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胆小先生》的教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故事《胆小先生》构思奇特,情节有趣,深受中班孩子的喜爱,因此,我组织了此活动。此活动我从情感教育入手,将重点放在挖掘作品的内涵上。旨在通过此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完整地讲述。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且学习词汇:大吃一惊、抱头乱窜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个性
三、活动准备:
故事情景图、小老鼠和胆小先生的头套若干、故事磁带
四、活动预设过程:
一、利用桌面教具和图片,引出故事
1、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谁来说说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价值分析:教师利用图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激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并且使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二、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段
——母老鼠闯进了胆小先生的家,胆小先生抓住它了吗?
(引导幼儿作出正确的表情,突出母老鼠的凶狠,胆小先生的胆怯和害怕)
2、欣赏故事第二段
——老鼠要和胆小先生换房子,他的表情是怎样?
(引导幼儿注意“大吃一惊”这个词语)
——出示三张表情图和“大吃一惊”的文字让幼儿寻找正确的表情图
——最后他们换成了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注意将吃惊和害怕的表情表现出来)
2、欣赏故事第三段
——老鼠让胆小先生搬出去,他是怎么做的?老鼠们怎么样?
(理解词语:抱头乱窜)
(引导幼儿表现胆小先生的勇敢,特别是在跺一下右脚上要演出力度)
总结:我们应该学习胆小先生,克服自身的胆小,做一个勇敢的人,好不好?
(价值分析:通过分段理解故事让幼儿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及其故事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三、讨论
——你认为胆小先生后来怎么样了呢?
(价值分析:通过分段理解故事让幼儿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及其故事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五、活动反思:
小朋友们通过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了一开始胆小先生被老鼠欺负,他不敢反抗,所以被欺负得住到地下室了。后来老鼠得寸进尺,胆小先生奋起反抗,终于把老鼠吓跑了,胆小先生才得以回到自己的房屋里生活。他们都很喜欢故事中胆小先生最后勇敢的一跺脚,他们已经懂得了在平常生活中要做个“小主人”,要大胆些,做个勇敢的好孩子!
《胆小先生》这一活动通过讲述提问,让幼儿感受到了故事中任务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情节所产生的美。而且通过播放录音带让幼儿动手操作桌面教具,使幼儿对胆小先生这一任务形象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部分幼儿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胆小先生与大老鼠的对话,只有小部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欲望不是很强烈,还需要进一步的锻炼提高全体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在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时,我请幼儿对于整个故事进行表演,幼儿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效果不好,场面显得有些混乱,事后通过反思,我发现,让孩子整个故事进行角色扮演考虑的不是很成熟。在扮演时,我应该挑选重点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不仅能抓住重点,还能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场面也不会这样混乱。
通过这节课后反思,我了解了对于刚升如中班的孩子不应该让他们对于整个故事进行表演和复述,应该正针对他们的年龄特征进行表演。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胆小先生》的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胆小先生
活动目标:
一、通过故事让幼儿体验作品幽默的情趣,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地续编故事,并尝试故事表演。
活动准备:
1、课件
2、用积木和其他材料布置好胆小先生家的场景、
3、小老鼠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放课件,介绍故事主人公及他的房子。
二、讲述及续编故事。
1、讲述故事第一段,提问:胆小先生的家是怎么样的?胆小先生有没有放了母老鼠?请持不同意见的小朋友分坐成两组,各自讲讲理由。
2、讲述故事的第二段,提问:胆小先生有没有和老鼠换房间?为什么?老鼠换了房间后,他们做了些什么?请持不同意见的小朋友分坐成两组,各自讲讲理由。
3、讲述故事的第三段,提问:“大老鼠要将胆小先生赶出房子,胆小先生答应了吗?请持不同意见的.小朋友分坐成两组,各自讲讲理由。
三、完整欣赏课件,听故事。
四、讨论:
1、你有什么害怕的经历?害怕什么?
2、如果你遇到害怕的事情会怎么办?
五、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尝试表演故事。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胆小先生》的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胆小先生”是一个幽默的童话故事,在故事中,可以引导孩子懂得在遇到困难或者胆怯时,一定要相信自己能行。但我们把故事放在“幽默”上,引导孩子们去体会故事的幽默。
听后,孩子们会从中得到启发,要做一个不害怕,不胆小,勇敢的人。另外,我打破了以前的故事教学的方法(分段讲述,而后理解、交流)。而这次,我是让孩子们整体感受故事的情节发展和角色情绪的变化,带孩子走进这个故事。这时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最后,就是带孩子从故事中走出来,也就是经验迁移,进行创编故事。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讲讲、做做中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趣和角色情绪的变化。
2、能大胆地进行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不同表情的胆小先生3个,“胆小”两字。
2、胆小先生指偶20个。
活动过程:
1、出示“胆小”两字,认认、做做。
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这两个字是胆小,那什么叫胆小,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吗?(提醒:你看到什么事会害怕呢?)你们胆小吗?可是有一位先生特别胆小,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胆小先生》。你们猜猜看,胆小先生会怕什么呢?(让幼儿发散思维、想象)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幼儿说说(初步)
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若幼儿无反映,教师作提问:胆小先生从开始到结束有什么变化呢?
3、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幼儿进一步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做一做。
胆小先生开始是怎样的?后来有怎样了?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教师讲完后,提问,并根据幼儿的回答,一起学说角色之间的对话,可请幼儿扮演小老鼠、胆小先生。(1)教师扮先生、幼儿扮老鼠 (2)幼儿扮先生、教师与幼儿扮老鼠 (3)分组演示
4、经验迁移,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可复述故事或创编故事。
这个故事好听、好玩吗?可是到了第二天,看谁来了?(出示小狐狸)呀,小狐狸和胆小先生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先想一想,想好以后,我们戴上胆小先生的指偶自己讲或讲给好朋友听。
《胆小先生》反思:
《胆小先生》重点是帮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培养勇敢品质, 培养幼儿运用语言讲述能力, 帮助幼儿理解“大吃一惊”“抱头鼠窜”的意思,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受胆小先生性格变化。
1 出示道具:首先,上课之前我准备了相应得的教具,大老鼠若干,胆小先生以及积木搭成的楼房,当我出示这些道具的时候,幼儿非常的兴奋
2.谈话导入“猜猜这个房子的主人是谁?在这个房里将会发生怎样的事呢?这是幼儿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3 讲述故事接着我非常有感情的边表演边讲述了这个故事,幼儿基本上认真的听完了这个故事
4 提问激趣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大老鼠闯进胆小先生的家,胆小先生是怎么做的?”“胆小先生为什么让大老鼠住进地下室?”引导幼儿讲述故事里大老鼠语言加深幼儿对故事印象。最后,启发幼儿续编故事结尾。
主题小结:这次语言课,幼儿基本上能安静的听完整段故事,接下来,通过幼儿的脸部和肢体语言的表演,加强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这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个别幼儿在听故事的时候还不够认真,还有些幼儿表达意思还不够准确,这些,在日后的语言课上,逐步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