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大头娃娃》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从而进一步提高音乐兴趣,培养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演唱以及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完整有表情地演唱全曲,同时准确把握歌曲中顿音记号的演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运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完整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难点】
准确把握歌曲中顿音记号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一张手绘的大头娃娃的作品,并提问:同学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形容得也非常准确。那么这么可爱的人物形象叫做大头娃娃,并且我们的作曲家还为他们创作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那今天呢,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音乐课堂,学习这首歌曲吧!顺势揭示课题《大头娃娃》。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教师播放音频并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活泼的。
2.再听: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欣赏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的速度是稍快的。
(三)探究学习
1.发声练习:教师弹琴带领学生进行趣味发声练习,以此调整歌唱状态。
2.学唱歌曲
(1)解决旋律:教师弹琴引导学生用“la”模唱歌曲,随后教师提问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顿音记号。
随后教师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个小鸡啄米的动画,带领学生直观理解顿音记号应该演唱的轻快、短促。并带入歌曲旋律中进行演唱。
(2)解决歌词:教师带领学生利用拍手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熟悉歌词。
(3)词曲结合: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钢琴将歌词带入旋律中进行演唱,随后提问学生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对大头娃娃的喜爱之情。
3.完整演唱:在学生对于歌曲旋律和歌词已经基本熟悉以及对演唱歌曲有了初步体验后,引导学生带入活泼欢快的情绪进行完整演唱,教师为其伴奏。
(四)巩固提高
教师给学生8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创编与歌曲第一乐句相似的乐句,并且尝试用不同的音乐力度进行合作演唱。随后上台展示,教师予以评价。
(五)小结作业
教师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呼吁学生要学会细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表现其他人物形象的歌曲,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幼儿园中班《大头娃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头娃娃》,感受歌曲欢快情绪。
2、初步学会歌曲中的顿音,唱得短促、轻快。能用连贯、跳跃两种旋律表现大头娃娃的笑声;为歌曲设计不同的力度。用动作和歌声表现大头娃娃滑稽可爱的神态;能用竖笛进行简单的演奏。
3、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力,增进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大头娃娃》。
教学难点
能够分辨歌曲的相同、相似乐句,并设计不同的力度演唱。
一、导入环节
1、带领学生随音乐律动意图说明:
(1)、使学生熟悉了歌曲的旋律。
(2)、老师按照歌曲的四个乐句、旋律走向,设计了四个动作,带领学生随音乐律动,为歌曲学习中分辨相同、相似乐句做了铺垫。
(3)、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2、通过视频播放人们节日跳大头娃娃舞,了解大头娃娃。引出歌曲。
意图说明:以视觉刺激带来学生对大头娃娃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学习歌曲环节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同时也是熟悉歌曲旋律的过程。
2、再次听歌曲,说一说大头娃娃是什么样子的。用歌词来回答。这就是熟悉歌词的过程。
3、跟随音乐轻声哼唱。只作口型,不出声音。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
4、出示歌曲曲谱,教师范唱:请学生听一听歌曲分几个乐句,找出相同、相似乐句。在导课环节,学生已经跟随老师用动作把旋律的高低表现出来了,在这里老师稍做动作,带出旋律的高低,学生一下子就分辨出不同之处。
5、填词演唱
(1)慢速演唱。指导附点音符、顿音唱法。使学生在歌曲中自然的学习了音乐知识。
(2)一起演唱。学唱歌曲和运用音乐知识的过程。
(3)启发学生为歌曲设计力度。按照力度变化演唱一次。学会力度这个知识。
(4)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教师用电钢琴伴奏,营造热闹的气氛)
三、伴奏
1、指导学生用笛子吹奏两小节,然后与老师接吹。训练学生的吹奏能力和音乐听辨能力。
2、请几名学生用小乐器和竖笛伴奏、跳舞,其他学生隋老师伴奏唱歌。(教师用电钢琴伴奏,营造热闹的气氛)这就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最后全体学生跟随音乐伴奏,唱歌做动作。
四、小结
同学们真是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等到今年的班级新年联欢会,我们也跳一个热闹的大头娃娃舞,欢庆元旦!
幼儿园中班《大头娃娃》教案 篇3
今天我们全体教师一起观看了报慈幼儿园黄老师执教的大班音乐活动《大头娃娃》的教学视频。教材来源于许卓娅老师的《歌唱活动》一书。这首歌曲旋律明快,节奏简单。活动一开始的摸摸大头娃娃——戴着大头娃娃体验感受——观察大头娃娃的外形特征及表情——教师表演初步感受歌曲——回忆歌词互动学习——与歌词互动记忆——幼儿表演等七个环节都紧密围绕歌词展开,并时时渗透着快乐的情感,逐渐突破活动的重难点,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记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在活动过程中,让孩子戴上头套,做做动作,让大头娃娃活起来!看到自己的同伴和老师在瞬间变成了一个超级可爱的大头娃娃,孩子们欢笑不已,顿时拉近了与老师的距离,活动的气氛也变得轻松活跃了。
在歌词学习的环节中,教师采用与图卡互动的形式,让孩子们伸出小手摸摸、拍拍,幼儿之间互指游戏等方式,改变以往歌词学习的枯燥乏味,充分体验歌曲的趣味性,这种快乐来自孩子的内心,不需要老师的反复提醒,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情感目标也得以实现了。幼儿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也学会了歌曲。
幼儿园中班《大头娃娃》教案 篇4
听了这堂《大头娃娃》的音乐课后,让我受益匪浅。这节音乐课充分渗透了幼儿园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创造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幼儿,注重个性发展。 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喜欢关于传统艺术这类的东西,如泥塑面具大头娃娃。而且结合魔术的形式是幼儿的兴趣越发的高涨。 在活动中教师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引出着音乐活动中的歌词,如“我哪里张的很滑稽?”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结合此歌词说“一根小辫朝天扎”;“变变变大头像什么?”“大头大头像南瓜”等。运用了问答的形式,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生活,能较好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音乐教学打好基础。 整节活动课程都逃不过师幼的互动。教师通过问题让幼儿回答,通过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贴上图片展示,不仅加强幼儿的记忆,而且还调动幼儿的兴趣。如“张着嘴巴笑哈哈”在黑板上就贴上一个哈哈大笑的嘴巴,增加幼儿的记忆。整堂课以幼儿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在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准备了若干“大头娃娃”的面饰,让幼儿一起参与活动中去。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一唱歌曲《大头娃娃》,又一次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最后以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形式复习了音乐《大头娃娃》,同时也为活动的末尾加上一个欢快活泼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