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家》幼儿园中班教案

2023-08-24

《动物的家》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家”的含义,萌发热爱家园、保护地球的情感!

  2、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诗句的创编,发展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简单复述诗歌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钢琴曲磁带、森林、沙漠、海洋、池塘、北极、天空、花园等背景图、小动物贴图、水彩笔、诗歌欣赏用图片、有动物或背景和空白的图画纸、教师创编诗句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送小动物回家,回忆和巩固动物的生活地区及其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

  1、今天,我们班级来了许多动物朋友,仔细看看,都有些谁呢?(说说动物名称)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家在哪里吗?选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把它送回家。

  游戏操作活动——送小动物回家:教师在周围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篮子,里面有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请幼儿根据它们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将动物们送回家。

  2、幼儿练习

  将幼儿分组,每组一张练习图纸(与幼儿活动材料上相同),请小朋友互相协作,帮图中的动物找到家,用线连一连。

  二、欣赏诗歌,理解家的含义。

  1、结合音乐欣赏诗歌,提问:

  你喜欢这首有关“家”的诗歌吗?(喜欢)

  你听到这首诗歌里介绍了谁的家?在哪里呢?

  再来欣赏一遍,听完了以后,请你们来说说,为什么说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呢?

  第二遍结合图片欣赏诗歌,提问:

  为什么说是家呢?

  小结:原来,动物出生的地方、它喜欢去玩耍的地方、它活动的区域和有它们喜欢的食物的地方,都能让它快乐,给它家的温暖,让它有家的感觉!

  三、创编诗歌:

  你们还喜欢什么动物,知道它们的家在哪里吗?

  师:小朋友们,你们也可以选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把它在家里的样子画出来,一起编成一句好听的诗,好吗?你可以选择有动物的、有背景的图画纸,在上面画出小动物或者是小动物的家,如果你认为都不满意的话,可以选择白纸自己创作。(教师提供有三种层次的图画纸)

  1、幼儿绘画,构思诗句。(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创作内容)

  2、将幼儿的作品按先后顺序四张一组展示在黑板上,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创编的诗句,交流创作成果。(教师在倾听幼儿创编的诗句时发现,幼儿习惯于运用“…的家在…的地方”的句式,不符合诗歌原有的格式,因此决定在幼儿集中后就此做重点要求)

  幼儿集中,教师放背景音乐,启发幼儿按照图片排列的先后顺序说说自己创编的成果。教师重点对形容词的运用和诗句的前后顺序进行指导。(在实际运用中发现一个接一个说的形式较为死板,可以改为请幼儿随机说,这样更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也便于为能力稍弱的幼儿积累经验。

  四、活动总结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动物也有自己的家,那么学校是谁的家?祖国是谁的家?对,我们不但要爱动物的家,更要爱大家的家。

  活动延伸:

  师在区角里投放一些空盒子、瓶子、干草之类的废旧物品,请幼儿在区角活动时利用这些材料给动物们安家。

  每种小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也都有不同的家,但是你们知道吗?所有的动物、植物还包括我们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家,是什么呀?

  附诗歌:

  温暖的家

  清清的小河是鱼儿的家,

  茂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

  肥沃的泥土是蚯蚓的家,

  美丽的花园是蝴蝶的家。

  它们都有自己温暖的家,

  保护好我们自己的环境,

  就是保护人和动物的家。

  整体分析:

  整个活动从“目标设定--活动准备--活动流程--活动反思”这四大要素中,都能体现老师研究的细致和认真。

  目标的设定是一个阶段目标,所以设计的比较周全,涵盖了技能、情感态度、习惯培养,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确定,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活动的结果看得出这些孩子是经得起这样的挑战的。

  活动反思

  活动准备相对完整,经验准备和材料准备都有,并且也详细。环境创设上面如果有一定的场地设置,就会更清晰。活动流程整体完成质量不错。老师的正面引导把孩子引向了积极的情绪,为孩子的成功建构大家良好的基础,在让幼儿亲自动脑想一想、亲自动手做一做、亲自动口说一说时,孩子们就很感兴趣,在老师的提醒下回答的很仔细、做的很认真,并能大胆想象、充分表达。通过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发展的不仅仅是语言能力,最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智慧的欢乐与创造的快意。

  小百科: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动物的家》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教材分析:

  序数是表示集合中元素次序的数,是用自然数表示事物排列的次序,让幼儿回答“第几”的问题,认识序数要以认识基数为基础,中班幼儿已学习了10以内初步数的概念的数序,为学习序数做好了准备,学习序数不必像学习基数那样逐个数再形成概念,因此可以分两段集中学习10以内的序数,先学习5以内的序数,再学习10以内的序数,本节课就将内容定为学习10以内的序数。

  幼儿基础分析:

  中班幼儿对序数有一定的了解,平时的排队、生活活动中孩子们都会自发的说到我排第几个,我是第几名,中班上学期我们的集体活动中学习了5以内的序数,今天这节活动主要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继续学习10以内的序数,难点在于会看坐标(间层),从下往上数,从左往右数,谁住在几零几。

  教学目标:

  1、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2、学会根据动物的房间位置为他们选择正确的门牌号。

  3、关注生活中的数字,并对数字感兴趣。重点和难点活动重点: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难点:

  学习为小动物送上正确的门牌号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flash课件、操作板4块2、经验准备:幼儿前期经验:家长带领幼儿观察过公寓式楼房;幼儿会用上下左右方位词教学过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PPT出示(大背景,森林里)导入:森林里造了一幢新房子,小动物们可开心了,大家都想住到新房子里去呢。

  2、通过动画画面,幼儿认识动物朋友。

  提问: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共有几个动物朋友?

  他们分别是谁呢?

  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预设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分别指认。(避免重复)。(9个小动物:乌龟、大象、狐狸、松鼠、猴子、兔子、棕熊、小猪、猫头鹰)导:小动物们都搬进新房子啦,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新房子吧。

  20’核心过程

  活动一:初步认识序数,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一)出示房子和动物,初步认识序数。

  (1)房子一共有几层?(点击一层出现数字1.。。。)

  (2)每一层有几件房间?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应该怎么数呢?(点击第一间出现数字1….)(课件中使用箭头)

  (二)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意义

  (1)教师根据画面上的101问:看,这是什么呢?

  (2)乌龟住在几零几?(102)你怎么知道是201呢?

  (3)大象住在几零几呢?(103)

  (4)那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其他小动物住在几零几?

  (教师点击到动物,就出现相应的门牌号)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幼儿集体回答。预设:

  (3层)追问:你谁怎么数的'?

  是从下面往上数还是上面往下数?(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数)预设:

  门牌号。

  追问:101这是什么意思呢?

  总结:前面一个1表示第1层,后面一个1表示第一个房间,中间加一个“0”,这就是门牌号。

  活动二:学习为小动物送门牌号

  (一)出示动物和大房子导:小动物们为了交到更多的朋友,它们决定要大家换房间住住。现在它们都住到了自己的新房间了,可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的新门牌号了,它们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找到它们的门牌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尝试为其中的一个小动物贴门牌号。

  提问:谁愿意先来试一试?

  2、游戏:小动物找家老师为小朋友准备好了门牌号的贴纸,请小朋友根据小动物住的位置为它们送去门牌号吧!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朋友一张,赶快行动吧!

  1、个别操作

  2、幼儿操作预设:

  请小朋友看看自己手里门牌号,看看是哪个小动物家的门牌号!

  请小朋友自己检查一下送的对不对,如有不对就改正1’

  活动三:讲评PPT出示正确的门牌号,再次巩固。

  师:那我们一起看一看每个小动物家的门牌号吧。看PPT再次验证活动延伸小动物们谢谢小朋友为它们贴好了门牌号,它们请我们去参观它们的新房子呢,我们一起去吧。

  教学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中班数学教案《动物的家(10以内序数)》含反思

《动物的家》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各种盒子及辅助材料创造性地建构各种各样的房子,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自由分工合作、互相协作的进行搭建。

  2、在游戏中能够充分的表现美和创造美,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想象能力。

  3、乐于帮助小动物们建造冬日家园,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有搭建的相关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各种各样的大小、形状不一的盒子、各种各样的动物。

  3、环境准备:空旷安全的场地。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为动物建构家园的兴趣。

  2、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幼儿,从而提高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

  a.指导要点:

  (1)教师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搭建方法,相互协作建造小动物家园。

  (2)根据游戏主题,尝试用不同材料拼、搭等形式搭建各种造型。

  (3)教师提醒整理余下游戏材料,按类摆放整齐,清理场地。

  3、游戏结束。

  (1)师生共同参观为小动物们搭建好的家园,并把小动物送回家。

  (2)根据搭建情况进行小结,活动结束。

  "小动物"在阳光下、在房子边愉快地唱歌、跳舞、做游戏。

《动物的家》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游戏的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教师的鼓励下能参与建构游戏活动。

  2.让幼儿对建构材料感兴趣,感知特征,熟悉材料操作方法。

  3.通过老师的鼓励、帮助,初步学习插、搭高、拼的技能。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积塑、插塑,带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以及房子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来当小小建筑师,帮幼儿园盖房子。

  2、观察示意图,引导幼儿说出外型特征

  (1)、幼儿园有哪些房子?他们是什么形状的?

  (2)、围墙是什么样的?高不高?

  (3)、幼儿园的楼房它是几层的?宽吗

  (4)、我们要建幼儿园的哪几个部分?

  3、教师示范搭建房子的技能和方法

  老师按顺序搭出房子的'形状,墙可以用正方形、长方形搭建,屋顶可以用三角形盖顶。

  4、提出建构要求

  (1)、要搭出房子的主要结构,可以自由选择材料按意愿自由建构。

  (2)、游戏时要爱护玩具,掉到地上要及时捡起来,不要把别人搭建的房子碰倒。

  (3)、要正确收放材料(轻拿轻放、按标记归类摆放)

  5、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1)、对搭建能力低的幼儿,可引导其模仿教师或看房子图片进行建构。

  (2)、引导他们从搭平面房子过渡到搭立体房子。

  6、欣赏作品

  你们觉得哪个房子搭的最漂亮?为什么觉得它漂亮?

  评价总结

  我们今天搭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材料来搭的?你还会搭哪些和老师不一样的房子?

  表扬能大胆建构、大胆创造的幼儿。

《动物的家》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5

  美术活动:小动物的脚印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运用多种线条进行创造性的表现,感受绳子作画的乐趣。

  2.感受色彩、线条、节奏的美,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棉绳、草绳若干、颜料、护衣、抹布。

  活动过程:

  1.通过歌曲《走路》,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小动物们好,今天小青蛙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做客,我们一起走路去吧。先听音乐边唱边走路。

  2.想象动物走路的样子与线条之间的关系。

  小兔走路跳跳跳,教师边说边示范。夷,小路上留下了小兔走路的脚印,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呀?小蜗牛也说:“真好玩,真好玩,我也来试试。”小蜗牛的脚印会是什么样的呢?谁上来试试。小动物可高兴了,都想走一走,看看自己的脚印是什么样的,你们想不想也去试一试呀?

  3.交代作画要求,幼儿作画。

  今天我们来了一个客人,是谁啊?介绍两种绳子。绳子宝宝想和你们一起学小动物走脚印,你们要把它扶起来,用它的“小脚”来画。看谁能动脑筋画的小动物的脚印和大家不一样,你们可以一边唱歌一边走路。老师还准备了几种颜料,你们在画脚印的时候想一想,走路轻的、快的小动物脚印可以用什么颜色?走路慢的.、重的的可以用什么颜色?很多小动物都想在小路上走脚印,如果别人的脚印挡住你的时候怎么办?`

  放歌曲《走路》,教师鼓励幼儿能大胆地运用多种线条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4.交流、评价作品

  小路上都有哪些小动物走路的脚印啊?观察两种绳子不同的效果。你刚才画了那些小动物走路的脚印,你们可以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放音乐,鼓励幼儿找同伴相互看一看、唱一唱。

《动物的家》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6

  我本来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1.能区分不同小动物和不同颜色。2.感知上下空间的关系。于是我依据纲要中的内容:以直接出示图片的方式激发宝宝们的兴趣,让宝宝们集中注意力。多提问,时刻保持和宝宝们互动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气氛。

  我依照纲要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一、活动导入

  1. 出示房子。今天啊余老师带来一个大房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提问:房子上面是什么啊?

  2. 提问:房子的屋顶有什么颜色啊?墙壁是什么颜色的啊?

  3. 提问:墙壁上有几个门啊?有几个门就说明住了几户小动物。

  那它们的门都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  重点学习

  1. 这些门里啊,都住着不一样的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把这些小动物请出来好不好啊?

  2. 这扇门里啊住的是小猪,我们请小猪出来吧(带来幼儿一起说):小猪小猪请出来!(兔子,小狗,小猫也如此一一请出)

  3. 那我们看一看,小猪的门和谁是一样的?都是什么颜色的?小狗的门和谁是一样的,又是什么颜色的?

  总结:小猪和小猫是红色的门,小兔和小猪是蓝色的门。

  4.提问:宝宝们擦亮小眼睛找一找,哪些小动物是住在楼上的?哪些小动物是            住在楼下的?

  总结:小狗的楼上是小猪,小猫的楼上是小兔。

  三、  情境创设

  春天到了,小猪,小兔,小狗和小猫也想要去春游了,它们排着小队伍一个跟着一个走。啊,春天天气真好,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它们看到地上长出了什么?树上是谁在喳喳叫啊?还有什么都开了啊?春天真美丽。

  小动物们玩儿的真开心,天越来越黑了,小动物也要回家了。可是,晚上黑乎乎的,小动物看不见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宝宝们愿意帮帮它们吗?

  四、  开展游戏

  1. 回顾动物的家。小猪是红色的家,住楼上;小兔是蓝色的家,住楼上;小狗是蓝色的家,住小猪楼下;小猫是红色的家,住小兔楼下。

  2. 老师现在把小动物发给宝宝们,宝宝们拿到后可以看一看是谁,仔细想一想应该把它送到什么颜色的家,是住楼上还是楼下。送错了家小动物可是要哭的哟!

  3. 幼儿人手一个小动物头饰,把小动物送回家。

  4. 和宝宝们一起纠正错误。

  五、活动延伸

  1. 小动物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真开心,谢谢小朋友的帮忙!

  2. 宝宝们晚上回去也可以看一看,自己家的门是什么颜色的,你家住的是楼上还是楼下,明天来告诉老师哟!

  当我走进活动室,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时,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我提的问题宝宝们都能回答出来,而且对刚出示的大房子也很有兴趣,一下子吸引了宝宝们,但在说上下空间关系的时候,有些宝宝不是很清楚,说错了另外的小朋友也就会随波逐流;对于颜色的分辨宝宝们表现的都很好,很清楚。但在重点语句:动物住,颜色的门。没有重点提炼出来让宝宝们学说,导致在操作环节的时候有些宝宝就发生了错误,把上下的空间关系搞错了。我还从孩子们的操作上观察到了学习上的这种现象,有些宝宝在操作的时候对自己没有信心,原本贴的是对的,但随后看见其他宝宝换地方贴她也就跟着变了或者不敢贴上去,怕贴错。

  这种现象让我知道了幼儿的学习过程原来是这样的,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一定要完整、清楚。特别是要完成比较复杂的操作时,要多和宝宝交流,提出重难点给多宝宝们清楚讲解,这样会给宝宝们操作时增加不少的信心,当他们确定自己掌握了知识就一定不会犹豫不决,所以老师的上课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思维判断。我觉得我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这样调整,在重点学习总结是,让宝宝和自己大声说出:动物住,颜色的门。我之所以这样调整是为了加深宝宝的记忆,让他们在自己操作的时候可以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我的同事在新的教学活动中尝试这个新的方案,结果宝宝们在操作的时候不仅记住了颜色,上下空间的关系也掌握的很好,操作效果也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