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欣赏:小蚊子

2018-09-08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情节理解乐曲图形乐谱;初步感知乐曲的abaca的曲式结构和乐曲欢快、滚动、流畅的风格特点。

2、尝试用各种创造性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充分享受乐曲给人带来的快乐。

3、能寻找空间、有控制地、积极投入地参加游戏、表演,游戏时能注意与同伴密切配合。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单簧管波尔卡》音乐磁带;录音机;图谱一张;蚊子手偶、小朋友手偶一个。

2、知识准备——幼儿感知过蚊子的飞行特点,会用语言、手指动作、线条等方法进行描述蚊子的的飞行轨迹。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早上醒来,我发现手上多了个红点,痒痒的,原来是一只蚊子咬了我一口。听,嗡嗡翁,飞来了一只小蚊子。”(出示蚊子手偶)。

2、教师用富有表情的、明显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启发幼儿对故事的联想。

师:“那这只小蚊子在干什么呢?小蚊子和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幼儿倾听第一遍音乐)

二、根据 “小蚊子”的故事情节,理解图形乐谱。

1、根据乐曲欢快、滚动、流畅的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象创编故事,相互分享对音乐的理解。

师:“猜猜看,小蚊子和小朋友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小蚊子飞得(教师手势)怎么样?那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教师哼唱)也是(暗示)快快的。

2、  教师简单讲述“小蚊子”故事,同时出示分段乐段图谱,呈现完整的乐曲abaca

图形乐谱。(音乐图谱附后)

这首音乐讲了小蚊子和小朋友捉迷藏的游戏。小蚊子真调皮,他打着转儿飞到东。。。。。。。。。

小蚊子的故事真有趣,这张图画讲的就是小蚊子和小朋友捉迷藏的故事。这里面呀还藏着很多的小秘密呢,你发现了吗?这张图画上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可以提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帮你。(清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听)(引导幼儿理解图谱中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有几段,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小蚊子飞了几次,小朋友拍了几次等等。)(一、三、五行图画是一样的,音乐也是一样的吗?等会我们再来听。)

三、通过图形乐谱,进一步了解乐曲的情节、旋律、节奏、曲式结构,并能随着音乐正确指图。

1、教师指图,简单提示故事情节,幼儿边听音乐边看老师指图。

师:“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看我把这个故事用图上的符号指出来。听的时候要听仔细了,图画一样的地方,音乐是不是也一样的呢?”(听后,教师小结:有人唱反调,教师哼唱)

2、幼儿随老师一起边听音乐边指图,把小蚊子的故事指出来。

师:“我们把手伸出来,一块儿听着音乐把这个有趣的故事指出来。”

3、引导幼儿用象声词模仿蚊子飞行的声音合拍蚊子的声音。

师:“小蚊子飞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教师哼唱两句,幼儿一起来学。练习:嗡……p啪“我们听着音乐来指图,还要把小蚊子飞的声音和拍小蚊子的声音说出来。”

四、启发幼儿用创造性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1、为乐曲a段创编蚊子翻滚、飞行、打蚊子的动作,并能随a段音乐创造性的表现出来。

*1)师:“蚊子真调皮,他打着转儿飞到东、飞到西,我们用身体来学一学蚊子打着转儿快快的飞的样子。”(把你好看的动作教给大家;这个动作真好,我也来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学……

1/2