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快乐的鞋匠》教案

2023-08-05

幼儿园中班《快乐的鞋匠》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修鞋、玩鞋的情境中,感受乐曲ABB’的曲式风格。

  2、尝试用有节奏的动作和小乐器表现鞋匠的工作和快乐的心情。

  活动准备:

  音乐录音;小乐器若干:铃鼓、三角铁、双响筒;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做做玩玩、感受乐曲。

  ●回忆经验,用肢体动作有表情地表现。

  ——“鞋匠是怎样修鞋的?”

  ●欣赏音乐,理解乐曲。

  ——“这段音乐有变化吗?是怎么变的?”

  ●在音乐的伴随下,跟着老师一起表现不同的修鞋动作。

  ●小结和提升:

  ——“这首乐曲表现了一个鞋匠在快乐工作的情景。”

  2、敲打乐器、学做游戏

  ●选择与动作相匹配的小乐器。

  ——“你觉得敲鞋钉可以用哪个小乐器来表现?为什么?”

  ——“我的手做哪个动作就用那个小乐器来表演。”

  ●识图谱,感知节奏。

  ——“你看得懂吗?这个节奏是怎样拍的?”

  ●听音乐,和老师一起看着图谱敲打小乐器。

  ——要求:“看清图谱,轮到你的小乐器时进行表演。”

  ●自由选择小乐器,听着音乐的变化有节奏地敲打小乐器。

  ——“音乐变化到哪里,小乐器也跟着变化。”

  ●小结和提升:

  ——“我们不仅可以用手,还可以用不同的小乐器来表演修鞋的动作。”

  3、玩鞋子、拓展方法

  ●用自己的小鞋子做乐器,跟着音乐表演。

  ——“用鞋子做小乐器可以怎么玩?想试一试吗?”(幼儿用自己的一只鞋子尝试敲打音乐节奏。)

幼儿园中班《快乐的鞋匠》教案 篇2

  《快乐的鞋匠》是一节打击乐教学。我选择了节奏鲜明的音乐《鞋匠之歌》来贯穿活动的始终。首先在开场活动我选择了与本次授课内容相关的节奏来向老师问好,意图是让孩子初步感知节奏。其次,在舞蹈的教授形式上我没有用传统的教师示范来教授动作,而是引导幼儿模仿鞋匠让孩子通过回忆生活经验,自己来创编动作,使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大大调动了他们的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孩子在活动中少了具体动作指导的束缚,扩散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他们跟随音乐打击时就可以很轻松的自行表演。孩子们表现出的这种积极性以及对音乐的领悟是我提前没有想到的,效果非常好。

  再次,跟随音乐通过分角色表演促进幼儿表演的欲望,让他们在活动中能更加自信、大胆的表现,会看老师的手指进行分声部表演,也在表演中学会根据音乐的节奏来变换自己的舞蹈动作以及表情,培养了孩子自信、开朗的个性,也促进了孩子间的友好交往。

  活动不足及修改意见:

  1、在座位的安排上可以做适当调整,不要拘泥于只坐在地上,可以让孩子分为三部分坐在椅子上。让整个活动环节动静相宜。

  2、听音乐进行打击的环节。可以让幼儿自己先听音乐,讨论哪里是修鞋子的第一道工序,哪里是第二道工序,哪里是第三道工序。这样更能加深幼儿的记忆。

  总之,整个活动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达到了活动目标,是我预设的活动效果,继续加油!

幼儿园中班《快乐的鞋匠》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我发现班里的孩子对各种乐器特别感兴趣,一有机会总是拿着乐器不想放手。可是在节奏活动中乐器的数量有限,小朋友鼓总是不够尽兴,所以有时,他们异想天开地把桌子等物品当作乐器,敲敲过过瘾。我想到《纲要》中提到“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所以我抓住孩子这一兴趣点,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铁、双响筒、串铃,知道其敲击的方法,感知其发出的声音。

  2、尝试让幼儿用有节奏的动作、打击乐器、敲击鞋子表现鞋匠的不同工序。

  3、培养幼儿遵守打击乐器活动的规则,培养幼儿看指挥演奏乐器的习惯。

  4、激发幼儿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三角铁、双响筒、串铃、表情图。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出快乐的情绪。 师:“小朋友今天心情如何呀,很高兴。很高兴的时候表情是什么样子?做个表情给孙老师看,你笑了、他笑了、我也笑了,我们大家都笑了。”

  二、拍手说说欢迎词

  1、发现好多老师来到了我们班,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欢迎。(如拍手、说欢迎词)

  2、给欢迎词配节奏   教师示范欢迎词:老师|老师|中二班|欢迎你|,请幼儿为欢迎词配奏,重点是看节奏是否合拍、敲击方式是否有变化,为下一环节环节做准备。

  三、用有节奏的动作表现鞋匠的不同工序。

  1、以介绍朋友形式引出鞋匠。师:“孙老师有一位朋友,人们鞋子坏了就会去找他,他的职业是什么呀(鞋匠)因为他的手艺特别捧,所以呢,找他修鞋子的人特别多,他每天要从早忙到晚,修鞋子有很多手艺,孙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一学。”(引导幼儿探索修鞋子的不同动作)

  2、学习鞋匠修鞋子的不同动作。

  第一道工序:补鞋子。“用力、用力、用力……噗”

  第二道工序:钉鞋子。“叮叮叮、叮叮叮”

  第三道工序:修好鞋子很开心。“啦啦啦、啦啦啦”

  3、配上音乐让幼儿用动作来表现节奏。 师:“音乐里面的老鞋匠会是什么样子的”。

  四、用乐器:三角铁、双响筒、串铃表现鞋匠的不同工序。 师:“我们来看看老鞋匠用的三道工具”。

  1、出示乐器:三角铁、双响筒、串铃介绍名称、打法。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工具分别用到了哪些乐器”。

  第一道:三角铁

  第二道:双响筒

  第三道:串铃

  2、看手势用乐器练习打节奏 要求:没轮到时不能有声音。

  师:“我的手做什么动作就哪样乐器出来敲。”

  3、配上音乐让幼儿用乐器来表现节奏。 师:“我们跟着音乐一起修鞋了。”

  五、启发幼儿用鞋子表现鞋匠的三道工序。

  六、活动延伸:在生活中幼儿继续探索尝试用来打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