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我的爸爸

2023-08-13

幼儿园教案:我的爸爸 篇1

  设计意图:

  幼儿对妈妈的情感和依恋远超过对爸爸的情感,于是慢慢渗透了很多关于爸爸的活动。幼儿开始更多的关注他们的爸爸,知道了许多爸爸的本领,而父亲中有不少人的教育态度不够正确或因工作忙碌忽视了对幼儿的关心,这些从幼儿平时的谈话都能听到。其实爸爸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爸爸来做老师,向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工作,既可以树立爸爸的形象,了解孩子的世界;又可以间接了解教学,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可谓一举多得。所以我就预设了此活动让幼儿更全面地关注自己的爸爸职业,进而对爸爸产生景仰、热爱、崇拜等情感。

  1、喜欢阅读图画书,理解图书中所表达的内容,并大胆的表达表现。

  2、通过观察夸张、变形的图画,萌发孩子对爸爸的情感,爱自己的爸爸。

  活动准备

  大图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师:喜欢自己的爸爸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你们的爸爸都很能干、可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爸爸。今天我也带来一位爸爸介绍给大家。

  二、阅读图画书《我爸爸》

  1、出示图画书《我爸爸》,看封面,认书名。

  师:这真是个调皮、可爱的爸爸!这本书就叫《我爸爸》。

  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爸爸呢?让我们一起阅读图书。

  出示ppt:

  这个爸爸在干什么?爸爸的旁边有什么?(追问:为什么把爸爸和太阳画在一起呢?爸爸为什么像太阳?)

  师: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就像太阳,给我温暖。

  爸爸到底有多棒呢,让我一起翻书:

  2、爸爸有哪些本领?

  幼儿说一个,把书翻到那一页。追问问题。

  三、阅读图画书,体验爸爸的高大与温柔。

  1、小结:

  爸爸有这么多本领,所以我们很爱自己的爸爸,宝贝爱上爸爸的理由还不止这些呢?

  翻书:爸爸变成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哦!我爸爸吃的像马一样多。

  这一幅幅又说了爸爸什么事情呢?翻书

  游的像鱼一样快,像猩猩一样强壮,像河马一样快乐。

  2、出示图:

  看了这幅图,你又会有什么感觉呢?

幼儿园教案:我的爸爸 篇2

  学情分析

  爸爸妈妈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孩子对他们的衣着打扮十分熟悉,如大皮鞋、高跟鞋、眼镜、项链等,也非常渴望能够尝试着穿戴。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正在发展,但要关心他人还有些困难。说教的品德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不大。孩子关心他人的品格,只有在生活的情景中,在情感积累中,才能慢慢形成。所以,我们从爸爸妈妈的衣着打扮着手,创设了一个模拟的生活情景,以爸爸妈妈的生活物品为主要材料,以孩子想扮演大人的心理为背景,引发孩子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关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爸爸妈妈各自的衣服、鞋子与用品,以及家人共用的物品,知道性别不同,使用的东西也不同。

  2.让幼儿模仿爸爸妈妈的活动,学习仿编短句。

  3.通过装扮游戏,培养幼儿对爸爸妈妈关心的情感。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爸爸的西装、帽子、墨镜、大皮鞋、剃须刀、领带和背包等;妈妈的裙子、帽子、围巾、高跟鞋、项链、挂件和手提包等;爸爸和妈妈的共用物品,如杂志、报纸、扫把、簸箕、拖把、餐具、电视、电脑等。红、蓝地毯各6块。

  活动过程

  (教师在活动前事先布置好家的场地)

  1.参观爸爸妈妈的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1)幼儿参观爸爸妈妈的家

  师:今天,我们到爸爸妈妈的家里去玩一玩。哎呀,爸爸妈妈不在家,那我们轻轻地走进去,参观一下,看看房间里都有什么。不能把爸爸妈妈的东西弄乱啊!

  (幼儿随意参观,找个位置坐下来)

  (2)谈话

  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幼儿说)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别人没看到的东西,他看到了桌子上的项链。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幼儿只观察局部时,教师引导他们要观察整体)

  师:房间很大,还有许多东西。你们看看上面、下面……(用手示意)

  2.讨论“这是谁的东西”,知道性别不同,使用的东西也不同。

  师:,这些东西是谁用的呢?

  幼:爸爸妈妈用的。

  教师拿出一双高跟鞋。

  师:这双鞋是谁用的呢?

  幼:妈妈。 .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妈妈爱漂亮,喜欢穿颜色鲜艳的鞋。

  师:我们把妈妈的高跟鞋放在粉红色的地毯上。

  教师拿出一双大皮鞋。

  这是谁用的?你怎么知道的?(爸爸的脚大要穿大鞋,爸爸喜欢穿黑色的皮鞋)我们把它放在蓝色的地毯上。

  教师拿出电话。

  这是谁用的?如果幼儿只说是爸爸用的,则反问,妈妈能用吗?大家都能用的东西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中间的地毯上。

  3.分类,区分爸爸妈妈各自的物品及共用的物品。

  (1)幼儿分类整理物品

  现在就请你们帮助爸爸妈妈把东西收拾一下。

  爸爸的东西放在哪里?(蓝色地毯上)

  妈妈的.东西放在哪里?(粉红色地毯上)

  大家都能用的放在哪里呢?(中间的地毯上)

  那就请你们把东西分类整理一下吧。整理好了,就坐回座位上。

  (2)检查分类结果

  我们一起看看整理得对不对。

  你们看看,这是什么?谁用的?放的位置对吗?(先拿两件放对位置的物品)这是什么?谁用的?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再拿两件放错位置的物品)

  4.讨论“爸爸妈妈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你们看见爸爸妈妈在家里都分别做哪些事情?(烧饭、洗衣服、扫地……)

  5.使共用物品归位,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方位意识。

  爸爸妈妈的东西都分别放好了,这些大家都能用的东西应该放在房间的什么地方呢?茶杯放哪里?电视放哪里?锅碗放哪里?

  幼儿把共用的物品放回房间的各个地方。

  6.扮演爸爸妈妈,满足幼儿扮演的愿望,增进孩子对父母的关爱你们想不想扮演爸爸妈妈?

  (1)请一名幼儿示范。

  你想扮演谁?怎么装扮?(想扮演妈妈,选一件妈妈的衣服穿上)

  你想学妈妈做什么呢?(在家中模仿妈妈做事情,如学妈妈在卧室和厨房扫地)这个妈妈真勤劳!

  (2)提要求

  你们每个人都来扮演爸爸或者妈妈,每人选一件物品,用妈妈的东西把自己装扮成妈妈,用爸爸的东西把自己装扮成爸爸。装扮好了再拿一件大家都能用的东西学爸爸妈妈做事情,看哪个学爸爸、妈妈学得最像。现在就开始吧!

  (3)模仿动作

  每位幼儿选择一件物品把自己装扮成爸爸妈妈的样子,模仿爸爸妈妈拖地、看书、做饭等动作。(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与幼儿交流,“你在学谁做什么啊?”用数码相机抓拍幼儿模仿动作的镜头。

  (4)音乐停

  请“爸爸妈妈”休息一下吧!把爸爸妈妈的东西都放回地毯上。

  7.照片回放,仿编短句。

  我们来看看刚才你们都是怎么模仿爸爸妈妈的。

  (1)播放照片一这是谁?他在学谁做什么?(我学爸爸看报纸)

  (2)继续播放照片,请幼儿根据每张照片说一句话

  例如,我学妈妈拖地板。

  我学爸爸玩电脑。

  我学妈妈叠棉被。

  我学爸爸做饭。

  (3)小结

  爸爸妈妈在家做很多事情,很辛苦。你们以后在家里应该怎样做啊?(听爸爸妈妈的话,帮他们做简单的事情。)

  8.结束活动:整理房间,培养幼儿有序的生活习惯。

  爸爸妈妈就要回家了,你们应该把爸爸妈妈的东西放到什么地方呢?

  如果把东西弄乱了,爸爸妈妈会怎么样?(会生气)

  幼儿把物品放回原来的地方,教师提示他们归类并摆放整齐。

  幼儿整理好物品,离开活动室。

  9.延伸活动

  联系幼儿家长,让他们和幼儿在家中继续这一游戏。

幼儿园教案:我的爸爸 篇3

  活动目标

  1、能对照相片认真观察爸爸的外形特征,细致画出五官的特点。

  2、能运用色彩和点、线条、图形等装饰画面。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

  1、每个幼儿自带的爸爸的相片。

  2、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等。

  情景创设:

  布置"我的帅气爸爸"展区。

  活动指导

  一、引导幼儿说出"我的帅气爸爸"。

  1、请幼儿拿出相片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爸爸,重点说说爸爸的脸型、发型、五官等特征。

  2、谈话引题:你们爱自己的爸爸吗?和爸爸在一起开心吗?今天请小朋友来画一画自己的爸爸,看谁画得最好。

  二、讲解与示范。

  1、出示一幼儿的爸爸和妈妈,比较爸爸和妈妈的脸型、头发、穿着的异同,一边比较一边画出来。

  2、请个别幼儿上前画一画爸爸的发型,比较爸爸和妈妈发型的不同。

  三、引导幼儿作画。

  1、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作画材料。

  2、向幼儿提出作画要求:作画时先画脸型,再画发型和五官;对照相片细致刻画爸爸的五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表达对爸爸的爱;充分运用色彩和点、线条、图形等装饰画面,使画面更加饱满。

  3、幼儿对照照片画爸爸,教师观察指导,给予适当的帮助。

  四、展示幼儿作品,开展分享活动。

  引导幼儿将作品布置在"我的帅气爸爸"展区,互相欣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