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三个和尚》教案

2023-08-29

幼儿园中班《三个和尚》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在相互交往中,中班的孩子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三个和尚》这个故事材料的寓意比较深,而且它跟所有其他的传统故事一样,离孩子的生活比较远。尤其是"和尚是什么人"、"他们住在哪"、"他们每天干些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孩子有可能遇到的。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在前期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孩子们已经知道了一些和尚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知识。但故事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很难理解。不过,作为中班下学期的孩子,他们已经能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教师可以协助他们分析故事的内涵,故事中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值得让幼儿细细体会。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故事情景中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提高观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到齐心协力能更好地做好一件事。明白合作的道理。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重难点:

  重点:尝试在故事情景中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提高观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感受到齐心协力能更好地做好一件事。

  活动准备:

  1、孩子们已经有了一些和尚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知识经验。

  2、丰富幼儿看图说话的经验。

  3、《三个和尚》故事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看图说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三张图片,请你们欣赏。看了这三张图片,你觉得图片中说了些什么,请你说出来我们一起来分享。"

  二、呈现故事

  1、"这三副图片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三个和尚'。"出示故事名称,幼儿一起说。

  2、教师讲故事。

  讨论:故事中有哪三个和尚?

  3、"三个和尚在一起是怎么喝水的?我们再来听一遍。"(分段理解)三、分析、解决问题

  4、"有一首歌曲,它也是讲三个和尚喝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讨论:"对呀,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呢?"

  5、请你们帮这三个和尚来想想办法,你可以自己想,或者你可以跟旁边你的朋友一起想办法,也可以找后面的客人老师跟你一起想办法?

  6、教师小结:我们要团结合作、齐心协力,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

  四、小游戏——抢板凳

  1、每个小朋友都有板凳,老师发布命令,让幼儿围成圈绕着凳子走,音乐结束找一个凳子坐下。

  2、拿掉两个凳子,老师发布命令,让幼儿围成圈绕着凳子走,音乐结束找一个凳子坐下。游戏继续拿掉凳子,最后剩余适当的凳子。

  3、师:现在只有这几条凳子,老师加几条凳子,小朋友们重复刚刚的游戏,可是,不能有小朋友没有凳子坐。(逐渐再次缩减凳子,但是幼儿要想办法每个人都有凳子坐。教师可以帮助幼儿一起想办法,引导幼儿体会团结合作带来的`快乐)

  4、幼儿总结,教师总结。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幼儿听故事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领会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活动环节紧扣目标,在传统的小故事中让幼儿理解在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敢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能让幼儿在快乐游戏的同时将所学知识进行理解,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同时活动中出现问题主要是我在引导的时候,重点有偏差,对合作的部分讲解较少,因此幼儿有可能注意力在故事中而达不到所列目标。

幼儿园中班《三个和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内容,学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

  2、幼儿能够积极的根据歌词编创动作。

  3、让幼儿体会团结劳动以及勤劳的意义。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三个和尚》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音乐。

  3、小和尚头饰。

  活动过程:

  1、律动进入活动室。

  教师带领戴着幼儿唱着《聪明的一休》中“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部分双手合拢做和尚作揖状进入活动室,并盘腿坐下。

  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听到的音乐好不好听啊!那下面我们就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再念一念。

  2、引起幼儿兴趣:

  师:咦!今天,我们这里怎么来了这么多美女老师呀?小朋友转过身,向我们的美女老师们问声好。

  今天既然来了那么多美女老师,那王老师也请来了几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边听故事边看看他们是谁?”

  背景音乐幕后讲故事,情景表演,引出活动。

  从前有座大山,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高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大桶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这样总算还有水喝。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口渴的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高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

  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三个和尚就这样一直口渴着。

  师:小朋友们听了故事看了之后知道他们是谁吗?对了,是和尚,有几位和尚呢?(出示歌名《三个和尚》)

  “对了,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三个和尚”的歌曲。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这首歌里面唱的三个和尚的故事。

  3、初步欣赏歌曲《三个和尚》。

  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和尚》音乐视频,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及风格。

  师:听了之后,小朋友知道一个和尚干嘛呀?

  (课件出示一个和尚挑水吃的画面)

  两个和尚呢?

  (课件出示两个和尚抬水吃的画面)

  那三个和尚呢?

  (课件出示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画面)

  3、教学儿歌,领悟歌词。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三个和尚》的儿歌好不好啊?

  根据歌曲节奏,逐句教授歌词,并让幼儿能够记住。

  一个和.尚挑水喝,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没水喝。

  4、熟悉歌曲《三个和尚》,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学的真棒,那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是怎么唱的。

  (课件播放《三个和尚》,幼儿再次聆听歌曲)

  师:好不好听啊!那下面就让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来学学这首歌。(教师弹钢琴引导幼儿跟着教师慢速学唱,并跟唱2-3遍。)

  师:看来小朋友们不但儿歌学得好,连这首歌也学的那么好,那小朋友可以跟着我们的歌曲伴奏来唱一遍吗?(1-3遍)

  下面我们加上点动作来演演我们的这三个小和尚好吗?(把准备好的和尚冒给幼儿带上,鼓励幼儿自由编创动作,用动作来表现歌曲,课件播放三个和尚的音乐。)

  7、表演唱(播放《三个和尚》音乐)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好,老师也在这里编了一些三个小和尚的动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唱起来好不好?(课件播放三个和尚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一边唱,一边表演自己创作的动作,教师引导:歌曲部分第一节出示“1个”手指,第二、三节双手斜伸直双手作挑水状,第四节出示“2个”手指,五、六节双手半握拳,在肩膀做抬水状,七节出示“3个”手指,八节双手掌心向外做交叉拒绝状,九节出示“3个”手指,十、十一节双手掌心向外做交叉拒绝状。)。

  8,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三个和尚的故事,还学会了这首歌,那谁能告诉老师,三个和尚最后为什么没有水喝呀?

  师:那我们能不能学习他们呀?

  对,我们要做一个不但爱劳动,而且和其他小朋友相处要团结的好孩子。

  师:好啦!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表演一遍三个小和尚的故事吧。(播放甘萍版本《三个和尚》幼儿一边表演一边走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三个和尚》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在相互交往中,中班的孩子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三个和尚》这个故事材料的寓意比较深,而且它跟所有其他的传统故事一样,离孩子的生活比较远。尤其是"和尚是什么人"、"他们住在哪"、"他们每天干些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孩子有可能遇到的。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在前期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孩子们已经知道了一些和尚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知识。但故事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很难理解。不过,作为中班下学期的孩子,他们已经能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教师可以协助他们分析故事的内涵,故事中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值得让幼儿细细体会。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故事情景中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提高观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到齐心协力能更好地做好一件事。明白合作的道理。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重难点:

  重点:尝试在故事情景中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提高观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感受到齐心协力能更好地做好一件事。

  活动准备:

  1、孩子们已经有了一些和尚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知识经验。

  2、丰富幼儿看图说话的经验。

  3、《三个和尚》故事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看图说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三张图片,请你们欣赏。看了这三张图片,你觉得图片中说了些什么,请你说出来我们一起来分享。"

  二、呈现故事

  1、"这三副图片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三个和尚。"出示故事名称,幼儿一起说。

  2、教师讲故事。

  讨论:故事中有哪三个和尚?

  3、"三个和尚在一起是怎么喝水的?我们再来听一遍。"(分段理解)三、分析、解决问题

  4、"有一首歌曲,它也是讲三个和尚喝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讨论:"对呀,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呢?"

  5、请你们帮这三个和尚来想想办法,你可以自己想,或者你可以跟旁边你的朋友一起想办法,也可以找后面的客人老师跟你一起想办法?

  6、教师小结:我们要团结合作、齐心协力,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

  四、小游戏——抢板凳

  1、每个小朋友都有板凳,老师发布命令,让幼儿围成圈绕着凳子走,音乐结束找一个凳子坐下。

  2、拿掉两个凳子,老师发布命令,让幼儿围成圈绕着凳子走,音乐结束找一个凳子坐下。游戏继续拿掉凳子,最后剩余适当的凳子。

  3、师:现在只有这几条凳子,老师加几条凳子,小朋友们重复刚刚的游戏,可是,不能有小朋友没有凳子坐。(逐渐再次缩减凳子,但是幼儿要想办法每个人都有凳子坐。教师可以帮助幼儿一起想办法,引导幼儿体会团结合作带来的快乐)

  4、幼儿总结,教师总结。

幼儿园中班《三个和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三个和尚》的故事,明白与同伴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道理。        2、学习儿歌,尝试用说唱结合的方式表演儿歌。        3、体验说唱表演及与同伴合作的乐趣。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幼儿有认识汉字的经验物质准备:动画片《三个和尚》、教学图片、“扁担”若干活动过程:一、动画片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幼儿欣赏)        师:“动画片里有谁?”“他们长什么样子?”“发生了什么事?”(幼儿)    二、学习儿歌《三个和尚》。     1、幼儿学习儿歌第一段。(1)、师示范朗诵儿歌第一段,分别出示图片(1、2、3、4),引导幼儿观察。(2)、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示“挑水”和“抬水”的动作。(3)、引导幼儿朗诵儿歌,感受句式特点。(重点指导幼儿学习句式特点) 2、幼儿学习儿歌第二段。(1)、师:“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幼儿)       (2)、师示范朗诵儿歌第二段,出示图片(5、6、7、8),(3)、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引导幼儿朗诵儿歌。     3、幼儿学习儿歌第三段。       (1)、师:“三个和尚谁都不愿去挑水,都快被渴死啦,怎么办呢?”(师小结,引出第三段)                      (2)、师出示图片(9、10),示范朗诵第三段前两句,师:“三个和尚应该怎么做呢?”(幼儿)       (3)、师出示图片(11、12)示范朗诵后两句,幼儿学习。     4、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三、学习说唱的方法表演儿歌。     1、教师示范说唱法,引导幼儿观察。(幼儿明确说的部分和唱的部分以及圆舞板的使用方法)     2、幼儿学习完整的说唱儿歌。     3、幼儿加入动作进行说唱表演。     4、师幼合作说唱儿歌。     5、幼儿分组合作表演。(出示图片13、14、15、16)    四、幼儿游戏,结束活动。     1、教师总结。     2、师:我们一起来玩“小和尚挑水”的游戏吧!(师幼随乐表演一个和尚挑水,两个和尚抬水等动作。)     3、结束活动。                 附儿歌:《三个和尚》一个和尚挑水喝呀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呀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呀没水喝;你说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 矮和尚说:我年龄是最小;高和尚说:我挑水是最多;胖和尚说:新来的少干活;谁都不愿去挑水,这种日子怎么过?(哎!) 小朋友们想一想;三个和尚怎么做;团结友爱齐动手;快快乐乐过生活。            

幼儿园中班《三个和尚》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会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逐步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童话的世界,学习一篇故事《三个和尚》。

  2、指导读课题。

  (1)认读生字尚。

  (2)指名读课题。

  (3)全班齐读课题。

  3、导入新课:三个和尚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它头上的拼音小帽,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再读通课文。

  2、学生互读、互评,看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全班跟老师一起读课文。

  5、这篇文章讲了三个和尚之间的什么事儿呢?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一说。

  三、质疑、释疑,自主识字

  1、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遇到困难?比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把困难说出来,让大家帮助解决吧。

  2、这篇课文的生字中,你觉得哪些字自己读得最准,记得最牢,就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吧!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给生字找朋友(组词)。注意后鼻韵净、瓶和翘舌音尚、瘦、争、商的读音。

  4、在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5、这么多生字都认识了,真了不起!相信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得通顺。分组按段落赛读课文。

  四、多媒体激趣,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学习1~3段。

  (1)播放三个和尚的动画故事,同时,配上诙谐的音乐,教师旁白,给动画配画外音。

  (2)看了动画,你觉得第一个小和尚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辛勤劳动,换来了怎样的结果呢?并联系课文第1段,理解生意盎然。

  (3)抽生读第2、3段。寺庙的人增多了,为什么还会造成水缸露底,柳枝枯萎的结果呢?(三个和尚都怕吃亏,不团结,不合作。)

  2、学习第4段。

  (1)悲剧终于发生了。播放寺庙着火,三个和尚扑火的场面,同时,配上课文第4段的解说内容。

  (2)在着火的危急关头,三个和尚是怎么做的?默读课文第4段,勾出有关句子,结合课文理解争先恐后的意思。

  (3)结合图画内容,自读第4段,想象大火熊熊燃烧时的危急和三人齐心协力扑火的情景。

  (4)抽三名学生上台表演扑火时的情景。

  (5)猜猜在扑火时和扑灭火后,三个和尚会想些什么。

  3、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三个和尚到底明白了什么?

  (2)三个和尚团结合作的结果怎样?

  (3)和第1段对比,这一段中的亭亭玉立与第1段中的哪个词语意思相近。

  五、细细体会,明白道理

  1、播放《三个和尚》歌曲。

  2、学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获呢?

  3、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怎样与人合作呢?

  六、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字,先读一读,再引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最有信心写好哪个字,这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师示范指导,生练写。注意左窄右宽生字的写法,以及喝字的笔顺。

  4、引导学生欣赏汉字的形体美,圈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

  5、作业展示,互相评议。

  七、课后延伸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