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教案《鼹鼠的皮鞋车》

2023-07-25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教案《鼹鼠的皮鞋车》 篇1

  目的:

  1、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它的对话,能用较清晰的语言进行讲述.

  2、掌握和运用动词:提、冲、修、刷、推等,并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示。

  3、教育幼儿懂得环保,知道在生活中要多开动脑筋,就可以利用废物做成有用的东西。

  准备:图片、磁带、实物、破鞋子、动词卡、教室内稍作布置(好添加报纸做的东西等)、头饰:小兔、小松鼠、小鼹鼠、模拟皮鞋车。

  过程:

  一、出示图片,教师直接引题:

  师:这几幅图,你们见过吗?(中班下学期已见过)

  那这个故事,你们肯定听过了。谁来给老师讲讲这个故事,图片这么好看,故事肯定很精彩。

  二、请幼儿来看图片,进行讲述故事

  不管讲得如何,教师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幼儿大胆地进行讲述,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得到一次锻炼。

  三、全体幼儿来完整地听故事。

  教师边引导幼儿结合图片来听故事,巩固对故事的掌握。

  四、以幼儿来教师讲故事的形式,对故事中的对话及动词进行掌握。

  1、(出示实物:旧鞋子)全体幼儿来讲述,教师来表演,重点突出小兔子、小松鼠,它们看见这只破皮鞋时,不为心动的表情,并能用动词:“提、闻"来表达出来。

  2、注意讲解动词(做皮鞋车这一段的语言描述动作性强),教师引导幼儿掌握和运用动词。

  如:提来一桶水(出示:“提”字宝宝),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示,并能用词来讲句话。

  3、注意提醒:小兔、小松鼠再次看到又新又漂亮的皮鞋车时的神情,及鼓励幼儿学习他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送给小兔上学.给小松鼠送去松果)进行品德教育、情感交流.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教案《鼹鼠的皮鞋车》 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复述故事。

  2.激发“变废为宝”的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挂图,自制皮鞋车一辆,幼儿每人一套故事图片,各种废旧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自制小车,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请幼儿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做出回答。

  2.出示自制的皮鞋车,提问:你们看,我这儿也有一辆小车,它是一位小动物送给我的,请小朋友猜一猜,它是用什么做的?

  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做出各种回答。

  二.学习故事——鼹鼠的皮鞋车,并能够复述。

  1.老师: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到底这辆车是用什么做的呢?现在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听完之后你们就知道答案了。

  放故事录音,请幼儿仔细听故事。

  2.老师拿着自制小车说:现在谁能说一说,这辆小车是用什么做的?(请个别幼儿回答)

  3.出示挂图,老师再讲述一遍故事。提问:

  ⑴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⑵都有谁看见了草地上的破皮鞋?小兔、小松鼠说了什么?是怎样做的?

  ⑶小鼹鼠见到又脏又臭的破皮鞋,它说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

  ⑷小鼹鼠开着皮鞋车做了那些好事?

  4.老师:小朋友说的真好,下面请你们拿出小图片,自己来讲一讲故事,看谁讲的最好。

  ⑴幼儿自由地讲述故事,老师进行巡回指导。

  ⑵个别幼儿到前面讲述故事。

  三.活动延伸: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

  1.出示各种废旧材料,引导幼儿讨论:小鼹鼠用破皮鞋做了一辆漂亮的皮鞋车,老师这儿也有许多废旧物品,请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你能用废旧物品做什么玩具。

  幼儿进行讨论后,说出讨论结果。

  2.请幼儿动手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

  活动评价:

  该活动目标清楚、明确、具体,活动准备较充分、细致、独具匠心。从这一活动的开始部分,老师就用一个自制的小汽车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幼儿能够开动脑筋,充分发挥想象力,说出多种答案。既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又激发了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活动中,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讲述故事,用不同表情不同语气来表现角色的形象及心理特征,为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做好了铺垫,同时采用挂图进行教学,使幼儿直观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在接下来的自由讲述中能主动、大胆讲述,并愿意到前面为大家讲述故事。

  延伸活动又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创造的机会,孩子们通过大胆想象,用废旧材料制作出了大船、房子、花篮、汽车、小鼓、火箭等物体,使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教案《鼹鼠的皮鞋车》 篇3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纸、胶水、色彩笔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破皮鞋的图片。“这是什么呀?”

  2、出示小兔、松鼠、鼹鼠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小兔、松鼠、鼹鼠看见这只破皮鞋会说什么呢?”

  二、欣赏故事

  1、欣赏故事的第一部分。“我们来听听它们是什么说的吧”。

  2、幼儿猜想:鼹鼠会怎么打扮破皮鞋呢?

  3、欣赏故事的第二部分。印证幼儿的猜想。请幼儿说说,小鼹鼠是怎么打扮[破皮鞋的。

  4、幼儿猜想:鼹鼠送小兔去上学,小兔会怎么说?鼹鼠给小松鼠送松果,小松鼠会怎么说。

  5、欣赏故事第三部分。

  6、完整欣赏故事。

  一边欣赏故事一边思考: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鼹鼠?

  三、幼儿创作。

  1、教师:“如果你也遇见了这样一只破皮鞋,你会把它打扮成什么呢?“

  2、幼儿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操作或者绘画。

  3、教师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创作想法。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创意。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教案《鼹鼠的皮鞋车》 篇4

  我把故事内容画成了一本大书,大家一起边看大书,边猜测故事情节,孩子们对这个形式非常感兴趣,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鼹鼠打扮皮鞋车的环节,让幼儿来学学鼹鼠是怎么打扮皮鞋车,孩子们兴趣很高,把几个动词表现的非常到位。最后环节让幼儿也来用“破皮鞋”来设计一样东西,孩子们想象很丰富,什么皮鞋飞机、皮鞋笔筒、皮鞋娃娃、皮鞋花瓶、破鞋轮船、皮鞋坦克……,通过创作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这个活动就目标而言,目标达成情况还比较好,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比较高,活动进行的比较顺畅,条理也比较清楚。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

  1、在处理幼儿回答上,我太拘泥与故事中小动物的原话,在幼儿回答出相当不错的答案,如:“哇!多漂亮的皮鞋车呀,能借我开开吗?”“多漂亮的皮鞋车呀,你是怎么做成的?”“多漂亮的皮鞋车呀,让我坐坐好吗?”这些回答幼儿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的,我却没有采用他们的回答,而是告诉幼儿故事中小动物是怎么怎么说的。其实正确的答案在第一个幼儿回答时已经说出,由于我想让更多的孩子说说他们听到的,没有抓住好时机。

  2、在教具准备上不够充分,大书中鼹鼠打扮皮鞋车我只用了一页表示,以至于鼹鼠打扮皮鞋车的经过不够具体形象。因此,幼儿在听完故事让他们说说鼹鼠使怎样打扮皮鞋车的,他们说的比较费力。

  如果有机会再进行这个活动或是在其他活动中也一样,我要从这次活动中吸取教训,在备课时,考虑周全些,多多想一想幼儿会怎么想怎么说;在活动进行中也要注意随机应变,不要太拘泥于教材,应该学会灵活地运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