这样的山一点也不美,总像缺了些什么。我就启发他们想想:山上有什么?许多聪慧的孩子一下子就想起来了:山上光秃秃的,需要树、花、草等作点缀。于是,他们就找来了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自评:幼儿的兴趣之所以不断提高,主要是孩子的活动在前,教师的启发引导在后,所以他们的兴趣没有减退,游戏水平逐渐提高。)

  接下来的一次活动,他们没有等老师布置玩沙任务,就已经熟门熟路地将河挖好,并很快在河的两边堆了两座小山,作好打扮。他们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忽然,一个幼儿说:"河上怎么没有桥?""对呀,没有桥怎么过河呢?"可是用什么做桥呢?有的说:用树枝,有的说:用积塑桥。可是,树枝太细,怎么看也不像桥,积塑桥太短,根本就不能用。结果,有一个孩子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木板,架在上面正合适,而且人还能在上面走呢。全班的幼儿一致欢呼通过,还排好了队轮流过桥呢!

  (自评:老师的启发是幼儿探索的动力,教师的作用是为幼儿提供不断探索的空间,这是活动成功的关键。)

幼儿园游戏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灵敏性及弹跳能力。

  2、鼓励幼儿主动、愉快地参与游戏,并能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了解我们传统的民间器械-竹竿

  2.竹竿若干根

  活动过程:

  一.激情引趣、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前几天老师给你们看了我们传统民间游戏《竹竿舞》,他们是怎么跳竹竿舞的呢?(有些人在地上敲竹竿,有些人在竹竿上跳来跳去)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竹竿,你们想不想玩啊?(想)这个游戏可以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蹲下,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

  1.教师讲解、示范脚上动作以及合作分合竹竿的方法。

  师:学竹竿舞,首先要学会怎么敲竹竿,有人说了,杨老师,敲竹竿最简单了,刚刚杨老师说过了,敲竹竿啊,需要我们两个小朋友一组,手拿竹竿对面蹲下,用竹竿同时分开、合拢有节奏的敲打。需要两个小朋友相互配合。

  师:看老师先示范一遍,(请小朋友帮忙)一二一二一二

  师: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啊?(想)好,现在请你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4个人一组,每组2个小朋友先敲打,另外两个观看,然后再交换?(安排好练习的位置)师: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一二一二(好,现在请小朋友交换一下)

  师:好,真棒!请小朋友吧竹竿放在地上,手上功夫练好了,现在要请我们的小朋友来练习脚上的功夫类。教师示范跳竹竿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动作技巧,以及打竹竿和跳竹竿之间的关系。师:老师在跳竹竿的时候,你们觉得在打竹竿的人,和跳竹竿的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师: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啊?(想)

  师:在跳的时候要注意你们之间合作,并注意安全。现在请小朋友根据刚才找的好朋友,四个人一组,我们来试试看。(数着节奏,慢慢来,小手叉腰一二一二,交换)

  (一)讨论手上动作,强调两人合作:有节奏的摆放竹竿。讨论脚上动作,幼儿跟节奏练习脚上跳的动作。幼儿自由组合,练习分合竹竿的本领请个别幼儿示范。

  (二)幼儿四人一组进行跳竹竿的练习。

  (三)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

  二.跳长竹干

  1、先请个别幼儿尝试,然后分组,请幼儿排队,并请一个幼儿和老师一起打竹竿,其余幼儿排队一个跟着一个跳。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进行表演。并鼓励幼儿大胆邀请听课老师一起参加表演。

  三.教师小结

  今天你们知道跳竹竿好玩的地方了,明白小朋友之间的合作很重要,我们一起把这个好玩的游戏带给其他班的小朋友。

  教学反思

  《跳花竿》这一活动带有强烈的民族风特色,以节奏为主线贯穿了节奏游戏、舞步练习、跳花竿练习、合作表演等多个内容,环节紧凑、层层递进。采用了集体、个别、小组及同伴间相互学习的多种形式。在组织活动中,我注重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如我请幼儿自己根据图谱理解舞步,而不是生硬的教会。注重培养幼儿的富有个性的创造力,如在节奏游戏中我请让幼儿做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在跳花竿表演中,请幼儿自主创编结束造型。

  活动的重点是练习跳花竿这一环节,首先我投放的舞步图谱分为反正两面,正面是有脚印和动作符号的,反面是只有两条线的,体现出了两个层次。然后我做了较规范的示范表演,这些都为孩子完成目标奠定了基础,根据孩子们掌握的情况不同,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方式和活动材料供他们选择,掌握很好的幼儿可以站在前排,发挥了他们的示范作用,还不够熟练的幼儿可以站在后面两排,在同伴的带动下完成跳花竿。还有困难的幼儿可以来跳图谱桥,借助图谱的同时也便于教师个别指导。这样的个别指导既没有占用大家的时间,又达到了关注个别幼儿的目的。

幼儿园游戏的教案 篇3

  一、活动内容:

  角色游戏《超市、银行、幼儿园》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主题的能力,主题鲜明而稳定。

  2、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角色,与同伴积极交往,友好合作。

  三、活动准备:

  1、超市、银行、幼儿园等主题游戏玩具。

  2、让幼儿了解超市、银行的工作性质、内容。

  四、活动过程观察及调整:

  1、教师出示超市、银行、幼儿园等的主题游戏玩具,直接引入游戏。师说“今天我们来玩角色游戏,这些玩具可以玩什么主题的游戏?”

  2、师幼一起回忆上次游戏情况,指出游戏中的不足,提醒幼儿在这次游戏中改进。

  师:小朋友也发现了游戏时我们有些地方做得不够,这次游戏时我们更要改 正了,做个讲礼貌、爱护玩具的好孩子,好吗?

  3、幼儿自选主题,合作布置游戏场景。

  4、引导幼儿分配和协商角色,可用“自报公议”、“猜拳”的方法解决。

  刚开始幼儿还在争吵着当同一个角色,在老师的建议下,学习着用谦让、猜 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5、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启发幼儿各游戏主题串起来玩。

  6、结束游戏:

  (1)、组织幼儿独立地、有条理地归类摆放玩具和整理游戏场地。

  (2)、让幼儿自评各自玩的游戏情况。

  活动内容:角色游戏:健康医院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并认识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

  2、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预防疾病。

  活动准备: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医院标志,白大褂。

  活 动 指 导

  1、课前谈话,引起幼儿对医院的兴趣,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1)、人生病了怎么办?到哪儿去看病治病?

  (2)谁看病?谁护理病人?

  (4)、认识医院标志,认清大夫听诊器、体温表,并看清使用方法。

  2、请3~5名幼儿游戏,按自己的意愿协商分配角色(医生、护士、病人)。

  3、医生、护士戴上帽子,等待病人进来,请几名幼儿去看病,鼓励小朋友勇敢地与医生密切配合。

  4、游戏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医生按一定的程序给病人"看病"。

  (1)、先给病人挂号、排队。

  (2)医生热情地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仔细地用听诊器等为病人诊治。

  (3)护士护理病人,教育幼儿不把打针看成可怕的事,了解护士的辛苦。

  5、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其他幼儿进行观摩,并轮流进医院游戏。

  6、游戏结束时,教师对服务好的医生、护士给予表扬。

  活 动 反 馈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情况,认识了一些医疗器械,个别小朋友对医院的恐惧感逐渐消除。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会一直忘记自己手中的仪器是干什么的,教师适当的给予提醒。还有部分幼儿说到打针就怕即使是假的,通过这次活动,部分幼儿觉得打针也不是很恐怖。幼儿通过这次活动也加深了预防疾病的意识,目标基本完成。

幼儿园游戏的教案 篇4

  活动名称:

  小鱼的花衣裳

  活动目标:

  利用各种材料尝试设计并装饰小鱼的身体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动手操作

  活动准备:

  给有小鱼轮廓的画纸;水族馆水彩画颜料、棉签、才彩色皱纹纸、糨糊、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水族馆,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小鱼的身体有什么颜色?什么样的花纹?

  二、教师介绍使用材料和装饰方法

  1、教师出示画纸,引起幼儿思考:怎样把小鱼打扮的漂亮

  2、出示三种不同的装饰方法的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做出来的。

  3、幼儿交流,师生共同示范

  (1)团贴:选彩色皱纹纸把纸团紧,图上糨糊,贴在小鱼的身体上

  (2)撕贴:把彩色蜡光纸撕成小块,图上糨糊,贴在小鱼的身上。

  (3)棉签画:用棉签蘸上不同的颜色,在小鱼身上设计并画上花纹。

  三、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小鱼

  1、教师介绍活动的区域的安排和使用工具的注意事项。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小鱼。

  四、欣赏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哪一条小鱼,为什么?

幼儿园游戏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自主学习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2、运用多种感官及方式感知8以内数的含义,培养幼儿概括数的能力。

  3、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及相互协作的能力,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活动准备

  1、数字卡片1—8,六种游戏的标识

  2、数字卡片1—8、实物卡片1—8

  活动过程:

  一、教学引入

  师生以歌曲《数鸭子》进入教学

  师:今天我们要到“数的王国”去玩,国王要先看看你们认不认识它的孩子们。(出示1—8数字卡片)你们用动作学学它们的样子吧。(指数字8)这个数字你们认识吗?8像什么?我们一起用手指在空中写个8。

  二、活动、游戏中学习

  1、数物体;教师出示学具让学幼儿数出所需的实物,如5就数出对应的实物。

  2、拍手游戏:教师将实物装在一个箱子里,教师或幼儿拍手听到几下就从箱子里摸出几个,注意箱子里的实物不一样,摸出的实物要一样。

  3、分类计数:这个游戏是以前没有玩过的,要你数数三角形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把数字分别填在下面的表格中。你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游戏?国王说,玩可以,但是要考考谁最聪明。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国王送给你们的奖品,每一组的奖品都不一样,我们看谁玩的又对又快,得的奖品的种类最多,谁就最聪明。

  三、歌曲《数鸭子》结束课程

幼儿园游戏的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活动难点:学习梯形的特征,并用各种图形拼图。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经认识的.几种图形,字卡。

  2、物质准备:奇妙箱一个,两幅图,A4纸每组四张,彩铅每组五支,固体胶每组一个,幼儿操作用的四种几何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奇妙箱”里找图形宝宝

  1、老师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

  拿出正方形,问:“这是什么啊?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引导幼儿讨论)

  2、再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出图形后,要求说出图形名称和特征,并讲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

  (游戏反复进行)

  3、老师总结:奇妙箱里有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

  4、教师先从奇妙箱摸出圆形和梯形各一个,然后请幼儿到奇妙箱摸。

  5、让幼儿说出特征,教师给予指导。

  教师总结:梯形也有四条边,上下对面的二条边是平行边,旁边是两条斜边;圆形是圆圆的没有角。

  (二)数数、分类,拼画活动:

  1、请大家数一数每种图形宝宝各有几个,并且我们把图形宝宝分别记录下来。

  2、在这些图形上添画几笔变成其他有趣的物品,也可以用几个图形拼成其他各种物品或一幅画。(让幼儿大胆想象,在几何图形上添画成另一物品)

  3、每组的画和统计表贴到黑板上,请幼儿说说,每组用什么图形宝宝来变的?变成了什么?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都很棒,今天回家让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去寻找我们还不认识的其他图形,下次上课带回来给老师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