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我班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2019-03-01

    自我保护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的能力,它能够对突如其来的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显然保护幼儿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点。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可见,我们必须要让幼儿懂得必要的保护自己的知识及技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分消极的保护有时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只有积极的保护——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健康成长,应从孩子幼年起就坚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我班孩子大多数是外来民工小孩,本地孩子极少数。但不管是外地孩子的家长还是本地孩子的家长,他们大多是比较重视孩子智力方面的情况,关注的是自己孩子聪明与否,而对于一些身边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却视而不见:比如,孩子放学离园时,经常看到家长带着孩子玩大型玩具,家长们只管自己聊天,孩子们追逐着,倒着滑梯,而不予管教;有的外来民工孩子,父母经常加夜班,而祖辈爷爷奶奶在老家又不在身边,因此,孩子经常是被接回家以后,让他一个人在家,家长自己又忙着去加班,有时吃饭也是今天到你家吃一顿,明天又到他家去噌一顿。虽说是大班孩子,但着实让人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家长们没有足够重视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些本地孩子的家长喜欢包办孩子能够完成的事情:吃饭由成人哄着喂,热了由成人主动给他脱衣服,孩子摔倒了马上有人扶起来,在如此精心照顾的孩子丧失了必要的自我保护能力。作为幼儿教师该如何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呢?以下是我对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家园配合

    在孩子们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教师、家长都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所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必须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开展家长工作,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及计划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向家长宣传开展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安全常识,同时,向家长发一些有关方面的知识资料,介绍一些如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如:要求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姓名、电话号码、求助电话、家庭地址,家长教幼儿正确使用家庭中常用的器具,还有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盛开水、倒开水;正确认识和使用电器;如遇紧急情况大声呼救,请邻居帮忙;或拨打110报警等。在家园栏还开辟了“安全自救”知识;教孩子掌握一些应对危险的技巧和方法,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逐渐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意识。这样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对有看护孩子困难的家庭及时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商量有效的途径及方法,通过家园互相配合,提高了家长们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增强了家长们的责任感,达到了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