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24节气小雪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一、能用稍慢,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雪花》,表现下雪时幼儿欢快愉悦的情绪。
二、能用动作和乐器表现出小雪花飘落的情景。
重难点分析:感受歌曲中4拍子的速度,并能用动作乐器表现出小雪花飘落时的情景。
活动准备:
一、课件制作下雪的场景。
二、歌曲《小雪花》音乐光碟。
三、自制沙罐,碰铃。
活动过程:
一、音乐律动
二、课件导入
1、问题:孩子们,你们见过下雪的场景吗?
2、使用多媒体,播放下雪画面。
三.体验歌曲《小雪花》的速度及力度。
1、演唱歌曲《小雪花》
(1)问题:老师是用怎样的声音和速度来演唱《小雪花》这首歌曲的?(稍慢的速度,柔和的声音)
(2)师完整演唱歌曲《小雪花》。
(3)幼儿演唱歌曲。
2、动作表现小雪花飘落的样子
(1)问题:如果我们用动作来表现雪花飘落时的样子,请小朋友们想想,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2)幼儿与老师随着《小雪花》的音乐,边唱歌边用肢体语言模拟雪花飘落的样子。
3、乐器表现小雪花飘落下来的速度。
(1)问题:我们使用乐器怎样来表现雪花飘落下来的速度呢?
(2)个别孩子上来尝试用沙罐或碰铃表现小雪花飘落的速度。
(3)集体使用乐器,表现雪花飘落时的正确节奏速度。
四.集体完整表演歌曲《小雪花》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导入——学唱歌曲——探索小雪花的飘舞动作——合作律动,我觉得各环节过渡自然,在学唱过程中,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词美,从而产生愉悦的、美好的情感。并鼓励孩子随着音乐用动作自由大胆地表现《小雪花》轻柔飘落的情景,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感受小雪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最后幼儿随着《小雪花》音乐,做雪花飞舞的动作出活动室。激发孩子对小雪花的兴趣和这首歌的兴趣。整个活动过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一直很高,完成了活动目标,效果较为理想。
幼儿园24节气小雪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是小雪(今年是22日),是24节气中第20个节气。
2.了解简单的小雪文化,知道小雪的由来与相关习俗。
3.理解小雪儿歌的含义,并大胆尝试复述。
4.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PPT故事《二十四节气图画故事》或“图片+老师讲故事”的形式。
2.儿歌
小雪到,小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带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3.节节虫身体中间留出空白可添画的部分(老师们可依照图片自己画,然后打印多份给幼儿)。
活动过程
1.故事图片(节节虫、吉鸟、大尾鱼)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小雪的节气特点。
(1)小雪的天气是怎样的?
(2)大地、树木都有些怎样的风景?
(3)在天冷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保护自己,抵抗严寒?
小结:在二十四节气中,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小雪”节气的原本之意。小雪过后,要要添加厚实冬衣保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
3.添画节节虫:小班可以只涂色,中大班加入数物对应的内容。
4.健康领域还可以延伸,给树木的防寒和小朋友保暖,小雪后的食物(腌腊肉、吃糍粑的风俗,不挑食,多吃黑豆、黑木耳、鲫鱼等良好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