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 篇1
在整个活动中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以积极的态度和他们一起游戏,为幼儿营造一个自由、宽松、愉悦的环境。在活动中我以游戏贯穿始终,减少了“教”的痕迹促使幼儿主动的学习。从节奏入手、难点前置、动静交替,有效的利用了图谱和游戏教学法,对歌曲中音乐元素的提炼(如连音、跳音、四分休止的重点感知)加深了幼儿对歌曲的理解。使幼儿艺术活动能力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激发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现和创造的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为幼儿营造一个与身心,与音乐,与他人,与环境之间整体协调的快乐、舒适的氛围。使幼儿在老师的情绪渲染下,不由自主地把这种情感融入歌唱的过程中。例如在歌唱“洒下月光把我摸”时,老师用手掌心顺脸颊慢慢向上抚摸,不仅对歌词有明确的暗示作用,增加亲切感,而且使幼儿歌唱的声音自然向上,在情感上仿佛得到一种升华。
为了让幼儿能掌握歌曲中的连贯和跳跃部分,感受旋律上的前后变化,活动中我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中波浪线和断线的暗示,探索歌曲的不同唱法。波浪线和断线组成的图谱,不仅让幼儿对歌曲有整体的概念,还形象的提示幼儿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出歌曲的前后变化,表达出与月亮婆婆亲密的情感和游戏时快乐的情绪。但是,中班幼儿对于情感的体验与把握是不到位的,许多孩子纯粹是为了唱歌而唱歌,没有真正体验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这是值得以后教学中慢慢推敲的地方。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 篇2
大班音乐活动:唱歌《月亮婆婆喜欢我》
活动目标:
1. 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宁静,优美。
2.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利用教师的语言和动作提示理解歌词。
3. 体验与月亮“走走,停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字卡,星星图表
活动过程;
一.用听摇篮曲引出课题。
1. 听琴声师生哼音乐,老师跟节奏边唱边哼音乐边摸幼儿头部。
2.教师清唱歌曲。
透过窗户谁进来?幼儿闭眼听老师清唱《月亮婆婆》是谁呀?(出示字卡《月亮婆婆》)“喜欢我”
喜欢我做个动作?(可清唱一句)“摸”字卡。
可摸哪?
二、听音乐看字卡试唱
三、玩游戏出示红、绿灯。
1.玩游戏:交待游戏规则
“看到红灯我们要不要唱,看到绿灯……”
2. 师生唱,提示幼儿唱歌中注意的地方
这首歌唱的是白天还是晚上,我们唱的声音应该怎样?不能太小还要让月亮婆婆听到。
3.老师完整唱,边唱边摸到谁就跟老师边走圆边唱。
晚上的天空除了月亮还有什么?(星星)
星星和月亮婆婆的唱法不一样,听听是怎么唱的。(老师唱“尾部”)
小星星怎么唱的?“啦啦”
4.请幼儿上来放星星图的位置。
5.(互唱)教师唱前半部幼儿唱“啦啦”
6.(分声部联唱)月亮和星星联合起来怎么唱?
7.月亮有时是圆,有时是弯的,谁来做动作表示。
8.扮演月亮星星(躲起来)唱时出来。
9.结束:月亮婆婆和星星回家。
活动反思:
经过精心的备课,在课堂上我和孩子们积极互动,达成了一定的目标,有以下几方面做的较好:
1、这节课我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情境教学。在活动的一开始,我引出了月亮婆婆哄我们睡觉的情景,听音乐旋律摸孩子的头和做哄孩子睡觉的动作提升孩子进入活动的兴趣。我启发孩子们认真听,通过出示字卡,激发幼儿记忆歌词,从而激起他们想学下去的强烈愿望。
2、在记忆歌曲时,我采用了“字卡配图谱”的方法,因为这首音乐非常好听,孩子在听时都会不自觉地身体晃动,所以我请幼儿先加入“啦”模唱旋律,在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幸福感之后,逐渐将歌词加入,这样分散难点的学习更符合幼儿的特点。
3、遵循以人为本、由易到难的特点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在歌曲的演唱形式上层层递进。(歌词——对口型唱——轻声唱——纵声、如痴如醉唱——歌曲感情处理——深情唱——领、齐唱)
5、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习惯养成教育。如唱歌姿势、静静聆听等常规性的习惯养成的培养,引导到位,让幼儿体会到音乐的美。
纵观整个活动,有以下几方面引导的不到位:
1、在评价幼儿时欠多元化,这样或多或少地没有更好地激发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由于时间的关系在最后环节英爱让孩子多一些创编动作的机会,因此在引导幼儿进行创编动作时受限,孩子们的创造性体现的不够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好的钻研教材和幼儿,不断寻找适合幼儿发展的新方法,让师幼水平在教学中都有所提升!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我”与月亮婆婆亲密的情感。
2.体会傣族歌曲温柔、优美的旋律,增强音乐感受力。
3.学习演唱歌曲中的空拍和附点音符部分,初步完整的演唱这首歌。
活动准备:1.幼儿围坐成半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声音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
二、展开
1. 手指游戏《月亮走我也走》,引出歌词。。
2.教师清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提问歌词。
3.欣赏网络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简单介绍歌曲风格及民族特色。
4.幼儿完整跟唱歌曲,教师弹琴,发现幼儿掌握含混不清的地方停下来纠正。
5.分组练习。
6.欣赏老师表演傣族舞《月亮婆婆喜欢我》
三、结束
幼儿和老师一起边唱边表演。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 篇4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中班歌唱活动《月亮婆婆喜欢我》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活动分析
这是一首具有傣族风格的歌曲,旋律具有浓郁的傣族风情,歌曲优美有很强的感染力,听完后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歌曲中的歌词生动有趣,符合中班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熟悉基本旋律,初步学唱歌曲,感受傣族歌曲的风格。
2、根据图谱的提示,分别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出歌曲,知道旋律上的前后变化。
3、在歌唱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和表达与月亮婆婆亲密的情感和快乐的情绪。活动的重点为通过游戏学习的形式让幼儿学会歌曲。难点是让幼儿学会连贯和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
三、活动过程结合教学目标将活动分为四大部分进行:
1、活动导入:
引导幼儿边听《月亮婆婆喜欢我》的无歌词旋律,边做声势练习。这个活动的教育目的一方面可以带动幼儿的情绪,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是初步感知歌曲的节奏,二分、四分、八分音符以及四分休止。
2、师生共同游戏。
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老师做月亮婆婆,带领幼儿按歌曲旋律一边说“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一边做游戏。这里将难点前置,主要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幼儿熟悉歌词,并体会四分休止,以及理解歌曲内容的趣味性,再通过提问和说悄悄的形式,熟悉前两句歌词:“月亮婆婆喜欢我,她做了什么事?”
(老师还可以通过用右手掌心顺右脸颊慢慢向上举起的动作进行暗示。)这样不仅对歌词有明确的暗示作用,增加亲切感,还使幼儿歌唱的声音自然向上,在情感上仿佛得到一种升华。
3、完整学唱歌曲。
先随音乐朗诵歌词,感受歌曲的优美意境,再引出图谱,根据图谱连线和脚印的暗示,探索歌曲的不同唱法。连线和脚印组成的图谱,不仅让幼儿对歌曲有整体的概念,还形象的提示幼儿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出歌曲的前后变化。再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意境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再请个别幼儿指图谱,集体演唱,再次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最后,老师和幼儿边歌唱,边游戏,可以老师当月亮婆婆,也可以让幼儿当月亮婆婆,这样在游戏中充分体会与月亮婆婆亲密的情感和快乐的情绪。
4、放松活动让孩子们躺下身心放松,倾听一首傣族音乐《金孔雀》。
这样能使孩子的情绪平覆下来,在安静的气氛下欣赏音乐,更加深了孩子对傣族音乐的体会。
四、活动特色
纵观整个歌唱活动,活动始终以游戏贯穿,减少了“教”的痕迹促使幼儿主动的学习。主要运用了以节奏入手、难点前置、动静交替,使用了图谱和分组游戏巩固的教学方法,对歌曲中音乐元素的提炼如连音、跳音、四分休止的重点感知,更有助幼儿理解歌曲的优美、生动、趣味的音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