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

2023-07-19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狐狐》讲述的是一只名叫"狐狐"的小狐狸的故事。这时故事情节出现第一个悬念,圣诞节的夜晚,狐爸爸带着全家去鸡窝,是一无所获还是满载而归?第二个悬念则是在狐狐全家被猎人抓住之后,狐狐一家的命运将何去何从?故事的结局完全出乎读者的想像,情节生动曲折,牵动着读者的情感,又渗透着孩童的天真幻想。

  大大班的孩子已经具有初步的看图阅读能力,但是对绘本的阅读还是仅停留在对视觉图像直观的认识层面,绘本《狐狐》中有不少画面,必须要经过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所蕴含的意义。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理解绘本内容,知道音乐具有感动人的神奇力量。

  2.感受绘本的趣味和幽默,体验人物的情感变化,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绘本PPT《狐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出故事主角,猜测内容。

  小朋友你们了解狐狸吗?请小朋友们来感受一下画面上这只狐狸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观看PPT,想像讲述。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鼓励幼儿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教师从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故事结尾留有悬念,鼓励幼儿大胆猜想,预测结尾。

  三、完整欣赏PPT

  带着问题结束活动,哪个是狐狐?狐狐在看书吗?狐狐看到自己的'孩子看书会怎么样?

  四、活动延伸

  幼儿自主阅读,寻找绘本中有趣的画面,并与同伴交流。

  狐狐狐狐来到这个世界时,周围一片静悄悄。原来,她的家深藏在地底下,没有电话,没有广播,连狐爸爸最喜爱看的电视节目也只有画面,没有声音。

  狐狐的爸爸妈妈很少说话,这不奇怪,因为狐狸都沉默寡言。不过,不说话好像也并不防碍一家人的沟通――一个咧嘴微笑,一个张牙舞爪,谁不知道谁的心思?

  一天,狐狐轻轻爬出婴儿车,悄悄把头探出门外:嚯,外面可真啊!

  "咕咕咕呱呱呱嘎嘎嘎",一声比一声响亮,像是一场大合唱。"嘤嘤嘤" "嗡嗡嗡",一阵清脆一阵低沉。"哞哞哞叮叮叮",一声温柔一声高亢。"叽叽叽喳喳喳吱吱吱啾啾啾"。狐狐越听越入迷,越听越兴奋。

  回到家里,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嗡嗡哞哞喳喳"一通模仿。狐爸爸和狐妈妈却被噪音折磨得烦躁不安,同时也担心。为什么呢?因为"叽里呱啦"的狐狸是弄不到食物的。可是狐狐才不管呢-她唱得正起劲!

  没过多久,柜子里的食物就吃光了,狐狐听到自己的肚子老是"咕噜咕噜"乱叫。圣诞节的夜晚,狐爸爸苦思冥想,终于憋出一个词"鸡窝!"为了防止狐狐发出响动,她的嘴巴也被结结实实地绑了起来,结果,全家满载而归。

  不料,森林警官出现在面前。狐狸一家三口又冷又怕,哆哆嗦嗦地等待着处决。

  就在这时候,狐狐猛地挣脱嘴上地绳套,开始放声高歌。她的歌声是那么清脆美妙,就像夜莺的歌声一样。森林警察感动了,他决定放狐狸回家。不过,他警告说:"下次要是被我逮到,那我的枪可就不客气了!"这次奇遇很快在亲友们中间传开,大家纷纷带着礼物前来,欣赏狐狐美妙歌声。狐狐简直是一夜成名。狐爸爸和狐妈妈真为自己的宝贝女儿感到骄傲!

  终于,狐狐变得大名鼎鼎。她的歌声响遍全世界。她来到炎热的非洲,为动物之王演唱。她又赶到冰天雪地的南极,为企鹅王国献艺。狐狐渐渐长大了。后来,她嫁给了一个聪明能干的小伙子。再后来,他们生了一群小宝宝,一个个能歌善舞。

  只是,那个最小的宝宝,让狐狐有些担心。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并理解画面,讲述故事中所发生的事。

  2.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并为自己的优势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谁敢嘲笑狮子》图画书教学ppt(或投影仪)动物图片(老鼠、牛、猫、鸟、蜘蛛等)活动过程:

  一、介绍主角,导入故事。

  从局部到整体呈现狮子,先出示身体和四肢,再出示尾巴,接着出示面部,最后出示鬃毛。

  老师:瞧,这是今天故事的.主角,你猜它是谁?

  小结:这一头威风凛凛的鬃毛只有狮子爸爸才有,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关于这只狮子的故事,题目叫《谁敢嘲笑狮子》。

  二、阅读讲述,理解故事。

  1.出示p2——p4,讲述开始部分。(从“清晨丛林里很凉快——母狮子说,你倒是说说看,你到底厉害在哪里?”)老师:你们觉得狮子厉害吗?厉害在哪里?

  2.出示p5——p19,讲述故事发展部分。(从“跑步是我最拿手的——就连大象也不敢嘲笑一头狮子。可是,狮子还是听见了。”)老师:故事里,狮子觉得自己哪些地方很厉害?(幼儿讲述时,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老师:结果是这样吗?有那些动物比狮子更强?

  三、游戏《动物大比拼》

  老师:(出示动物图片)这里还有一些动物,去找找,你觉得谁也有可能会嘲笑狮子?

  老师:他有什么本领比狮子更强?(引导幼儿尝试用“我的……的本事比你大”的句型)四、讲述故事的高潮和尾声。

  ①教师讲述(从“大狮子气坏了,——气死我了,我真想……”)播放大狮子的叫声。(提问:大狮子怎么了)②教师讲述(狮子气得大吼——结束)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情节和线索,学习角色对话。

  2.能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和推测,并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3.懂得遇事要善动脑筋。

  4.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故事PPT、苹果树图片、母鸡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提问:一只母鸡家门前突然长出一棵苹果树,苹果树又突然长出了耳朵、嘴巴和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观察图片根据画面展开想象和推测,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连贯的表述。

  (一)出示图片1,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母鸡发现了什么?表情是怎样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表情?

  小结:母鸡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觉得很奇怪:门前没有苹果树的,怎么突然长出了一棵呢?

  (二)出示图片2,引导幼儿观察,提问:一阵风吹来树上掉下几片叶子,

  苹果树上出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谁的耳朵?母鸡看到会说什么?苹果树会说什么?

  小结:母鸡说:“真奇怪,我从没见过苹果树长着尖尖的耳朵。”苹果树说:

  “我们苹果树有时候是这样的”。

  (三)出示图片3引导幼儿思考,提问:“苹果树又有了什么变化?这是什么一张什么样的嘴巴?

  (四)图片4引导幼儿思考,提问:“这条尾巴和脚趾什么样子?母鸡看到会说什么?苹果树会怎样回答?

  提问:这是一棵真正的苹果树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苹果树现出原型吗?

  (五)出示图4,引导幼儿思考:“母鸡想的好办法是什么?故事的结局会怎么样?

  小结:小朋友能够大胆的对母鸡和苹果树之间发生的故事进行猜想,而且语言连贯的大胆表达。

  三、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思考、理解母鸡的聪明智慧。

  利用图片引导幼儿完整的讲述故事。

  提问:大灰狼为什么要假扮苹果树?母鸡是怎么识破大灰狼诡计的?

  你们喜欢故事中的母鸡吗?为什么?

  四、分角色表演,懂得遇事不要害怕,要善于动脑筋。

  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提问: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母鸡?生活中遇到奇怪的事情要怎样做?

  小结:遇到奇怪的事情时不要害怕、不慌张,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不能轻易上坏人的当。

  教学反思

  整堂课下来发现本班有部分幼儿还是不错的,可是还有部分幼儿胆小,不敢举手,话语声音小,说不完整。第一堂课,我的把握也不是太好,所以我又重新上了第二次,在第二次的实施中针对上一次的不足,进行了修改和画面的`调整,幼儿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又在第二课提升了语言。为了看第二次的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当天晚上就布置幼儿回家讲述,家长记录,第二天拿到记录,效果还是比较满意,毕竟孩子们都能够知道我故事的内容,并且能够把他讲出来。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我还是继续以这种方式,时时关注孩子的发展及掌握情况,对自己的教案及时的提出修正。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线索,理解背心的变形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

  2.仔细观察图片,感受故事的情趣,了解快乐的方法。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人数12——14人(大个子、小个子)、红绿粘纸若干

  活动流程:

  一、引发兴趣(出示ppt)

  今天带来了一本书。书里面有一个朋友,看看,这个朋友是谁?

  你看看它是怎样的一只老鼠?

  小结:这是一只老鼠弟弟,我们叫它鼠小弟。

  二、分段讲述故事(出示ppt)

  讲述故事至“猴子来了以后,也穿上了小背心。”

  小结:对了,鸭子矮,猴子高。(出示两个字:矮、高)

  三、游戏推进,帮助理解

  两个孩子比身高

  孩子们,请你去找一个朋友,比一比,谁高?谁矮?好吗?高的孩子贴红色粘纸,矮的孩子贴绿色粘纸.

  幼儿分散游戏

  集中幼儿,请两组孩子说说:“我和比身高了,高,我比她矮”

  想办法矮个子变高,高个子变矮

  继续讲述故事至“海狮子来了以后,也穿上了小背心”

  小结:是的,海狮也说:“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吧。”

  刚才是猴子高,鸭子矮,海狮来了以后,那现在谁高,谁矮呢?

  小结:现在海狮高,猴子矮了。(出现高、矮两字)

  三个孩子比身高

  请三个孩子来试试比身高,矮个子站这里,高个子站这里,我们看看你们会排吗?

  五个孩子比身高

  三个孩子会排了,那5个孩子排队,行吗?

  请5个孩子上来排队比身高,大家一起来看看。

  所有的孩子比身高

  小结:3个孩子会排,5个孩子会排,所有的孩子就有点难了,不行了吧。所以要看看自己,也要看看别人,回到教室里再去试试这个游戏,好吗?

  四、继续故事讲述((出示ppt)

  小老鼠怎么了?你怎么知道鼠小弟又开心起来呢?

  没错,怎么一件不能穿的小背心,会给鼠小弟带来什么开心的'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五、延伸

  孩子们,如果以后你们也能把一件难过的、伤心的事变成一件开心的事,你们就会变得比较快乐。你们说是吗?

  活动反思:

  《鼠小弟的小背心》是一本无论在构思上还是画风上都带有明显荒诞风格的图画书。它的乐趣就在于读者可以一边读,一边猜推结尾是怎样一个结局,还有图画中特别幽默的是动物的表情,就说鼠小弟吧,你看它穿着小背心站在那里:“挺好看吧”时,多神气啊,可当它拖着被动物们拉长了的背心,泪流满面地伤心远去时,又是多么沮丧啊。同时,把鼠小弟高兴、惊讶、悲伤的表情,巧妙地穿插到了绿、红、黑单纯的色彩与构图以及登场的动物们的表情与小背心的变化之中。此外,结尾的意外性中所流露出来的幽默与悲伤,让幼儿兴趣浓厚。我选择这个活动主要原因是故事情节贴近幼儿心灵的语言,充满幽默,受孩子的喜爱,其中蕴涵的幽默、礼貌用语也让孩子在活动中得到了感受与学习。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的细微之处,大胆猜测、想象,理解画面内容。

  2.通过提问、交流,感受绘本循环往复的故事结构。

  3.体验绘本阅读和想象、提问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书内容PPT,绘本幼儿人手一本;【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2.和绘本内容相关的'小动物卡片各一个;环形图箭头;

  3.声音文件:为什么我不能;

  4.《为什么我不能》配套DVD;

  5.磁性黑板。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起幼儿的关注,请幼儿观看绘本的封面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本书,这是封面。

  1.看看这上面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小鱼吐了一个大泡泡,看看泡泡里有什么?这是什么符号?你在哪儿看见过?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总结:当我们心中有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用问号来表示。

  2.现在谁有问题啊?你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发现泡泡的尖尖角指向谁,就表示谁有问题。

  二、观察小鱼看到小牛踩泥巴的画面,初步了解句式"为什么我不能……,像……那样?"。

  1.小鱼有什么问题?

  出示PPT2。

  2.小牛正在泥地里干什么?你们踩过泥巴吗?踩泥巴时心情怎样?

  3.小牛在踩泥巴也很开心呢!小鱼看见了,就问妈妈:"为什么我不能踩泥巴,像小牛那样?"

  4.小鱼问了什么?(贴教具:小鱼、小牛)

  5.小鱼能不能踩泥巴呀?

  三、带领幼儿一起观察画面,大胆想象、猜测,熟悉句式。

  1.小牛的疑问(PPT3)

  ①下面谁有问题了?

  ②小牛看到了谁?小鸟在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③那小牛会问什么呢?(请2-3个幼儿回答)

  (播放录音)请幼儿学一学后贴教具小鸟卡片。

  2.小鸟的疑问。(PPT4)

  ①现在又是谁有问题?

  ②猜猜小鸟会问什么?(引导幼儿把问题表述完整)贴小鸭卡片。

  四、幼儿自由翻看绘本,猜测、讨论小动物的疑问。

  1.幼儿自由看书

  接下来谁会有问题呢?小鸭又会有什么问题呢?小朋友们到这本书里来看一看、找一找。

  2.请幼儿介绍

  你看到谁有疑问了?它有什么问题?

  3.看完后把书合上看封面,介绍故事的题目。

  五、师幼共同欣赏动画片。

  六、总结圆环。

  看完动画后把剩下的动物一起出示在圆环上。刚才这个故事小鱼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不能踩泥巴,像小牛那样,小牛的问题是:问什么……

  哎呀!它变成了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了,真有趣。

  七、活动结束

  师总结:这些小动物真爱动脑筋,提了这么多问题。小朋友,你们平时有没有看到什么不明白的事呀?

  以后,我们也要像这些小动物一样仔细观察,大胆提问,有问题可以问爸爸、妈妈,可以向有知识的人请教,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书里或上网查找答案。

  小鱼→小牛→小鸟→小鸭→猫咪→小兔子→小狗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中发生的事件,能大胆想象和表述。

  2.按声音提示,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蛋糕、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引起兴趣: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啊呜”。“啊呜”会是什么呢?听完故事你就知道了。

  在森林里生活着四个好朋友,他们是谁?(小兔、小猴、小猫和小熊)

  一天,它们一起来到森林里,看见了一幢房子。

  二理解故事,大胆联想:

  1.讲述故事开始:

  l播放“啊呜”,这是什么声音?屋子里会有什么呢?

  2.大胆联想猜测:

  l小兔跑去看了看,害怕地逃回来说:“啊呜是圆圆的”,圆圆的会是什么东西呢?

  l小猴跑去看了看,害怕地逃回来说:“啊呜是白白的”,白白的会是什么呢?

  l小猫跑去看了看,害怕地逃回来说:“啊呜上面还有红色一点一点的”,红红的又会是什么呢?

  3.欣赏故事结尾:

  l勇敢的小熊决定到屋子里去看看。圆圆的、白白的、红红的,原来是一只蛋糕呀!

  三根据提示,操作体验:

  1.播放“啊呜”声,听听、数数吃了几口蛋糕,播放课件验证。

  2.幼儿人手1份“蛋糕”,根据声音提示,“吃”相应次数蛋糕。

  集中操作:吃蛋糕

  鼓励幼儿将听到的声音次数,用自己的'小手在蛋糕上用力戳出洞洞来。

  小结:听到几次声音,就“吃”几口,要不多也不少哦!

  3.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蛋糕,先轻你找找蛋糕上的洞洞,然后听听声音,用手指来吃吃蛋糕。

  活动反思:

  在活动之前,我特别注重了教具的制作,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只有非常直观、生动的形象才能吸引他们。在活动中,幼儿对整个故事非常的感兴趣,活动结束后很多老师说我的故事讲得很生动,其实,在给幼儿讲故事,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放慢语速,语言要生动,要与幼儿有眼神、肢体等的交流,幼儿才能非常认真、安静的听故事。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我拿出一个漂亮的盒子,里面有很多的东西,请幼儿分辨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可以吃,体现了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 篇7

  《从头动到脚》是一个有趣的绘本,包含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目的在于让孩子在想、看、说、练的基础上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学说故事中的句式:“我是……,我会……,你会吗?这个我会!”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语言的兴趣。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喜欢一些韵律感比较强的文学作品,更喜欢这些作品中一些重复性的语言,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学习一个逻辑性比较强的句式确实很难,因此我设计了微课《从头动到脚》,目的在于让孩子在想、看、说、练的基础上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学说故事中的句式:“我是……,我会……,你会吗?这个我会!”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语言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说句式:“我是……,我会……,你会吗?这个我会!”

  2、熟悉身体主要部位的名称。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学说句式:“我是……,我会……,你会吗?这个我会!”

  活动准备:

  1、《从头动到脚》课件。

  2、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起兴趣。(30秒)

  1、创设语言情景,直接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动物园,我们会见到很多很多的小动物,你们能用“我是......”的句式大声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吗?

  2、逐一出示故事中动物的图片,教师先示范用“我是……”的句试介绍前四个小动物,然后引导幼儿看图用“我是……”的句式说出其余八种动物的名称。

  二、出示绘本《从头动到脚》

  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倾听故事,学习句式:“我是……,我会……,你会吗?这个我会!”(4分30秒)

  1、教师讲解绘本内容,幼儿观察画面,在反复重复的基础上了解句式特点。

  2、提问故事内容,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1)提问:刚才这个故事中提到了身体上的哪些部位?(PPT逐一出示各部位的图片)

  (2)请把你知道的身体部位指出来,并动一动。(PPT出示所有身体部位的名称)

  3、看图片学说句式:“我是……,我会……,你会吗?这个我会!”

  (PPT逐幅出示故事图片)提问:你能根据提示用故事中的语言讲一讲图片内容吗?

  三、出示动态图片,幼儿练习句式。(1分钟)

  教师:你能尝试用“我是......,我会......,,你会吗?”这个句式说一说图片中的内容吗?

  1、PPT出示动态跳跃的青蛙,幼儿根据图片练习句式:我是青蛙,我会跳,你会吗?

  2、PPT出示动态的走路的小熊,幼儿练习说句式:我是小熊,我会这这样走,你会吗?

  四、延伸活动。(30秒)

  幼儿思考:除了这些动作,你的身体还会做什么?怎么做?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受小猪和奶奶之间浓浓的亲情,明白爱是可以传递的。

  2.体会拥抱的温暖,并大胆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出来。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头饰、音乐媒体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分享爱的情感经验

  1.师:你们有特别想念的人吗?为什么这么想念他(她)呢?

  2.师:你会用什么办法表达你的想念?

  小结:想念一个人,可以用打电话,写信,聊天,视频等方式来表达

  二、讲述故事--用拥抱表达爱

  1.师:今天,有只小猪很想念它的奶奶,它会给奶奶准备什么特殊的礼物呢?(PPT播放)猜猜里面会是什么礼物?(幼儿讲述)

  2.师:你们看,小猪到底送了什么给奶奶呢?

  3.师:什么叫抱抱?4.师:小猪说,我要把我的爱告诉奶奶,我要给奶奶一个大大的、大大的、世界上最大最大的抱抱。

  5.师:那什么叫做"大大"的抱抱呢?(幼儿用动作表示)

  三、情境游戏一一爱的接力棒

  1.师:小猪说,我要给奶奶一个大抱抱,可是奶奶住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抱抱传不过去呀!怎么办呀?

  2.师:你们有办法让这个大大的抱抱传到小猪的奶奶那去吗?

  幼:可以坐交通工具:飞机,火车,汽车等等

  3.师:你们的办法都很好,小猪十分感谢你们,但是小猪也有一个好办法让抱抱传到奶奶那去,你们想知道吗?(讲述故事)

  小猪来到了邮局,这里许多动物来这里寄东西,小猪说小狗叔叔,我想把我大大的抱抱寄到我奶奶家,叔叔说,好吧,你先把你的抱抱给我吧,于是小猪长开双臂,大大的抱了小狗叔叔,小狗叔叔收到了这个大大的抱抱请其他邮递员一个一个的帮忙送过去。

  4.师提问:小猪用了一个什么办法?是不是一个好办法?你们愿不愿意也来当一回邮递员,帮助小猪寄这个抱抱呢?

  游戏一:传抱抱,请幼儿扮邮递员的角色和小猪的角色,一起帮助小猪把大大的抱抱送到奶奶家。

  5.师:奶奶收到小猪的抱抱,甜在心里,暖在心里。她说,我要把我的爱,我的回信送给小猪。(亲亲)

  6.师:你们觉得这个亲亲会到小猪的身边吗?用什么办法传给小猪呢?

  游戏二:传亲亲四、再入主题--爱的回音

  1.师:奶奶收到了小猪的礼物,小猪也收到了奶奶的礼物,大家的心里都甜滋滋的,觉得幸福极了。

  2.师:这个好听的`故事就藏在这本书里,这本书的名字叫《会飞的抱抱》。让我们一起回教室去看看书里有没有更有趣的事情发生吧!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本次活动我们通过绘本《会飞的抱抱》让幼儿了解了信件传递的整个过程。通过这简单的信件传递,也流露出了亲情与友情之间的美好,简单的信件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长久保存。的整个过程。通过这简单的信件传递,也流露出了亲情与友情之间的美好,简单的信件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长久保存。

幼儿园绘本活动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母爱是儿童故事中常见的主题,孩子们在这类故事中能获得最大的抚慰和安全感。《我永远爱你》的画面以温暖、明亮的色调为主,熊妈妈自始至终不断重复着"我永远爱你"这样的宣言,在共读《我永远爱你》时能感受到洋溢其中的甜蜜。

  活动目标:

  1.大胆猜测并讲述故事情节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并尝试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3.感受绘本语言的趣味,培养绘本阅读的兴趣。

  重点难点:

  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本“我永远爱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

  今天耿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书,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封面。你们在图片上看到了谁呢?他们在干什么呢?

  小熊和妈妈紧紧地抱在一起,小熊心里感觉怎么样啊?当你们被妈妈抱着的时候,你觉得幸福吗?

  二、分段欣赏故事,幼儿大胆猜测讲述。

  1、出示图一、图二

  那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熊和他妈妈的故事。

  小熊想给妈妈做早餐,结果打碎了妈妈最心爱的碗,小朋友们猜猜看妈妈会怎么样呢?

  2、出示图片,让幼儿大胆猜测,感受母爱的伟大

  出示图三图四讲述故事,引出妈妈说:我永远爱你

  出示图4,小熊问妈妈:你还爱我吗?小朋友们猜猜看,会吗?妈妈是怎么说的呢?幼儿大胆猜测,自由讲述。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真的还爱小熊吗?出示图5,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呢?

  妈妈说”我永远爱你,但是你要把羽毛收拾干净。我们一起来说说看。

  小熊又问了:如果....你还爱我吗?你们猜猜看这次妈妈还会爱小熊吗?妈妈会怎么说呢?

  那我们来看看这张图,验证一下妈妈还爱小熊吗?他们在做什么呢?

  小熊虽然犯了错误,但是他在帮妹妹洗澡,他还是个乖孩子,所以妈妈还是爱小熊的,妈妈说:我永远爱你,但是你要负责给妹妹洗澡。

  出示图片,继续讲述故事。

  妈妈和小熊一边说一边走进了厨房,妈妈看到了地上的碎片,妈妈会怎么样呢?她会怎么说呢?由上面的两次回答为铺垫,引导孩子说"我永远爱你,但是....."

  小熊想到了什么办法送给妈妈一个新碗呢?

  观察图片,幼儿大胆讲述

  故事结尾,小熊做了一个名字为:阿力爱妈妈的新碗送给妈妈,妈妈会对小熊说什么呢?

  对,妈妈说我永远爱你。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美吗?这本书也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我永远爱你”

  三、完整欣赏故事,激发情感,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再来听一下这个故事。

  小熊犯很多的错误,妈妈还是对小熊说我永远爱你,小朋友们你们也有自己的妈妈,你们觉得妈妈好吗?如果你们做错了事,妈妈会怎么说呢?

  那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你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我以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的封面导入活动,封面上是小熊和妈妈拥抱的图画,让幼儿感受被妈妈抱着的时候那种幸福温暖的感觉。以让幼儿大胆猜测讲述故事情节内容贯穿整个活动。最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妈妈,升华主题感受母爱的伟大。活动之前,我觉得妈妈的形象在幼儿的心里是非常深刻的,幼儿对妈妈的爱也是非常深刻的.。图画书中,小熊假设自己犯了各种各样的错误来试探妈妈对他的爱,看妈妈的反应。而这些正是非常贴近幼儿生活的,平时幼儿犯了什么错误,妈妈都会有不同的反应,整堂课下来我们可以听到幼儿的各种心声。有说妈妈永远爱我的,有说妈妈会凶我,会打手心的。

  每个孩子对文本的理解都不同,当然也有些理解得很不到位,此时教师应该如何引导显得由为重要,过多会约束孩子们的想象力,过少则又起不到作用,评价与引导恰如其分是我该思考与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