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热气球教案参考 篇1
【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孩子的绘画作品内容逐渐丰富,也更多的带有情节性。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步发现空间关系除了“上、下、左、右”之外,还存在这前与后的重叠关系。幼儿想表现重叠现象,但又不知道如何恰当地处理被遮挡的部分,于是“密集、透明、变形”等方式。这既反映了幼儿纯真与直接,也反映了幼儿的无奈。为了帮助幼儿消除这份焦虑,让他们正确认识现实生活的重叠现象,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探索周围世界,才设计组织了这次集体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大胆表述和表现不同图案、不同形状的热气球,感受作画带来的乐趣。
2、在感受散点式画面拥挤的基础上,初步学习重叠现象的表现和表达。
【重点难点】
重叠现象的表现和表达。
【活动准备】
PPT 、儿童画的各类热气球、画板
【活动过程】
一、课前组织、猜谜引入
1、谈话
2、猜谜语:五彩大球圆又圆,下面挂这大吊篮,启动开关把火点,带你遨游上云天。猜一种神秘的交通工具,幼儿大胆猜测。
3、说一说:
你们太厉害了,就是热气球!出示热气球图片,观察并回答问题。
二、观察特征,大胆描述:
热气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气囊、吊篮和加热装
每一个热气球的颜色、图案都是一样的吗?出示各种图案、各种颜色的热气球,原来热气球上还可以画上各种各样的图案。
你见过其他形状的热气球吗?欣赏其他图案的:牛、青蛙、蛋糕、猫头鹰、笑脸等等。
三、初步感受遮挡,探索表现方法。
1、初步摆放热气球,感受散点式画面的拥挤。
黑板出示密集的热气球:看,这是一场热气球比赛,现在的天空很热闹,这么多在一起飞来飞去确实有点拥挤,有点让人透不过气的感觉。
2、初次调整后出现了组合。
有什么办法让天上的热气球看起来不这么挤呢?(幼儿讨论,请幼儿上台调整,调整后出现了组合。
3、二次调整出现重叠。
热气球三三两两在一起,旁边会出现一些空的位置,这个办法好,还能让这几个好朋友的旁边再空一些吗?(请幼儿摆出现了重叠)
5、尝试画重叠热气球的方法。
原来热气球也像小朋友一样,喜欢捉迷藏,只露出半边身体,那藏起来的地方看得见吗?(看不见)
那如果你要画两只捉迷藏的热气球,看不到的地方用不用画出来?谁来试试画两只捉迷藏的热气球?总结出看不见的地方不用表现出来,先画前面那一只是比较成功的方法。
6、欣赏场景图,感受画面的美。(抽拉画板)
教师一边用抽拉的方法快速更换背景图,一边缓慢的介绍:热气球飞到郁郁葱葱的森林、高楼林立的城市、鲜花盛开的花园、波涛汹涌的海洋。
三、操作体验,创意表现。
1、明确作画要求。
请你们用手中的画笔把不同图案、不同形状的热气球请上天,让他们玩得开心。有的热气球爱捉迷藏,请你们用喜欢的颜色把他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它们带你到你想去的地方。
2、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的画面布局。
四、分享交流,经验提升。
1、充分表述。把画好的热气球拿到客人老师面前,跟客人老师们说说你会乘着热气球到哪去?去干什么呢?也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会乘着热气球去哪里?去干什么?(引导能力较强幼儿画场景,如郁郁葱葱的森林、高楼林立的城市、鲜花盛开的花园、波涛汹涌的海洋)
2、经验提升。请画了重叠的幼儿介绍一下,“为什么这么画,用什么方法画”,帮助幼儿通过同伴间的学习提升表现重叠物体的经验。
【活动反思】
亮点:为了使幼儿达到表现想象创造结果的需要,教师要传授一些必要的技法知识。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传授技法而教技法,在传授技法的同时要鼓励幼儿举一反三。不要把幼儿的思维只限制在一个事物上。
不足:有的孩子在绘画时色彩单一。自由想象创作空间还不够,可有效提高幼儿绘画积极性,促进孩子随心所欲,大胆表现,最大限度地发掘幼儿内在创造力和表现力。
幼儿园美术热气球教案参考 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感受的基础上,初步学习重叠的表现和表达。
2.大胆表现场景,感受创作画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热气球操作卡(选若干幼儿画的热气球,放大复印,沿轮廓剪下,背面贴磁)。
2.磁性板、记号笔、白纸、水彩笔。
三.活动过程
(一)热气球飞上天
1.热气球的组合
2.这是你们画的热气球,今天它们要飞到天上去旅游,谁来把它们请到天上去?(请幼儿把热气球贴到画纸上。)
3.摆放图卡,尝试用重叠的方法安排热气球在画面中的位置。
(1)真热闹啊,就是有点挤,怎么让热气球不那么挤呢?(幼儿调整位置)
(2)用捉迷藏的方法可以使热气球玩得开心,飞的舒服,三三两两地在一起,画面也很好看。
4.讨论重叠与遮挡的关系
(1)这几个热气球看不到的部分在哪里呢?看不见的部分要不要画出来?
5.尝试重叠作画方法
(1)画玩两只捉迷藏的热气球,你认为应该先画哪一个?为什么?
(2)请两位小朋友来试一试,一位先画藏起来的热气球,一位先画挡在前面的热气球。
(二)热气球去旅游
1.想象热气球飞去的地方。
2.热求要飞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它们飞过了森林、海洋、城市、花园……你还想让它们飞到哪里去?
(1)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知道幼儿的画面布局。
(2)展示幼儿的作品、评价。
四、活动反思
美术活动《空中的热气球》,让孩子们自己先画出热气球的外型,自己设计,用各种线条,图案来装饰热气球。孩子们已经多次接触装饰画,而且内容也比较简单,在我看来应该会有很好的效果,可结果却不尽人意,大部分孩子的作品雷同。而且在构图上几乎就是单一的大小区别。
在活动的开始,我通过提问孩子在密密麻麻的空中,热气球觉得太挤抛出问题,让孩子想各种方式进步不同排列,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于是,我又请孩子们欣赏很多的气球,交代了要求,在黑板上给他们提供了很多设计的图案、几何图形和线条,例如:波浪线、锯齿线、弧线三角形,半圆形等等。最后我还特地做了个示范,装饰了热气球,还用拟人化的手法,给热气球画上了眼睛和嘴巴,成了一个热气球娃娃。孩子们开始作业了,我巡视了一番,发现几乎大部分孩子画的'都是娃娃热气球,和老师黑板上一样的,最后我终于找到根源,问题就出在老师的示范上,因为我把热气球设计成了娃娃,孩子们就只对娃娃感兴趣,而忽视了一些图案线条的使用,这样的示范就束缚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才出现如此雷同的作品。以前的活动中,老师只示范主要的东西,而大部分留给孩子们自由发挥,所以他们的作品就丰富多彩,出现很多不一样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