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不倒翁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掌握制作不倒翁的方法,了解乒乓球等材料底部所装物品的材质与位置对不倒翁的影响,了解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2.能设计、制作出不同造型的不倒翁,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喜欢动手制作不倒翁,体验自制不倒翁不倒带来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孩子们有玩不倒翁的经验。
物质准备:不倒翁课件,不倒翁玩具,半圆形彩纸、乒乓球(提前剪去三分之一)、鸡蛋壳、海洋球壳等材料,橡皮泥、小石子,彩色水彩笔、毛线、扭扭棒、双面胶、胶带、剪刀,装饰材料(小眼睛、小彩纸等)
空间准备:幼儿围桌子坐成4组。
活动过程:
一、游戏“玩不倒翁”,发现不倒翁的特点及不同,感受不倒翁不倒的有趣。
提问:不倒翁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结:不倒翁因为怎们摇晃也不倒而得名,真是有趣。
它们的造型不一,有动物、人物,个个表情生动、色彩鲜艳、
造型各异,但是它们的底部都是圆圆的、光滑的球状面。
二、图示梳理,幼儿掌握不倒翁的组成及制作方法。
1.提问: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山东省商务厅幼儿园
小结:有一个沉沉的`物体,牢牢的固定在中心位置不掉,所以不倒。
2.提问:不倒翁有几部分组成?
小结: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面是圆圆的、光滑的球状面做底壳,上面是各种造型做顶部。
3.提问:选择什么材料做底部?沉的物体固定在什么位置?怎么制作上面的帽子?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造型?
4.提问:制作不倒翁需要哪几个步骤?
小结:制作不倒翁需要四个步骤,第一步选取底壳材料;第二步将沉的物体牢牢固定在底壳中心位置;第三步设计与众不同的造型;第四步上下粘合,制作完成。
三、制作“不倒翁”,能设计、制作出不同造型的不倒翁,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幼儿园不倒翁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观察与动手探索,发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一是上重下轻,二是底面大圆滑。
2、简单了解物体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单科学道理。
3、萌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
不倒翁数个;木板、锥体等物体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一个老爷爷,别看年纪大,走路左右摆,就是不倒下。
2、出示不倒翁,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1)、教师让不倒翁动起来,并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怎么推它也不倒下?
(2)、幼儿分组,带着问题去操作、探索和发现不倒翁的不倒的原因。
(3)、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
3、进入集体活动环节,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不倒翁的外型特征:它的底部是什么样子?它的顶部是什么样子?它的上端和下端在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2)、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3)、教师小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一是它的身体上重下轻,底部有一块较重的铁块;二是底面面积较大并且圆滑,向一边倾斜时,重力的作用使它摇摆起来。
4、探索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单道理。
(1)、幼儿分组操作木板,锥体,让操作物体站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引领。
(2)、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站立,寻找发现物体稳定性与物体的什么特征有关系。锥体为什么锥部在下的时,它站立不起来?
(3)、操作不倒翁,让它左右大摇大摆,发现重心与重力作用之间的简单的关系。
5、教师小结。
(1)、通过木板的站立的不同方式,发现底面面积越大,物体越稳定。
(2)、通过操作不倒翁,当不倒翁倒向左边时,重心和重力作用线在接触点的右边,反之相同;不倒翁倾斜的程度越大,重力产生的作用就越大,摆动就越大。
6、幼儿边玩不倒翁边念儿歌边动作结束。
7、附儿歌:
不倒翁,真好玩,样子长的也很独特;
头儿小来,脚儿大,头儿轻来,脚儿重;
左推它不倒,右摇它不倒;
倾斜的越大,摆动的越大;
往左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右边;
往右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左边;
摇摇摇,摆摆摆,不倒翁是我的好玩伴。
幼儿园不倒翁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究不倒翁不到的秘密。
2、尝试制作不倒翁。
3、享受不倒翁的艺术体验。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塑料球、蛋壳、橡皮泥、彩纸、剪刀、水彩笔。
活动过程:
1、以谜语形式引出课题:一个老头,不跑不走,请他睡觉,他就摇头,请你猜猜是什么。
2、引导幼儿探索不倒翁的秘密。
(1)出示不倒翁让幼儿自由玩耍,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2)请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发现(上轻下重)
(3)可以提示幼儿打开不倒翁看看,再说说自己的发现。(上轻下重,底下有固定物)
3、幼儿动手制作不倒翁,发现不倒翁的制作原理。
(1)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制作不倒翁。
(2)幼儿操作完后,将作品摆在前面进行试验,检验是否成功。
(3)师幼共同探讨为什么有的成功了,有的不倒翁却站不起来。(固定物没有放在中间,没有固定住。)
(4)教师小结:不倒翁的底部必须是圆圆的、滑滑的。固定物一定要牢牢的`站在不倒翁的底部。
4、幼儿再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览欣赏作品,感受成功的快乐。
(1)组织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
(2)跟随音乐学做不倒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既有科学的探索,又有动手制作,这样的活动孩子们都会比较喜欢、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在活动前我认为不倒翁应该是小朋友生活中经常玩的一种玩具,不倒翁真勇敢,我们也要学习不倒翁遇到困难继续站起来的精神。让我们和你的小伙伴介绍下你的不倒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