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童话欣赏)

 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童话故事,感受故事情节的诙谐有趣。

2、能根据故事情节大胆地猜测、想象,并模仿老虎、和狐狸的对话,了解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3、通过理解故事内容,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瘪嘴老虎图片,老虎、狐狸头饰一个,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1、播放老虎声音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播放老虎叫声,用声音引出“林中之王”,引导幼儿形容老师给人的感觉。

教师:这是什么谁的声音?你觉得老虎是什么样子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出示瘪嘴老虎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看看这只老虎,它怎么了?你们觉得它现在还厉害吗?我们一起学学这只老虎的样子。其实这只老虎以前非常厉害的,可是它遇到了一件事情,才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们一起来听听,它遇到了什么事。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引导幼儿倾听。

(1)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大老虎厉害的牙齿。

(2)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大老虎的牙齿厉害吗?有多厉害?小兔子和小猴子是怎样说的?

(3)引导幼儿猜测接下来的故事内容。

教师:狐狸会怎么样做?它真的不怕大老虎的牙齿吗?

3、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二部分,通过提问与表演,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二部分,幼儿倾听。

(2)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狐狸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它是怎么说的?大老虎吃过糖吗?它是怎么做的?

(3)引导幼儿猜猜接下来的故事内容。

教师:大老虎的牙齿真的不怕糖吗?你们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4、讲述故事的第三部分,幼儿倾听。

(1)讲述故事第三部分。

(2)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老虎找过谁?它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最后是谁帮助了老虎?

(3)引导幼儿学学瘪嘴的老虎对狐狸说的话。

教师:最后老虎的牙齿全被拔光了,成了一只瘪嘴的老虎,这时候它说话还是和平时一样威风吗?请你来学学瘪嘴的老虎是怎样说话的。

5、播放故事视频,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模仿。

(1)播放故事视频,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2)出示老鼠、狐狸、狮子头饰,引导幼儿模仿。

教师:你觉得故事里的哪一段最有趣?请你上来学一学。

6、师幼共同讨论,引导幼儿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1)引导幼儿了解故事中狐狸、老虎的性格特点。

教师:你们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老虎?这只小狐狸又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你是这只老虎,你会怎么做?

(2)讨论: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引导幼儿自由讨论,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4)教师小结。(爱护牙齿,少吃糖,每天早晚刷牙;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提供狐狸、老虎、狮子头饰,引导幼儿在平时进行故事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