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蔬菜教案范文汇编 篇1
活动目标
学习几种常见的蔬菜名称,如“萝卜”、“辣椒”、“西红柿”等。
会用简短句式表达自己认识的蔬菜:“这是……那是……”。
培养幼儿仔细倾听教师和同伴讲话的习惯。
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初步了解蔬菜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蔬菜
教学难点:几种蔬菜的颜色、形状
活动准备
蔬菜图片,蔬菜实物。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里面都有哪些菜呀?看,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蔬菜宝宝:(教师拿出已准备的一些常见蔬菜图片,如:“萝卜”、“辣椒”、“西红柿”、“土豆”等)。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说一说这些蔬菜宝宝。
(二)展开部分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说出自己知道的蔬菜宝宝的名称。好吗?
2、出示蔬菜实物,向小朋友介绍蔬菜宝宝的名称和简单特征。
红红的西红柿,
绿绿的辣椒,
长长的萝卜,
圆圆的土豆(洋芋)。
3、情景表演:《蔬菜宝宝一家人》
(1)拿出萝卜,小朋友跟我说:“我的名字叫萝卜,我穿的是白色衣服”。
(2)拿出辣椒,小朋友跟我说:“我的名字叫辣椒,我是绿绿的辣椒”。
(3)拿出西红柿,小朋友跟我说:“我的.名字叫西红柿,我是红红的西红柿”。
(4)拿出土豆,小朋友跟我说:“我的名字叫土豆,我是圆圆的土豆”。
4、请小朋友用一句话说出自己所喜欢的蔬菜宝宝,要求他们用“这是……那是……”展开介绍。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再看一看今天我们学习的蔬菜宝宝。
活动延伸:
回家后,看看家里还有哪些蔬菜,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1、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活动的内容还需进一步完善,可以再多增加一些例子,以加深幼儿对物体形状和颜色的理解。
2、在活动的过程中,所举得几个例子基本上被幼儿理解、尊重、接纳,幼儿有适度的自由空间,通过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3、在活动的过程中,师幼配合情况良好,能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4、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多增加一些实际的例子,更加重视师幼的配合,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幼儿园中班蔬菜教案范文汇编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蔬菜从哪儿来,初步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
2、能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对蔬菜进行简单分类。
3、知道农民种菜的辛苦,学习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1、电子大书、农民伯伯种菜视频。
2、常食用的蔬菜实物或玩具或图片若干
3、蔬菜种子、小铲子、小水桶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吃过哪些蔬菜?
——师:你们吃的蔬菜是从哪里来的?
——师:你们有没有见过蔬菜在菜地里的样子?
二、探索蔬菜的秘密。
1、开拓视野。
——教师播放农民伯伯种菜视频,请幼儿观看。
——教师出示电子大书第15—16页,请幼儿观察蔬菜的种植过程和生长过程。
2、教师帮助幼儿记忆种菜过程。
——师:蔬菜一般种在什么地方?(水里、土地上)
——师:种菜之前我们需要做什么?(首先要把杂草除干净,需要松土)
——师:把蔬菜种子撒在土壤里之后我们需要做什么。(轻轻地盖上土)
——师:洒水的时候该怎样做才正确?(轻轻地洒水,洒水的时候不能太大力,避免种子被冲走)
3、蔬菜分类。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各种蔬菜图片,请幼儿看一看不同种类的蔬菜什么部分可以吃。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蔬菜玩具或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吃的不同部分进行分类。
三、我是种菜小能手。
1、教师带领幼儿到幼儿园种植园或者班级种植角,鼓励幼儿按照种菜过程,动手做一做。
2、教师发放材料,引导幼儿种菜。
3、组织幼儿把种好的菜写上名字,放在植物角。
4、教师在植物角的旁边挂上记录牌。(记录牌见附页)
活动应变
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幼儿到田边观察农民种菜的情景,或者到农科所参观。
活动延伸
教师在幼儿园选择一块菜地,带领幼儿翻土种菜,体验种菜的过程和劳动的辛苦。
区角活动
1、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鼓励幼儿阅读青菜的生长过程。
2、科学区:教师准备不同种类蔬菜的图片,鼓励幼儿根据吃的不同部分进行分类。
3、植物角:挂上记录牌,鼓励幼儿观察蔬菜的成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环境创设
将农民种菜的图片张贴在主题墙内。
家园互动
家长和幼儿在家选择合适的地方,和幼儿一起种蔬菜,并学习记录蔬菜的生长过程。
随机教育
每天散步时,带幼儿到“菜园看一看”,并提醒幼儿怎么去观察蔬菜的变化,例如:长了几片叶子、有的地方的菜没有长出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