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认识水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数字并体验观察发现的乐趣。
2、在寻找数字中,培养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
3、鼓励幼儿能使用用绘画、文字及符号等方式进行记录。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含有数字的图片和物品,如:时钟、挂历、扑克棋等。
2、请幼儿记住家庭地址(包括门牌号码)电话等。
活动过程
一、寻找班级、幼儿园里的数字,讨论这些数字表示的意思。
1、教师:今天老师交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猜猜是谁?(数宝宝)
它也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可它们藏了起来,我们去找一找,看看有那些数宝宝,它们代表什么意思?
2、教师带幼儿去寻找,边找边集体说一说这些数字的作用。
二、幼儿分组交流
1、教师:除了我们刚才找到的数宝宝,你在生活中还见到哪些数宝宝?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2、请幼儿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数字讲给同伴听,说一说这里的数字有什么用?
三、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对数字的发现。
1、教师:谁能把你知道的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在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数字?
这些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2、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归纳:
在自己家里、商场、交通、通讯、气象等方面使用的数字及他们的用途。
四、教师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重要号码的关注兴趣,知道它们对生活的作用。
1、教师:我们在生活中常常
用到一些特殊而重要的号码,比如:119是什么号码?(火警电话)
2、请幼儿说出几个。如110报警电话、120急救电话等。
五、引导幼儿讨论:
1、如果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样?
2、帮助幼儿理解生活中离不开数字,数字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激发幼儿将自己观察发现的数字用文字、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
七、幼儿记录完后,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有目的地表扬那些善于发现并有创造性的幼儿。
活动延伸
1、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数字并记录,将观察的结果告诉伙伴。
2、找一找节日中的数字,如“三.八妇女节”
3、请幼儿问一问自家人的生日。
教学反思:
兴趣是求知的发动机,是激励幼儿有效学习的内驱力,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推助器。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幼儿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不感兴趣,这就要依靠直接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为此,首先我们根据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特点,精心设置数学活动区,提供丰富的'可探索性的操作材料。再通过利用日常生活去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和实践并记录观察结果,促使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使幼儿得以全方位亲近数字、体验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同时,孩子们不仅获得了“数”应用的新经验,还得到了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感受、体验有关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我们又尝试运用发现法,按“问题情境——探究发现 ——交流归纳——新情境中迁移”的循环往复思路展开,从生活情景中提出问题,让幼儿进行探索,帮助幼儿将零星的表层的经验,整理成有条理的、正确的知识,让幼儿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学习。最后,再通过家园互动的形式使孩子们对数的探索在生活中和家庭中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融洽、愉悦的心理氛围,丰富、有时效的物质探究氛围,让孩子们在良好的环境影响下,充分的调动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玩数学的兴趣;多变的生活化、游戏化数学活动与孩子的互动,使孩子们能被有趣的数学现象所吸引,使幼儿在活动中从质疑到解疑,从探索到实践,开拓了思维,引发幼儿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以“趣”为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把知识运用于生活的能力。逐步使幼儿形成求知的心理愿望和一种自主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心理趋向,让幼儿更好地在丰富多彩的数学王国里遨游!
幼儿园中班认识水的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探索圆形带来的快乐。
2、引导幼儿感知圆形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3、通过观察,引导幼儿找到生活中的圆形。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卡片
2、彩色圆片、圆形泡棉
3、相关教学教具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看,小汽车排起了长队。
图中有哪些物品?请你们找一找,图片中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
2、教师与幼儿交流探索:引导幼儿辨认圆形,并说出圆形的名称。
(1)太阳暖暖的,你知道太阳是什么形状吗?
(2)红灯亮了。小汽车们排队等红绿灯,信号灯是什么形状的?
(3)你看,小汽车跑起来又稳又快,小汽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
(下一页:实践操作练习与活动总结)
3、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圆形的主要特征。
(1)教师出示圆片,让圆片;立起来,沿着圆片的边缘推一推,看到圆片会滚动,这是为什么呢?
(2)教师取出圆形泡棉,引导幼儿感知圆形的特征。请你说说,你看的圆形是什么样子的?
四、实践操作
1、教师引导幼儿操作练习,认识圆形。
2、结合游戏,引导幼儿红谷对圆形的认识。
五、活动总结
圆形的边缘是光滑的,没有棱角的,圆形的物品可以滚动,而不是圆形的物品则不会。而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是圆形的,幼儿们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举例子,如车轮胎、餐盘、锅、瓶盖等,都是我们熟悉的圆形。
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幼儿们对圆形有了基本的认识,并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自本次活动中感受到了教学用具的重要性,知道结束活动后要把自己的东西收拾起来。教师还可以不止课后作业,让幼儿再找找生活中其他的圆形物品。
幼儿园中班认识水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8的形成,并认识数字“8”。
2、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1—8数字卡片、图片一幅、录音机、歌曲磁带、多媒体课件
2、活动室周围放置若干身上有1—8点子或数字的老鼠形状。
3、人手1份实物卡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数字娃娃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变个数字娃娃?你们想做个数学娃娃几?你们就戴上几的头饰。
2、现在你们都变成数字娃娃了,你告诉我,你是数字几?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幼儿回答。
3、孩子们,你们变的数字娃娃真可爱,我也想变成数字娃娃,老师想变成数字几呢?看完老师变的魔术就知道了。
4、操作课件:飞出7只蜜蜂,后来又飞出一只蜜蜂,现在一共是几只蜜蜂?7只蜜蜂后来又飞来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来的(7添上1是8)老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说一遍。依次播放花,苹果,汽车,飞机等让幼儿说。
5、老师刚才变的蜜蜂是几?老师想变成数字几?(8)8像什么?
6、8能表示8只蜜蜂、8只花篮、8还能表示8颗星星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个的物品。
7、闯关拜见黑猫警长,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出自:快思老。师!
(1)、第一关,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找出有8个礼物的卡片送给黑猫警长比一比,谁找得礼物又对又多。(幼儿操作实物卡片,教师观察。)
提问:你找到了什么礼物,它们的数量是几,
(2)、第二关,说出数字“8”像什么?请小朋友从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8”,念一念。
(3)、第三关,考考你们的眼力,(出示图片)。请根据老师的问题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8、游戏《捉老鼠》,巩固对8数量的正确判断。
活动室里藏了许多老鼠,请大家去捉身上有8个圆点的或者有数字“8”的妖精,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捉的老鼠又对又多。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播放歌曲《黑猫警长》)
(三)结束:小朋友们真能干,捉了这么多老鼠,现在我们和黑猫警长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幼儿园中班认识水的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幼儿对水的变化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却不理解其变化的'原因,对这一变化充满好奇,同时对于亲手操作去寻找答案充满兴趣。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观察、发现、探索的兴趣与能力。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蒸汽变水"的现象。
2、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打火机。
2、教学挂图《会变得水》
3、《科学》画册。
活动过程:
一、谁到哪里去了
1、活动前一天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水的蒸发,晨间活动时,每个幼儿端一杯水道院内一个位置倒下,做上记号,中午时请幼儿找到自己的记号,看早晨倒的水还有吗?
2、讨论:水到哪儿去了?
二、小实验
1、教师演示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达到沸腾,请幼儿观察蒸汽上升的现象。
2、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水汽从哪里来?到哪去了?
3、出示玻璃片,请幼儿摸摸玻璃片,在摸一摸烧杯,说出哪一个凉。
4、把玻璃片盖到热水杯上。
5、引导幼儿观察玻璃片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6、教师帮助幼儿小结:给水加热,水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小水珠。
三、幼儿看画册《会变得水》
教师讲故事《小水滴旅行记》,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水遇热遇冷使得循环变化过程。(水-蒸气-水-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