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每天午餐后,如果天气好的话,我们都会带孩子们去操场上去散步,我们看看云,感受冬日的阳光。孩子们对看到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天上的云会不会动?怎么云的样子也不一样?怎么昨天还挺热的,今天就冷了?没下雨,滑滑梯上怎么湿湿的?为什么风有时大,有时小,风是从哪里来的?……还有的孩子从家里带来一些关于大自然的书籍,自由活动时就看看。在午睡前,我们也会选取一些篇章,读给孩子们听听。我们发觉,孩子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兴趣,因此,我们预设了主题活动“奇妙的大自然”。“小水滴去旅行”是其中的一节活动,是让幼儿了解水的变化的三种形态。在活动中,我将引导幼儿积极动脑,一起来把故事讲完整;让幼儿在操作中,加深对水的形态变化的理解。最后的环节是初步尝试让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小水滴的旅行。这些环节的设计,都是针对我班的孩子不爱动脑筋而来的,就是要让他们的脑筋动起来,跟着故事一起走。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欣赏,理解小水滴旅行的过程,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以及形成的条件; 2 引导幼儿初步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小水滴的旅行。活动准备: 小水滴、气态的水样、云等若干;背景图;绘画用品活动过程:一 小水滴去旅行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行吗?你都去过哪里呀? 2(出示小水滴形象):这是谁?是怎样的小水滴? 3 小水滴也想去旅行,它能旅行吗?怎么旅行? 4如果小水滴想到天上去旅行,怎么去呢? 5 倾听故事 (1)太阳照着小水滴,小水滴觉得怎么样?它们的身子变得怎么样? (请部分幼儿选择小水滴变成什么了,并贴好) (2)是谁帮助小水滴到天上旅行了?(太阳)小水滴变成水蒸气,又到哪里旅行了呢?我们在一起来听; (3)飞到很高的地方,小水滴觉得很冷,它们怎么样了? (请部分幼儿选择小水滴变成什么了,并贴好) (他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抱在一起,又变成了细细的小水滴) (4)很多小水滴在天上飘来飘去,变成了什么? (请部分幼儿选择小水滴变了什么,用动作来告诉大家) (5)几个小水滴抱成一团,变成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小水滴在旅行的过程中,变成水蒸气,又从水蒸气变成白云,最后又变成雨下来。 6 听了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7 水的三态变化图示 (1)教师出示水、水蒸气,请幼儿动脑筋说说、贴贴,水到水蒸气,水蒸气到水需要什么条件。 加热 水 水蒸气 降温 (2) 流动的水和气态的水是水的二种形态,水还有一种形态是什么? (请幼儿说说——是冰) (3) 水、水蒸气怎样才能变成冰?(请幼儿说说,放冰箱、降温等) 师小结:水降温至零度变成冰,加热至100度变成水蒸气,流动的水、水蒸气、冰是水的三种形态。二 初步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小水滴的旅行。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可以和幼儿一起来做水的三态的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