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妈妈的吻》为例,谈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策略运用

2019-12-30

【摘要】绘本是文字和图画艺术的结合,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观察力、想象力、认知能力、沟通能力,还有情感萌发都有着不可限量的价值。正是基于此的认识,如今很多幼儿园十分推崇开展绘本教学,还会在许多领域活动中融入绘本的内容来支撑教学,那么究竟该如何来使用绘本呢?如何最大限度地来发挥绘本给孩子的审美影响呢?笔者从一次绘本教学活动《妈妈的吻》中感受到绘本所呈现的“教育线索”是十分丰富的,教师所选择的方式方法十分关键,必须要形成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方能让绘本在幼儿园教学中发出奇异光芒。

【关键词】绘本教学;教育线索;教学策略

    一、绘本教学《妈妈的吻》中的启示

    以我们开展的小班绘本教学《妈妈的吻》为例,它是一个非常温馨的读本,小猫在猫妈妈的亲吻中醒来,度过了快乐的一天。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取材:小班孩子有着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差,对作品的理解主要靠直觉来感受,而且更倾向于关注自身的需要,因此对他们进行爱的启蒙十分必要。故事中有这样一条线索,白天猫妈妈将小猫从睡梦中吻醒,小猫做了爬树、捉蚂蚱等游戏,中午,在妈妈怀里给妈妈讲上午发生的事,在妈妈的吻中甜甜睡去,下午醒来后又在玩游戏,跟我们小朋友一样可爱调皮。按照早安吻、午间吻、晚安吻这样的时间先后顺序,按照从早到晚的不同阶段来描述绘本内容,呈现绘本的故事情节,使幼儿在充满爱的故事情节中,感悟时间的差别所在。

    1. 绘本《妈妈的吻》内容简介

    《妈妈的吻》是一本关于爱的教育的以书为载体,承载着母子亲情的珍贵材料。绘本主要讲述的是:清晨,猫宝宝在妈妈的轻吻中醒来,开始了一天的探险,花园里有什么在等着它?它能爬上最喜欢的大树的树顶吗?那个神秘的旧水罐里藏着什么?是什么在躲在草丛中?星星升起,宝宝在妈妈的吻中睡去,明天,宝宝将在妈妈的吻中踏上一段全新的旅程……

    2. 绘本《妈妈的吻》中的教育元素

     (1)从绘本中学习语言

    事先准备了关于妈妈和宝宝爱的照片收集与整理,让孩子们发现爱,感受爱。

    第一环节中:讲述故事时,我的眼睛始终紧盯孩子,娓娓道来,使孩子听得专注、投入。语言环境变得生动、轻松,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2)从绘本中感受情感

第二环节中:以折叠式的绘本逐步呈现完整的绘本内容,连贯而完整的类似于看图讲述的呈现给孩子一个精彩故事,帮助他们回顾故事内容,加深对绘本的印象,这个教具起到隐性的提示作用,也使阅读变得独立自主,更使幼儿直观、清楚的感受到画面中大猫小猫之间的亲子情感。

  (3)角色的价值体现

    第三环节中:运用了与幼儿互动游戏的方式,使幼儿进一步理解绘本所表达的含义。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设计,让孩子们亲临其境,亲身感受猫妈妈和猫宝宝之间浓厚的亲情,感受妈妈的吻的甜蜜。比如活动中,我以猫妈妈的身份带领孩子们不知不觉进入游戏情境中,以“我们”这样的口吻讲述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使孩子们跟着猫妈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而大树、水罐和蚱蜢等教具的合理运用,更加形象生动有趣,较好地突破了难点,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渐渐理解了故事。感受了猫妈妈与小猫之间浓浓的爱意。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