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篇1
获得经验:
1、在讲讲、议议、想想、玩玩中知道盲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激发幼儿愿意帮助别人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积极地帮助盲人设计一些能够便于他们生活的用具。
重、难点:了解盲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便,激发他们愿意帮助他们的情感
环境与材料:已录制好的片段、画纸、蜡笔等
流程:导入引起兴趣――观看录象、交流讨论――操作延伸
(一)导入引起兴趣
1、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为什么?
2、幼儿讲述,老师出示已收集好的资料和图片。
(二)观看录象、交流讨论
1、在录象中你看到了谁?你怎么知道他是盲人?(观看录象片段一)
2、盲人看不见一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3、请幼儿体验看不见东西的感觉。(鼓励幼儿把眼睛闭起来,试着往前走一走。)
4、观看录象片段二,在这段录象中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5、王爷爷和胡奶奶怎么会看不见的?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读盲文、日常生活中的烧菜、洗衣服都要靠不断的练习、过马路时没有人提醒……)
6、观看录象片段三:王爷爷和胡奶奶觉得现在外出时过马路和乘车子有很大的困难,请我们小朋友来帮王爷爷和胡奶奶想想办法,怎么样使他们在过马路和乘车子时又快又安全?(幼儿相互讨论)
(三)操作延伸
1、鼓励幼儿设计一些便于盲人的用具。
2、你觉得盲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困难,可以怎样来帮助他们?
3、一封求援信。
幼儿园中班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懂得怎样帮助我们身边的人。
2、激发幼儿关爱别人的美好情感。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备、捐助箱、图书、玩具。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回忆交流
1、观看“献爱心捐助活动”的录象。
2、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给谁捐款?为什么要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
3、师小结:生活中有困难的人需要我们去帮助,让我们来看看照片上还有哪些人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二、观察图片分享讨论
1、出示图片一(有人摔倒了)
图片二(有人生病了)
图片三(老爷爷背着包在吃力地走路)
图片四(三轮车阿姨在吃力地骑车
2、提问:
(1)你遇到了这些事会怎么做?你想帮助谁,有什么好办法?
(2)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人也需要我们去关心和帮助?
3、幼儿讨论:如果我遇到了这些事会怎么做?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
4、师小结:
大家都很愿意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且还想了很多的办法。平时我们经常看到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也会帮助一些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这些人,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怎样关心、帮助别人的。
三、观看幻灯片拓展经验
1、讲讲图片上他们是怎样帮助别人的。
2、小结:原来我们周围有很多人需要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帮助了别人我们也会变得很快乐的。
3、引导幼儿献爱心捐助灾区小朋友。
四、活动延伸情感激发
1、出示灾区小朋友的来信,激发孩子的兴趣。
2、老师读信,激发孩子想帮助灾区小朋友的愿望。听了来信你们说怎么办?
3、幼儿依次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上来捐助,在“爱的奉献”乐曲声中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篇3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日行一善”活动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了,通过各种活动将“日行一善”活动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孩子们寻善源、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本次的社会活动《需要帮助的人》,就是让孩子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他们,并且看到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大人是怎样帮助他人的,作为幼儿自己又可以怎么做,激发孩子的爱心、同情心。整个活动孩子带给我很大震撼及感动……,开始孩子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办法帮助困难的人,老师将孩子的经验予以提升,通过视频看到大人在生活中的一些举手之劳如何帮助他人的,引发社会大的环境下遇到火灾、地震、洪涝灾害,大家能做什么?在这个环节孩子的表现让我佩服,孩子可以说出大家是如何帮助受灾的人,而且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可以准确的说出当我们面临大的灾害时如何自救、保护自己、帮助他人的,孩子遇到灾害可以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勇敢面对的表现让我没有想到,这也和老师安全教育在一日生活中的渗透是分不开的。最后老师播放的贫困山区的小朋友的视频,触动了孩子幼小的心灵,激发了孩子的同情心、爱心……模拟的募捐现场,孩子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发自内心的对贫困山区小朋友话语、祝福语深深的触动了我、感动了我……让我不得不对孩子们的纯真、善良感动,深深代表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为孩子们鞠上一躬,如若是真的募捐现场,我也会悍然落泪。募捐结束,突然一个孩子发自内心的一句话“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将活动达到顶点,这句话不正是我设计的这个活动的主旨吗?最后孩子在互相欣赏家长制作的“日行一善”照片中结束了今天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