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美丽的泡泡》 篇1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喜欢玩色彩,但是我们提供给孩子们的绘画材料有限,所以孩子们的绘画多是以蜡笔为主。经过一学期的绘画,孩子们已经基本掌握蜡笔的涂色方法。本次作品的主要表现方式是蜡笔绘画和颜料刷画。对幼儿来说,一个个泡泡又美丽又可爱。有大的,有小的,很能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表现美的愿望。特别是这个活动在材料的运用上有别于其他传统的美术课。首先,采用油画棒来画泡泡,然后再准备颜料来请小朋友涂刷底色。“油水分离”这一科学现象加强了游戏的趣味性,让幼儿毫无顾忌地涂抹挥洒,充分体验美术活动的成功和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画各种各样的的圆圈泡泡,初步尝试布局画面。
2.能大胆用用蘸有颜料的板刷在画面上涂刷,初步感知“油水分离”的现象。
3.乐于参加美术活动,养成一定的审美情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画各种各样的的圆圈泡泡,初步尝试布局画面。
难点:能大胆用用蘸有颜料的板刷在画面上涂刷,初步感知“油水分离”的现象。
教学准备
1.白色水粉纸每人一张。
2.油画棒,排刷人手一份。
3.已经调好的水粉颜料。
4.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手拿泡泡工具变出彩色泡泡,请幼儿用手接泡泡,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谈话法,描述泡泡形状。
师:刚才老师变出好多泡泡,有的小朋友还能接住小泡泡,你觉得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在做什么?
小结:泡泡圆圆的,彩色的,它们在做游戏。红泡泡和黄泡泡还会手拉手呢!小泡泡还会躲在大泡泡的背后呢!
三、幼儿操作。
(1)用油画棒画泡泡。
教师:泡泡玩累了,把它们请到纸上休息休息吧!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回想刚才的泡泡都有什么样的,它们都在做什么,引导幼儿用油画棒画出来。
(2)用水粉给泡泡照相。
认识排刷和颜料。
教师:排刷姐姐和颜料哥哥怎么帮泡泡照相呢?(幼儿猜想,个别幼儿上台尝试)
幼儿尝试油水分离画,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 你们想不想也来帮泡泡拍照呀?
教师:那我们一起请排刷姐姐和颜料哥哥来帮泡泡拍照。
欣赏幼儿作品,简单解释油水分离。(出现油水分离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油和水是不相溶的。)
4、结束部分。评价幼儿作品,给予肯定,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园教案《美丽的泡泡》 篇2
《美丽的泡泡》这个活动是小班的一节美术活动。我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动。第一、目标的定位,是让孩子们尝试圈圈组合造型。现在是小班下学期,如果让孩子们单纯地画泡泡,未免太简单,而且很多孩子已经会画圈圈。所以想加大点难度,给泡泡做个简单的造型。第二,作品排列的方式。传统的美术作品是每个孩子一张画纸,然后作画,最后贴出来。本次活动采用先分离,后聚合的方式,一组的小朋友每人有一张画纸,画好以后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副完整的海底世界,然后再涂色。第三,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涂色。小班的孩子,喜欢各做各的,合作刷画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在刷画的过程中,还能听到孩子们说:“这是我画的”,然后就刷自己的画的那部分。我及时提醒他们,大家一起合作来刷一刷。他们也非常乐意去尝试。 从活动效果来看,孩子们兴趣还是很高的,他们第一次尝试刷画,感受油水分离,所以充满了好奇。第一环节,孩子们在优美的《网小鱼》音乐中进入今天的主题,美丽的海底世界引出小鱼吐泡泡。第二环节,重点介绍圈圈的造型,让幼儿去思考,如果自己去造型,会有哪些图形呢。第三环节,就是孩子们去操作,画好了画,组合在kt板上,然后一起合作来刷画。整个活动流程还是很流畅的。 同时,活动结束以后,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首先,孩子们对泡泡造型想象的还不是很丰富。在ppt展示的时候,可以再具体一点,因为活动的重点在圈圈造型上,所以有必要重点对造型做更深入的挖掘。如:单幅出示泡泡造型,可以是小花、棒棒糖、糖葫芦、米奇等,让幼儿更觉得趣味性。其次,细节方面可以处理更好些,如:可以在扳上固定好双面胶,作品直接就拼在上面,不用每张纸后面粘上双面胶,因为剥双面胶浪费幼儿的活动时间;水草画的太大了,有点喧宾夺主。同时水草用绿色来画,原来是白色,后来显现出来,幼儿以为是他们哪个小朋友画的,注意力集中在水草上而不是泡泡上。第三,颜料可以尝试更淡的蓝,由于幼儿力气小,画出来的圈圈颜色不是特别清楚,深蓝色就有点盖住彩色的泡泡。 虽然第一次上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但正是这些问题让我有了重新思考的机会,找到更适合班级幼儿的方法,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