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教案最新

2023-07-14

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教案最新 篇1

  【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动作协调能力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团结合作,初步掌握动作技巧,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体验与小伙伴团结合作,克服困难游戏的快乐,发展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

  【活动目标】

  1、掌握将物体举过头顶的动作要领。(重点)

  2、学习与同伴合作将棉垫子举过头顶搬到指定的位置,遵守游戏规则。

  3、体验与同伴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爬行垫、拱形门、棉垫子、蚂蚁头饰若干。

  2、音乐《健康歌》、粘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热身运动。

  放音乐《健康歌》让幼儿随着音乐活动身体。

  二、欣赏故事《蚂蚁运馅饼》,引发运馅饼的兴趣。提问:故事里面都有谁?小蚂蚁是怎样运馅饼的?

  三、学习游戏:蚂蚁运馅饼

  1、幼儿戴蚂蚁头饰扮演小蚂蚁,探索尝试将棉垫子与同伴举过头顶。

  2、请个别幼儿进行演示,教师总结动作要领。

  3、幼儿与好伙伴合作运馅饼,练习动作要领:要用双臂将棉垫子举过头顶,幼儿体会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任务。

  4、组织幼儿玩游戏。

  介绍游戏玩法:每队幼儿先爬过“草地”,找到一个“大馅饼”。两只蚂蚁合作将“大馅饼”举过头顶或用手抬,一边念儿歌游戏一边把馅饼抬回家。

  游戏规则:在运馅饼的过程中,不能掉到地上,如果馅饼掉了要回到起点重新运馅饼。

  5、幼儿再次自由组合成两队运馅饼,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蚂蚁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哪队运的馅饼多为胜,获胜的一队发粘贴以鼓励。

  四、放松活动。

  蚂蚁妈妈表扬合作成功的宝宝,并带着小蚂蚁相互捶背、拍肩膀做放松活动。

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教案最新 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走、跑交替,发展走跑的能力。

  2、感受与树叶游戏的乐趣。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绑好绳子的树叶每人一片,场地。

  活动过程:

  1.幼儿每人一片树叶,听教师口令“风起了”小朋友就拿着树叶在场地上四散的走,当听到“刮大风了。”幼儿带着树叶跑,当“风停了!”全体幼儿向老师靠拢。(游戏2—3遍,表扬能根据信号交替走、跑的幼儿)

  2.游戏:“追树叶”。

  (1)讲解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树叶,一组做追树叶的小朋友。老师扮演风爷爷。游戏开始,风爷爷说:“风起了。”“树叶”和小朋友就在场地上四散的走。风爷爷说:“刮大风了。”“树叶”就跑,小朋友就追“树叶”,被小朋友抓到的“树叶”暂时站在场外,待小朋友将树叶全部抓到以后,调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游戏结束时,风爷爷说:“风小了!”“树叶”和小朋友又开始走。风爷爷说:“风停了!”全体幼儿向老师靠拢。(要求幼儿按一个方向跑,避免幼儿相互碰撞)

  提问:怎么样树叶不被抓到?A、要跑的快B、变化树叶飘的方向C、同伴间注意不要相互碰撞

  (2)游戏2——3次。(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适当的给热的幼儿脱衣服)

  (3)教师小结游戏的情况。

  3、放松运动。

  放较柔和的音乐,教师带幼儿自由的做放松动作。(鼓励幼儿相互敲敲腿揉一揉)

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教案最新 篇3

  活动目标:

  1、加强幼儿的平衡能力。

  2、让幼儿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把(同幼儿人数);录音机和音带;一块较宽敞、柔软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每人拿一把小椅子进入场地,四散站立。

  师:请小朋友们每人端一个凳子跟随老师一起到操场上去!

  2、在音乐伴奏下,师幼一起做热身操。

  师: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放下凳子一起来运动运动吧!(放音乐),伸伸腿,弯弯腰,抖抖脚,蹦蹦跳······

  二、游戏活动

  师:我们每人都有一把椅子,椅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幼儿:坐的呀!

  师:那除了坐,我们还可以用他来干什么呢?

  杜镇瀚:还可以站。

  师:小朋友们说得都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这凳子来玩游戏!

  ①骑马。

  师:“今天我们先一起骑马去郊游吧!这椅子就是我们的马,我们上马吧。引导幼儿将椅背朝前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秋起,模仿骑马动作”,在场地内来回行时2—3次,老师在旁边指导不会的幼儿。

  师:“现在请孩子们模仿马术做各种动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脚越过椅背跳下、单脚站在椅子上等等”,鼓励幼儿合作游戏。

  ②爬山。

  师:现在我发现了一个新的玩法,请小朋友们把两个椅子背靠背放在一起,依次排成一排。引导幼儿两人一组将椅子纵向并排放置成“小由”,进行“爬山”练习,即踏上椅面——跨过椅背——踏上另一椅面——跳下。然后将所有的椅子排列起来。引导幼儿一一跨过所有的“小山”。

  师:请小朋友们翻过小山后跳着经过沼泽地,回到起点排队。(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③走独木桥。

  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成功的翻过了这么多小山,现在我们要过独木桥了”。引导幼儿自由组合将椅子横向并排当作独木桥来进行“走独木桥”的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引导幼儿将所有椅子并排放置在一起,练习走“长独木桥”1—2次。

  三、结束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师:“我们来到了草地,让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吧!(听音乐做放松运动),下面我们把马牵回马厩吧!”(幼儿每人拿上小椅子回活动室。)

  情景再现:

  1、用椅子当马骑时,班上有好几个孩子都不小心往后摔倒坐到地上去了,有的只能骑几步就骑不走了;而在难度的“爬小山”的活动中,孩子们小心翼翼的走着,几乎没有人摔倒。

  2、在“爬小山”的游戏中不时听到有几个孩子说“老师,这个好难呀”,但他们仍然高高兴兴的继续玩,整个活动中都井然有序,以前推拉、打闹的情况也少了。

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教案最新 篇4

  一、活动目标:

  1.练习排队齐步走。

  2.通过互相配合,协作完成游戏

  二、活动准备:大的报纸团或皮球作豆子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第一个幼儿站立,两手作触角;第

  二、第三个幼儿分别弯腰,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

  2.请一组组的"蚂蚁"排好队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

  3.设置一定的距离,在终点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请"蚂蚁"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比赛搬豆,看谁搬得快。

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教案最新 篇5

  活动目标

  1、在学学、唱唱、跳跳的游戏中学习律动《滑稽的脚先生》,能随音乐掌握踮脚走、脚跟走、脚边走和双脚并拢跳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做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道脚的各个部位的名称。

  2、脚先生的道具、图片、礼物、场景。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引出课题

  (1)引出“脚先生”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脚先生)

  你们觉得我长得怎样?(我是滑稽的脚先生)

  今天我邀请你们去家里做客,愿意吗?

  评析:教师以脚先生的形象出现,凤趣幽默,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2)可爱的“脚印座位”

  师:我家里没有椅子,请你们找一个脚印坐下来吧。

  评析:“脚印座位”让幼儿席地而坐,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3)认识脚

  师:你们的小脚带来了吗?脚先生今天要考考你们,你们脚上有什么呢?

  评析:引导幼儿复习已有的经验,加深对脚的认识,为接下来理解歌词做重要铺垫。

  2、学习歌曲《滑稽的脚先生》

  (1)出示寻宝图,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为你们准备了神秘礼物,在哪儿呢?我这里有一张寻宝图,你看到了哪些地方?

  (2)熟悉歌曲,理解歌词

  ①第一次欣赏歌曲

  师:怎么样才能找到礼物呢?有一首歌曲告诉我们寻宝图的走法,一起来听听。(教师范唱两遍)

  师:你听到要用脚的什么地方走?(用脚尖走、用脚跟走……)

  根据幼儿讲述贴上脚的走法。

  评析:寻宝图逼真形象,教师巧妙地将歌词唱成是寻宝路线,激发了幼儿继续探究的欲望。

  ②第二次欣赏歌曲

  师:先用什么走?(脚尖)脚尖怎么走?(踮着走)边唱边用脚尖走。

  师:再用什么走?(脚跟)脚跟怎么走?(翘着走)边唱边用脚跟走。

  师:还用什么走?(脚边)我们用脚边来走一走,感觉怎样?(重点理解“歪歪扭扭”),边唱边用脚边走。

  师:最后,两脚并拢怎么走?(跳)边唱边学两脚跳。

  评析:每一个提问都经过精心设计,让幼儿在互动问答中理解并熟悉歌词,同时鼓励幼儿边表演边学唱,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歌词的记忆,激发表演的欲望。

  (3)完整学唱

  师:接下来脚先生要请你们边唱边表演,学会了我们才能去寻宝。

  教师与幼儿一起原地边唱边跳,完整表演两遍。

  3、游戏《寻宝》——分组表演唱

  揭开寻宝场景。

  师:我们要开始寻宝啦!大家围到脚先生这里来。我先派几个小朋友去试试,看看能不能找到神秘礼物。

  部分幼儿游戏,教师与其余幼儿演唱、观察。

  师:没找到礼物,可能是你们唱的声音太轻了,脚先生再派几个小朋友去试试。

  师:还是没找到,我们既要用好听的声音唱,还要用正确的走法,才能找到。请剩下的小朋友一起去找找。

  评析:引导幼儿在寻宝游戏中分组练习、表演歌曲,使幼儿身临其境,把活动推向高潮。

  4、出示神秘礼物

  师:你们知道脚先生要送什么礼物给你们吗?脚先生提醒你们要注意保暖,所以送给你们每人一双暖和的袜子。你们回家后给袜子画上喜欢的花纹和颜色,好吗?

  评析:让幼儿猜礼物,营造了神秘感,紧紧扣住了孩子的心。神秘礼物是“袜子”,也与活动主题中的“脚先生”相呼应。

  延伸活动

  美术活动:为脚先生设计袜子。

  点评

  本次活动以音乐为载体,以游戏贯穿始终,整个活动过程体现了以下特性。

  活动形式的游戏性。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将整个活动用游戏形式贯穿,自己打扮成滑稽的脚先生,用脚先生的口吻与幼儿交流,从认识脚先生——到脚先生家做客——出示寻宝图——学唱寻宝歌——寻找神秘礼物——猜礼物并接受,整个活动寓于游戏之中,环环紧扣,深深地吸引了孩子。

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教案最新 篇6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加户外投掷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游戏中,学习掌握投掷的基本动作。

  3、不怕困难,有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经了解透支的基本动作要领:手臂弯曲、两脚分开。

  2、物质准备:沙包、呼啦圈若干、绳子、红黄绿即时贴、画有怪兽的图一张、别针一个。

  活动重点: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投掷方。

  活动难点:

  学习手臂弯曲在肩上,两脚前后分开站立,身体后仰,利用腰腹肌突然发力,脚用力蹬地,甩手腕,靠臂力投向前方的动作。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准备活动。

  (1)教师和幼儿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活动身体各部位。

  (2)教师带领幼儿玩“小小手榴弹”的游戏,徒手练习投掷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探索正确的投掷方法。

  (1)玩“看谁投得远”游戏,请幼儿拿沙包尝试、练习投掷动作

  (2)讲解动作要领:

  两脚分开,前后站立,手拿手榴弹,手臂弯曲,举过肩,身体往后仰,预备开始向上投,投掷时,重心前移,靠腕力、臂力用力向前上方投出。

  (3)幼儿集体动作练习。

  3、竞赛活动。

  教师根据幼儿投掷情况,再次巩固方法,请投的远的幼儿示范,并帮助分数低的幼儿。

  4、集体游戏“打怪兽”。

  5、放松游戏:游戏“小飞机”

  教师带幼儿一起随音乐做放松身体的动作。

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教案最新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2、教育幼儿保护眼睛,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活动主题:小朋友,刚刚我们升国旗时,你是用什么看国旗的呢?(幼儿回答:眼睛)

  2、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请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见东西的感觉。教师继续引导幼儿对眼睛这一话题进行提问,引导幼儿深入地了解和思考眼睛的重要性。(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也看不到。)

  3、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必要性和保护眼睛的办法。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爱护眼睛,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进行小结。)

  教师总结,活动结束。

  教师:保护我们的眼睛,我们要做到三点:一是少看电脑和电视,注意休息,让眼部的肌肉有机会放松;二是不用脏手揉眼睛;三是平衡膳食,多吃对保护视力有保护的食物,做个不挑食的好宝宝!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小百科:眼(又称眼睛,目)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最简单的眼睛结构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更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复眼通常在节肢动物(例如昆虫)中发现,通常由很多简单的小眼面组成,并产生一个影像(不是通常想象的多影像)。在很多脊椎动物和一些软体动物中,眼睛通过把光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网膜成像,在那里,光线被接受并转化成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脑部。通常眼睛是球状的,当中充满透明的凝胶状的物质,有一个聚焦用的晶状体,通常还有一个可以控制进入眼睛光线多少的虹膜。

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教案最新 篇8

  设计意图:

  药品是幼儿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花花绿绿的药品会让幼儿误认为是糖豆而吃进肚里。近阶段又是春季感冒多发期,幼儿园吃药的小朋友人数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有些幼儿看见别人吃药也会觉得很好玩也有的幼儿感觉到老师喂药是和老师一次亲近的机会,因此出现有的小朋友在不感冒时也拿一些药来吃。针对这些事件,我觉得有必要让幼儿了解一些药品的常识和吃药的安全,以此来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预防悲剧的发生。

  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把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我设计了这个《吃药安全》的安全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不可多服或误服,了解多服或误服的危害性。

  2、分享制作小药箱的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上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2、制作小药箱的材料:纸,固体胶,剪刀,彩色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教师:“春天来了,天气一会热,一会冷,我们很多小朋友都感冒生病了,看看我们的小药箱里都放着各种各样的药品。这些药呢,都是我们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拿来给老师的,然后老师帮小朋友们做好服药记录,饭后给小朋友按量服用,这样小朋友就不会吃错药了,可是有一个名叫牛牛的小朋友,他却乱吃药,下面就让老师给小朋友们牛牛乱吃药的故事。

  二、教师讲述实例,引导幼儿分析实例

  1、教师讲述实例:牛牛一个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打开家里的小药箱,看到了一种妈妈曾经给他吃过的药,牛牛想:上次感冒时妈妈就是给我吃这样的药,病就好了,现在,我把这个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牛牛拿起药想吃。

  2、幼儿讨论:牛牛能吃这种药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吃药必须在大人的看护下吃药

  (2)因为病情不一样,上次是感冒,这次是肚子不舒服

  (3)吃下去会中毒的。

  小结:药物种类很多,每一种药都有不同的用法来治疗一个病。但不能乱吃药、乱用药,用错了药、吃错了药,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麻烦,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3、如果你是牛牛,你会怎么办?

  (1)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2)叫邻居的叔叔阿姨带你去医院。

  (3)打1204。教师总结三、教师讲述乱吃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1、讨论:生病吃药时要注意些什么?(要听医生的.画,吃药时要有大人帮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药、自己吃药)2、请幼儿当医生,说说怎样吃药才安全?

  四、制作小药箱

  教学反思:

  一开始先让幼儿听了两例发生在人们生活周围的实例来提醒幼儿,首先让幼儿意识到吃错药的危险性。然后发生这类事情的处理方法及如何有效避免。中班幼儿基本上了解生病要吃药的常识。本节课的关键就是指导幼儿如何正确的吃药,因为幼儿还不能看懂说明书之类的,所以教导他们一定要在医生或者大人的监督下才能用药。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回答都很正确。

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教案最新 篇9

  设计意图:

  老鹰捉小鸡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在游戏中幼儿一边做游戏,一边唱歌,幼儿获得了欢乐和满足,也增进幼儿体质和反应本事。经过合作游戏更能增进幼儿和教师的感情,增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配合本事,学会去保护自我,

  2、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本事和增强了幼儿的团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1、老鹰头饰两个,鸡妈妈头饰两个,小鸡头饰若干。

  2、音乐光盘《老鹰捉小鸡》

  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指导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1、教师和部分幼儿首先模拟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过程,并相应的说明游戏的规则,其他幼儿认真看。

  教师问,你们想不想当大老鹰啊?你们想不想去保护小鸡啊?(幼儿回答,想)幼儿的气氛被调动起来了,进取的踊跃的想参加到游戏中去。

  2、游戏分组

  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选好了谁当老鹰,谁当鸡妈妈,其他的小朋友都带上了小鸡的头饰,第一个小朋友是鸡妈妈,她伸开双手来保护自我的孩子们,小鸡们紧紧地抓住前面小朋友的衣服,在妈妈的保护下,和其他的姐妹们一起躲避老鹰。

  3、开始游戏

  哨声一响,游戏就开始了。在音乐的配合下,老鹰和小鸡们都忙活起来,老鹰很凶猛的扑过来,鸡妈妈们也勇敢的和老鹰周旋,孩子的眼睛都睁的大大的,紧紧地跟着鸡妈妈,全体幼儿一起唱着儿歌:(天上老鹰飞,地上小鸡啼,小鸡挤得砰砰飞,咕咕咕传消息,快过来,躲在妈妈翅膀里。天上老鹰飞,地上小鸡啼,小鸡挤得砰砰飞,咕咕咕传消息,快过来躲在妈妈翅膀里。)

  4、幼儿换主角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游戏过程中,幼儿很快就进入了主角,能紧紧的跟在妈妈的身后,学会了如何去躲避,去保护自我,幼儿在活动中,增强了团体合作的意识和配合的本事。并在游戏中获取了欢乐和满足。

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教案最新 篇10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搭建小屋,体会建构的乐趣。

  2. 学习初步的统计方法。

  3. 在活动中学习分工合作,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和团队的力量。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围合、构建小屋的建构方法

  难点:学习初步的统计方法。

  活动准备

  各种建构积木,感体统材料,废旧纸盒小组计划表,幼儿观察记录表,背景音乐,材料照片,彩笔,幼儿区域卡片,胶带座

  活动过程

  1.任务导入,激发幼儿兴趣---认识小屋的组成。

  (1)观看各种小屋的照片,了解小屋的基本构造。

  (2)讨论搭建一座小屋有哪几部分组成(地基、墙体、房顶)

  2.幼儿游戏计划---从设计、选材、分工来进行游戏活动的计划。

  幼儿自由分组(1,2,3三组),每组商量各组搭建小屋的样子以及搭建所需的材料,进行分工(画设计图,材料记录,拿取材料)。

  3.幼儿自主活动---幼儿根据计划进行搭建,同时要对搭建进行统计。

  (1)每组幼儿开始合作搭建小屋,教师做观察记录,记录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2)每组幼儿在计划书中画出本组幼儿搭建小屋的样子,并且对选择的材料进行统计。

  4.回顾与分享、交流---幼儿用图画的方式对搭建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分享交流。

  每队幼儿画下搭建的样子,同时集体欣赏每个组不同小屋的样子,并互相分享搭建小屋的经验,。

  4. 收拾与整理,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班户外建构区域活动——我的小屋,是在班级幼儿科学区域教学活动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活动,我班幼儿在班级科学区域活动时,就喜欢用各种材料进行“小屋”的创作,因此让我创设了此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从参观、讲解、分组、选材料、自由建构、记录表格、作品呈现、分享交流、最后收拾整理,整个活动环节都很流畅,活动过程中幼儿投入都很积极踊跃,状态较好,但是并不是每个活动都是完美的,因此我对自己的本次区域活动也做了如下反思。

  一、自我“教”的反思

  在本次区域活动中,我把大多数时间交给了幼儿自己,在活动开始、结束我占用了大概5分钟左右的时间,其余的时间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个别指导来完成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自己反思了几点问题:

  1、幼儿自由分组虽然我未干预,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就发现三组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导致了在后面活动中团队合作上的分歧,造成了我后来想参与但是已经来不及的结果;

  2、在准备材料上的介绍欠考虑,介绍不充分,造成了后面活动中幼儿选择材料上的不均衡和记录表上的不清晰;

  3、前期幼儿经验准备工作不充分,在活动观察过程中,发现幼儿“小屋”的搭建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我及时进行了参与指导,还是发现幼儿的知识技能的构建不好,造成了活动中有一组幼儿的“小屋”并未能完成;

  4、重过程轻分享,活动分享交流部分完成不好,幼儿的观察记录表完成不到位。

  二、幼儿“学”的反思

  本次活动非常受幼儿的喜欢,15名幼儿在活动中“玩”的都很开心,但需要反思的有三点:

  1、幼儿在分组环节非常的开心,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活动,但是这样的结果也导致有个别幼儿受到了冷落;

  2、因本次建构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搭建小屋,但是在活动中发现幼儿在选用建构材料上都很单一,如:一组幼儿就只用了木质建构材料,二组幼儿就只用了纸箱,后来在老师的指导和参与下才选择了其它材料的加入,三组幼儿虽然选择了多种材料建构,但是最终的作品呈现上并不成功;3、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能力差异性较突出,个别幼儿的建构能力较好,在整个团队中就起到了领头、出主意、建构的作用,导致了部分幼儿就听从、顺意,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三、如何改进

  对于幼儿来说,这节活动很受幼儿喜欢,让幼儿在开心的“玩、游戏”中就提高自己的一些能力,对于老师来说,这节活动从教案书写——备课——活动材料的准备——教学实施,整个活动的环节都很流畅,顺利,但是通过本次建构活动也让自己在以后的建构活动中有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改进方面:

  1、区域建构活动虽然把更多的“权利”交给了幼儿自己,但是老师也要有实际的考虑,比如在幼儿的决定出来以后如果存在问题,老师还是要及时的干预,做出调整;

  2、老师的课堂观察至关重要,老师的身份就是一个“旁观者”,但是发现幼儿出现偏离预定方向,远离预期目标时,要及时出来指导,参与;

  3、教学环节的把控老师一定要清楚,不能忽视分享交流环节,因为该环节可以较好的锻炼幼儿口语表达、交往、自我反省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教案最新 篇11

  活动目标:

  练习跳跃和投掷等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活动准备:

  报纸、塑料筐。

  活动建议:

  一、教师启发。

  教师出示一张报纸以引起幼儿对玩纸游戏的兴趣。一张报纸可以变成“小溪”、“矮墙”、“蹦床”……要求幼儿在游戏时要跳的轻、跑得快、投的准。

  二、跳过“小溪”。

  (一)幼儿各自将一张报纸对折放在场地上作“小溪”,双脚立定,来回跳过“小溪”。

  (二)请三名幼儿将报纸折叠成宽窄不同的“小溪”,然后由窄到宽地排列在场地上,中间相隔一大步,三名幼儿鱼贯地立定跳过“小溪”。

  (三)教师启发四名幼儿将报纸折成弯弯的“小溪”。幼儿在“小溪”两侧双脚行进跳。

  三、跨跳过“矮墙”。

  (一)教师将折叠成方块状,作为“矮墙”,并做助跑跨跳示范动作。

  (二)要求幼儿各自用报纸折叠成一座“矮墙”,自由地来回跨跳。

  (三)要求幼儿三人一组,将三座矮墙间隔一米左右,依次放在场地上,然后鱼贯的跨跳过三座“矮墙”。要求幼儿在跳的过程中,不能把“矮墙”碰倒。另外,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跨跳能力,启发二至四名幼儿将“矮墙”前后连接排列在一起鱼贯地来回跨跳。

  反思:

  这个游戏小朋友十分喜欢,只是不知道正确的玩法。今天我们利用体育活动时间玩玩这个游戏,这个活动主要是训练幼儿灵活性,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在观察到一些现象后给予特别指点,并和全班幼儿共同欣赏幼儿的新经验,通过一步步分享新经验,层层递进,自然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智力得到了提升,身体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健康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